飽醉豚這幾天可是簡書和果殼網的大紅人,把姬十三面對對象為“科學青年”的小蛋空氣凈化器狠狠的扒了一遍,又制造了那么多后續,也算在文藝界和科學界混的風生水起了。
他寫的第一篇和“小蛋”相關的文章,我看了之后點贊并且去微博點了打賞鏈接。因為這實在是“有理有據令人信服”的典范,而且我也要畢業,即將面臨失業風險,對他這種寫字賣錢的做法很有代入感。這錢還是要給的,萬一以后走到這一步呢?(我沒有評價該行為的對錯,個人選擇問題)
私以為,簡書slogan所代表的價值觀是很多人在此寫作的原因,而現在被作為攻訐的陣地,并且相關文章還在七日熱榜中占據第12的地位,這樣引來的流量轉化率如何應該好好思索一下吧。
我不懂運營,以上內容純屬瞎掰,今天是每周的500字,我想表達我關于愛馬仕和LV包包值多少錢?200元還是400元?這篇文章中提到的說法的看法。我不是“在制造業干過的人”,一家之言。
我在很長時間前就看過這文章,當時覺得好像我們好像又被萬惡的資本主義騙了,今天又進入了我的TL,再看一遍,一想,這不是朋友圈經常轉發的“iPhone6的成本只要1200,賣給中國人要6000,是中國人就轉起來”這類文章的圖文電商進階版么。
我覺得,愛馬仕和LV的包包所擁有的價值并不是按照這個包包的使用價值決定的,而是一種身份認同的價值。
iPhone的物料成本只要XXXX沒錯的,把那一堆單獨的材料買回來,的確就是在XXXX這個價位浮動,但是買回來這一堆材料還不是手機啊。蘋果在這堆原料背后花的功夫包括但不限于,如何設計手機外形,如何調整元件位置,如何規避專利風險,加入何種新功能及實驗可行性,如何推廣市場,開發的iOS如何更貼合硬件發揮軟硬件的效用,當然,在我國還有最重要的一條,如何讓部分iPhone使用者獲得更高的社會認同(就是努力讓iPhone的裝X性受到承認)。這一些林林總總的如何,自然是要花成本,那我叫它隱形成本好了,蘋果自然也不是慈善家,公司要賺錢,渠道商要賺錢,于是這一些加起來,就是大家手里只值1200的6000元iPhone。
同樣的,愛馬仕和LV的包要計算成本是否只需要計算物料成本就可以了呢?(假設我國是絕對不容許制造假貨的)按照文章里提到淘寶鏈接,的確成本是低的驚人。但如果現在我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可以不用想買完包的后果,那我一定會毫不猶豫的給我老婆買一個,而不是選擇只要一百多成本就可以買到的同樣材質的包包,因為如果有了LV的購買力,你需要追求的是社會價值一種生活品質,而不只是單純的這個包包的使用,不然參加個聚會露個臉怎么辦,我也可以背個電工包去,因為同樣材料,同樣制作的兩個包,使用價值都是一樣的,也都是放一個錢包、一包紙巾、幾只口紅、一條衛生棉。
而LV做的就是構建出對LV使用者的社會地位肯定的體系,無論是從一開始的皇室御用到頂級工藝作坊,還是后來不斷創新,請各種超模拍廣告,穩固奢侈品的地位,這些都是日積月累的成本,這些也是要算到成本里去。
簡單的說,你需要為這個包付出最大的部分不是材料,是這個品牌建立“用LV的人都是社會精英”這樣一種價值體系所用隱形成本,雖然具體體現到價格上不是很合理,但這就是奢侈品的定位。
當然,還包括設計組裝這些,和iPhone類似,愛馬仕我沒去看。
畢竟花600分之1的價錢可以買到一個和LV同等品質的包包,那我在給老婆買了以后,還可以給自己買一個啊!((`□′))
不過,我們有個老師跳槽到廣西師大去了,想到她來聽我們上課的時候,LV可是隨便丟地上的呢。
大概就這樣,正在向LV認同的的價值體系努力奮斗,養爸媽養老婆養小狗。(??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