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孩子在步入學齡童以前,我從未認真思考過身為父母的細節命題。也許是潛意識里中國傳統哲學的“順其自然”或者英語里的“ Whatever be will be”都曾閃念,或許是其時心智還不夠成熟,還有可能是當時懶。
? ? ? 小娃進入學齡后,我發現自己很難不說教、不吼,不嘮叨。也許和大多數家長一樣我大部分時候缺乏耐心,盡管偶爾也會非常溫和。
? ? 在教育的初期,因為能和孩子們共同成長而欣喜。雖然目前小娃學習成績不突出,不是運動型、也不是音樂型,完全是“自己家的孩子”。但是孩子給我們帶來的生活體驗,以及對自己、對朋友和對生活的反思,延伸了我們生活坐標的許多方向。
? ? 有一天在一本隨意翻的書上看到,富有的反義詞不是貧窮,而是焦慮。我開始決定試試思考我們需要怎么教育孩子這個命題。我不是多成功的例子,但是我覺得也許有些方法可以和大家交流,盡管也許要多年以后才能知道是否有效。
? ? ? 一、培養幸福的基準線
? ? ? 在某個可能大家都看過的心理課上有這么一條,一個人的幸福感覺線基本上是圍繞著一個恒定值起伏的,也就是說無論他取得多大的成功或者經歷重挫,過了一段時間后,他的幸福感還是基本回落到他自己的基礎線上。孩子的幸福培養也許因孩子不同方法也不同。有一次我娃學校游泳課,他只帶了泳衣,泳鏡和浴巾等統統沒帶。放學路上他和我講起,他試著去找一位認識的教練借了泳鏡,沒耽誤游泳。然后自己高興地總結到,今天忘帶物品的好處是回家后只需要洗泳衣,省去了清洗泳鏡浴巾的麻煩。我原以為,他會把忘帶物品事件一部分歸因于我,后來發現他并沒覺得和我有什么關系。便把話到嘴邊的一句“Well done”咽了下去,希望他能在潛意識里能lock-in這種思維慣性,進而以后從自己的幸福基準線受益。
? ? ? 在幸福感的培養上,孩子汲取的是父母雙方的世界觀。如果你和partner志同道合,可以說是相當幸運。但是如果你們根本都不在一頁上,內部溝通成本就大大增加。也就是說你的隊友不僅在這方面幫助有限,而且你還需要顧及負面互動時對孩子的影響。如果說選一個關鍵詞作為給孩子的榜樣,我覺得可以試試“尊敬”這個詞,顯示出你對另一半的最大尊敬。
? ? ? 二、培養孩子“站在別人的靴子里”思考
? ? 《殺死一只知更鳥》作為文學巨著影響深遠,我認為主人公阿蒂克斯首先是一位共情力極高的父親,然后才是優秀的律師。文章里他對孩子說:“You never really know a man until you stand in his shoes and walk around in them.”,他的兩個孩子都深深記得“You never really understand a person until you consider things from his point of view——until you climb into his skin and walk around in it.”
? ? ? 讓我最深的一個細節是:阿蒂克斯因為給黑人辯護,一天晚上和他和兩個孩子被反對者圍堵在監獄附近僵持許久。當他們回到家時已然深夜,為了不驚擾到可能擔心的姑姑,父親把車先熄了火,靠慣性讓車滑進車庫。在緊張的驚魂對峙后返回家中,彼時正是劫后余生之感,這位父親此時還能考慮到如此細節。
? ? ? 我家小娃上幼兒園之前,我不知道怎么才能讓他舒緩分離焦慮。提前幾個月我分別給他打了兩次“預防針”,在“role play”游戲中我扮演因為初到幼兒園想家的小朋友,大概演了“安靜傷心”和“嚎啕大哭”兩個類型。我讓他想想作為同學,能用什么樣的話語安慰這兩種小朋友,他處理得不錯。后來去幼兒園,他除了第一天眼眶微紅,前面兩周的攻堅期就順利過渡了。現在回想起來,可能他當時確實想到了role play中虛擬的小朋友,把安慰他們的話潛意識里comfort了自己。
? ? ? 二年級的一天,我給他留了一個填空作文。大致如下:等我長大后,也許我會有()個孩子。他們睡覺前我需要講()一個故事,這很()我的時間。如果朋友見了我的孩子,我希望他們覺得我的孩子(),因此,他們會認為我是一個()的父親。
? ? ? 三、培養他們克服困難的毅力和方法
? ? ? 兒童時期一位兒童克服困難的毅力很有可能就是他長大后克服困難的能力。
? ? ? 所以我們需要幫助他們積累應對困難的經驗。適度經歷失望、悲傷、失敗、挫折和無聊,會讓他們未來對困難有更多的免疫力。不過在這一點上,我相信有些孩子天生就是更堅韌的。
? ? ? 雖然《虎媽戰歌》那本書很有爭議,不過我最同意的一句就是“從中國父母的角度,樂趣是---只有當孩子苦練擅長一件事情后,他才有樂趣”。有的孩子天資高,也許確實可以快樂教育。我以前也對“快樂教育”的美好字眼充滿向往,后來環顧周圍,我相信更多的孩子是通過勤學苦練才有“快樂”。反反復復的學習和家務routine,不僅是探索的積累,更是毅力的銀行。暫時的挫折感會將會有助于他們在成人后的磨練中“鈍感”起來。
? ? ? 最后,不要對周圍的事物習以為常。保持好我們的好奇心,不論是兒童還是大人,正是好奇心take us higher.
同時寫了一個parenting的英文稿,鏈接如下:
http://www.lxweimin.com/p/b2a0791677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