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5年的股災和2016年初的熔斷之后,我對A股就已經并沒有那么上心了,熊市已經開始了,沒有必要在耗費在A股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所以一直以來在賬戶的配置都是恒生指數和H股指數基金,或者是石油和黃金etf。
應該說,這個判斷還是比較的正確,港股的動靜一直在我的關注中。年中的時候恒生指數一度在20000點以下,而我那時候重倉了恒生指數,我告訴朋友港股或許會有一輪不錯的行情。
后來,我思來想去終于還是下定決心去自己開一個港股賬戶。于是重新挑選了一家港股的券商,購買外匯,然后開始研究港股的股票。可是比較不幸的是,在我還未開始大展拳腳的時候,恒生指數已經突破20000點,甚至一度到了24000點,我感覺我的下巴要驚掉了。這就尷尬了。
1.為什么要投資港股?
中國的A股已經是熊市了,即使有反彈也是并不能持久,所以長期來看還是比較的悲觀。另一方面,中國國內的經濟開始下行,GDP增長率也是逐步的下調。更讓人擔心的是,外匯的匯率開始逐漸的貶值,尤其是對標美國美元。
而與A股市場完全不一樣的是港股的低估值,恒生指數和H股指數都估值極低,甚至到了個位數的市盈率,簡直是被人遺棄的市場。
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去了港股也可以享受人民幣貶值的好處。現在回過頭來看,我的這筆錢換了港幣到現在為止已經因為人民幣貶值盈利了3-4%,即使我什么都不做也賺了一個跑贏銀行存款的收益。
然而,去了港股我才發現,其實并沒有那種遍地黃金的感覺。
2.港股投資的特點
與A股不同的是,港股是一個比較成熟的市場,所以A股的套路可能在港股就會水土不服。
首先,這不是一個以散戶為主的市場。A股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多的散戶,十萬以下的股民占了絕大部分人數。可是,港股和美股不一樣,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是機構。這對于我這樣的散戶來說,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因為你的對手是比你有錢又有信息的機構。這無疑增加了投資的難度。
其次,金融衍生品的復雜程度已經超出我的預想。港股不僅僅是股票的市場,還有N多的金融衍生品,杠桿無限大,這也是為什么極個別的暴漲暴跌會如此極端。之前也有文章說過,美國大選當天我見到有人虧損300%。牛熊渦輪,很多我都沒聽過。
再者,做空機制和機構的存在。做空是港股與A股不同的地方,做空的存在會讓你對股價的預判更加的復雜,有的時候故意做空讓你止損。最著名的莫過于之前剛剛晉升為中國首富的李銀河一夜之間財富縮水了90%以上,而這正是因為有人做空他的上市公司漢能薄膜。
最后,投資方式的不一樣。港股的機構對于股票的運作偏向于看研究報告和基本面。A股可就不一樣。港股往往一個評級的調整會讓股價有比較大的波動,我遇到的就有長城汽車因為評級的下調導致股價跌了10%以上。這在A股無法理解,因為國內的券商研究報告大多人根本不屑一顧。
當然,即便是這樣,我依然是覺得港股值得投資,但是可能需要時間去摸索投資的方式方法。熟悉市場規則和特點是第一步,之后才是真正開始交易。
3.由虧損走向盈利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我對于港股的市場有了比較模糊的認知。我的賬戶也由虧損逐漸走向了盈利,至今獲利不菲。
第一,絕不用杠桿。雖然我開通了融資賬戶可是我從沒有用過融資杠桿。《投資最重要的事》一書中說過:雖然杠桿可以為你增加收益,但是也埋下了可能虧損的風險。杠桿或許是一個工具,但是用不好就是自毀長城。
第二,不追高買入。即使再好的標的,如果沒有合適的價格,那我買入的話也可能會虧損。這是我血的教訓。我買入了一只我看好的股票,可是因為它最近漲了不少,雖然股票不錯最終我還是虧損了。
第三,分散投資。港股很多的投資高手都是極度分散,通常都會有十幾二十個個股持倉。因為一旦遇到黑天鵝,那在港股就不是跌10%,而且瘋狂暴跌。
最后,遠離老千股。港股的一大特色就是老千股盛行。通過財務技巧和不斷的合股供股讓你手里的股票不斷的減少,可能最后完全歸零。港股這類股票很多,遠離老千股,必須遠離以往有老千記錄的股票,選擇質地優秀的股票。這一點在A股就不一樣,再垃圾的股票都有涅槃的可能。
至今為止,進入港股市場已經將近半年,無論是在A股市場的港股和H股指數基金的投資,還是自己在港股股票的直接投資都取得了不錯的收益。百尺竿頭還需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