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非要去南大,我就是想要逃離你”
因為疫情?,在家呆了長達八個月,這也是我自讀書以來在家呆的最久的一次。
小時候為了打牢基礎去到外地上學,一學期回家一次,平時媽媽也是早出晚歸,從一年級就是早上自己起床,自己背書包吃早餐過馬路上學,中午自己去食堂吃飯,下午回家自己吃點水果零食就開始做作業,做完作業就自己踢毽子啊跳繩啊,或者在家慢慢等待媽媽回家做飯,如果碰上媽媽開會或者有事情,那我就真的是望穿秋水了。08年的時候還是翻蓋手機,媽媽也就一個按鍵手機,更別說我了,別說是手機,電話手表更是聽都沒有聽到過的東西,所以媽媽有事沒事我也毫不知情,也只能在家呆呆地等著,一邊自己玩一邊看著路口搜索媽媽的身影,甚至是等著等著就睡著了。
我想,我的獨立,我的不合群,我的不戀家都是小時候鍛煉出來的吧。沒有小伙伴一起玩,只有自己獨處,什么事都要自己來,不喜歡別人對我指手畫腳,更不喜歡和別人說話尤其是不熟悉的人,不喜歡所有自來熟。
越長越大,大家對我的獨立表示驚訝,好像獨生子女就應該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無法無天的小公主,誰不想做一個團寵的小公主啊,誰不想穿公主裙戴小皇冠啊,誰不想做一個撒嬌的小孩子啊,我也想啊,可是我不能啊。我要是做一個小公主了,媽媽怎么辦呢。
別人家的孩子唱歌跳舞彈琴畫畫樣樣精通,再看看我,只會讀書,還不是鶴立雞群。難道我不想做一個多才多藝的孩子嗎,我也想成為別人家的孩子啊,可是當收入和支出不成正比的時候,我有什么資格談藝術呢,有什么資格去考慮投入和產出呢,有什么資格去幻想呢。
大一些的時候,轉學回到小鎮,那一年我十歲,第一次離開媽媽獨自生活,我不知道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勇氣,大概是那四五年媽媽也就是給我做飯給我洗衣服,沒有其他的印象吧,就連洗頭發也沒有幾次,七歲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動手了,洗澡更是早一些。也許媽媽對于我來說沒有什么,也許這也是為什么我可以一個多月呆在托管不回家吧,也許這就是和父母不親近的原因吧。
越長越大,離開家越來越遠,時間也越來越長,高中的時候去了縣城,一學期基本上不回家,即使是放假也會去親戚家,媽媽也覺得一兩天回家不劃算,既然媽媽都不想我回家,我何必一定要回去呢。看著人家的媽媽隔三差五來看孩子,我何嘗不羨慕,對我來說每一個周六都是煎熬,初中如此,高中更是如此。
高三三月份的時候,心態崩潰,終于在一次周六放假打電話的時候忍不住了,我在這邊泣不成聲,媽媽在那邊抽抽搭搭。好像從那天起,媽媽突然發現了什么,每個周六都會來學校看我,都會給我買愛吃的芒果和桃子,都會給我帶小鎮的鴨脖和酸辣粉,高三下的很多很多周六媽媽都來看我,每次下課或者考完試就可以在教室外看到媽媽的身影,每次這個時候我都好開心好開心,那一個星期的不開心都會煙消云散。
高考的那幾天,媽媽一直陪著我,六號七號八號,每天都給我送飯,特別害怕我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我不知道媽媽是覺得心里愧疚想要補償我還是因為什么,我只知道只有那幾天,那一只手數的過來的周六我感受到了做媽媽的孩子多么開心,我感受到了我也是有媽媽疼的人。過了那些日子,那個媽媽好像又不見了,把我寵成小公主的媽媽又不見了,又變成了原來的樣子,早出晚歸,喋喋不休。
很多時候和同學在一起談論童年的時候,我都不知道可以說什么,我的童年很干凈,只有記憶模糊的喜羊羊,好像除了這個就沒了。沒有和小伙伴過家家的記憶,沒有去游樂場動物園的記憶,沒有小福貴沒有柯藍 。被別人嘲笑我沒有童年時的時候,我只能一笑而過,確實,我沒有童年,我的童年都在獨處,在等媽媽回家,我的童年里沒有歡樂,我的童年里只有無休止的等待和空蕩蕩的房子。
親戚朋友看到我時都夸我安靜本分,夸我乖巧懂事,夸我學習優秀,可是從來沒有人問過我開不開心,學校都發生了什么事。每次聽到這些我都習以為常了,好像故事的主角不是我一樣。我不想得到別人的夸贊,我那么乖巧,從來不找媽媽要什么東西,從來不讓媽媽擔心學習,我那么努力其實就想得到媽媽的夸贊。可是,無論我怎么努力,就算我考了全班第一,也沒有得到媽媽的夸贊,更沒有得到什么獎勵。
很多人覺得我的見解獨到,尤其是感情關系方面,別人問我為什么,我只是聳聳肩說看的多了就明白了,這時候他們只會說你看了多少小說啊,我也就只是順著他們的意思說下去,誰又知道是我經歷的呢。
一個缺愛的孩子長大了是不會有安全感的,就像我這種。長大了遇到一個稍微對我好的人,稍微比別人多關心我的人,稍微比別人多愛我一點的人,我就好開心啊,就覺得找到了知己,就好想把全世界都給他,就好想和他一直一直這么好下去。
可是從小缺愛的人也缺少了辨別力啊,不會看人,不知道真情假意,不知道人情世故,也會被人耍的團團轉啊,你付出了所有,到最后換來的卻只是別人的離開。經歷的多了,也就成熟了,也就對感情不抱希望了。“你那么自卑,一定很辛苦吧”,愛情友情親情所遇而安吧,我也不想強求了,是我的終究還是我的,不是我的搶也搶不來。
馬上就十九歲了,我真的好想好想在生日的時候吃上一次媽媽買的蛋糕啊,我真的好想好想收到一次媽媽的禮物?啊。我以為媽媽都知道啊,每一年的生日都是期盼好久好久,盼望著8.20這一天早上醒來媽媽就端著蛋糕祝我生日快樂,吃完蛋糕送我禮物,多希望這一天可以做一個小公主,多么希望這一天可以出去玩啊,去游樂場,去電影院,去商店,去做讓人開心的事,就一天而已,就一次而已,可是我都等了十八年了也沒有等到,往后我更不會有機會了。
可是我還是好期待每一個生日啊。
突然想到了一句話,乖巧懂事的孩子都有不得已的苦衷,過早成熟的孩子都喪失了唄愛的權利。
疫情在家,家里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矛盾,吵架錯的永遠都是我,理由無非是好吃懶做、好花好玩、脾氣見長。做飯之前問我想吃什么,我說蒜苔,沒有,我說牛肉,沒有,我說,那有什么吃什么吧,當我沒有吃很多的時候又是我挑三揀四,又是我嘴叼,我想吃的都沒有,還讓我怎么辦。胃疼就是自己活該,就是不吃飯,一個有胃病的人怎么會不吃飯,餓了就必須吃東西的人怎么會不吃飯。在家看你各種不舒服,三天一吵架,出門兩天開始催你回家,誰會開心啊。媽媽每天早出晚歸,自己做了八個多月的飯,我真的不想做飯了,我就像做一個飯來張口的孩子,我才體驗兩天就要回家我不愿意啊。
我不是非要開學去學校,我只是想要逃離這個家,逃離這個讓我硬撐著的家,我只是想要過一個不用處處想著他們的生活,不用自己為了吃飯發愁的生活,不用每天聽嘮叨的地方,想去過一個安安靜靜的生活,去過一個熱熱鬧鬧的生活,去一個可以做小孩子的地方,去一個可以被寵成小公主的地方。
我不是非要去學校,我只是不想呆在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