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要學會長大,而成長的一部分總免不了磕磕絆絆。我們也許會憎惡現在的自己,會歇斯底里地說:“我不要長大,我不想長大”,但是又有什么用呢?只要你還生存在這個世界,你就得長大,沒有人會陪你一輩子,也沒有人會一直把你當做小孩。年少時,你可以任性妄為地去做你想做的事,即使做錯了,也沒關系,因為有人會很細心的教導,陪伴和呵護你。但你有真正的花一點時間去想想他們為什么會那么做嗎,哪怕一分鐘,一秒鐘的閃現。你也許沒有,也許會有。因為你還有良知,你開始懂得了陪伴在你身邊的人之所以會一直陪伴你的意義。他們希望看到你的成長,看到你健健康康的長大,僅此而已!
?成長的很大一部分,是接受,接受新鮮事物來開闊我們的眼界,接受分道揚鑣,接受世事無常,接受孤獨挫折,接受突如其來的無力感,接受自己的缺點,接受自己和別人眼中的自己,然后發自內心地去改變,改變所有的你認為不可能和所有的別人認為你所不能完成的事。天黑的時候開一盞燈,落雨的時候學會帶一把傘,難過尚且先難過,但也不要去作死,天亮了以后再滿血復活。
? ?曾經有人問我:“為什么你總是這么愛笑”,而我的回答是:“因為沒有人會一直陪我哭”。看上去很可笑的一段對白,可事實上在這可笑之間,確實又那么的讓人意味深長。
?對生活失去風向感的時候總會去翻翻自己的空間,不奢求能給自己帶來多大碗的心靈雞湯,只是在那個時候也許只有它能給自己帶來一些慰藉吧。習慣了去記錄一些生活的瑣事和對事物的感悟,習慣每當心情低落的時候總會出去逛一逛和在深夜一個人靜靜地聽歌,然后記錄自己這一天的所感所悟。以此作為自己前行的信箋,寄向遠方的那個我。
?我們總是不斷的回想,回望我們走過的路,踏過的旅途,或許那里有個人守護在青春的夢境,等待著黎明的一抹陽光。亦或許那里有某一個情節,演繹了自己內心的張狂與徘徊。有時,我們總是想多一些的停留,可是時間的腳步總會無情的抹去那些印跡,于是我們將夢不斷的翻新,翻新又翻新,最后醒來,為了自己能繼續新的生活。
?有時總會想念一些久不聯系的人,翻來覆去的思量著,拿起了手機又放下,最終還是選擇放棄。時光似乎總是變遷著,已經找不到了可聯系的理由。因為不確定對方是否還記得你,也同時在想著你。于是我們會故作瀟灑地說“相見不如懷念”。就像無能為力的時候,總會說順其自然。其實我們只是害怕和擔心:自己在對方的心里,已沒有那么重要。有些事和有些話注定只能掩于歲月,止與唇齒。
?很喜歡亦舒的一句話:“愈是運氣不好的時候,愈要沉住氣默默振作,靜靜熬過去,切勿擾攮,制造笑柄,留下后患”。沒錯,成長不就是要學會接受嗎,若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就杞人憂天,墜入低谷,那么,我想這不止是成為別人的笑柄那么簡單了吧。盛喜中,學會勿許人物。盛怒中,學會勿答人書。喜怒之言,多會失信。怒時之言,多會失體。
?所有被辜負和浪費的,都是最好的時光。可惜的是,身在其中的人總是糊涂,而我們,都身在其中。我希望我不要身在其中,哪怕那么一會也好。因為,所浪費和被辜負的一般都不會再來。我希望我能保持一顆敏感的心,不管是對事物還是對生活,那樣的話,也許我會活的與眾不同。
?時光,歷經塵世煙花的渲染,那份天真的夢雖已漸行漸遠,可歲月留下的,滿是懷戀。剎那的芳華,我希望我們都能始終不悔。最好的時光,此間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