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回 禪主吞餐懷鬼孕 黃婆運水解邪胎

  【李本總批:這回想頭,奇甚,幻甚。真是文人之筆,九天九地,無所不至。】

  【澹漪子曰:兕怪之圈套已脫,則世間宜無有摯我之手足者矣。又孰意西梁女國水中有無形之圈套,能入我之腹心而為難乎?按道家以男子懷胎,為金丹第一妙境,諸仙真不啻娓娓言之。如了真子蕭紫虛詩云:“初煉還丹須入室,婦人懷孕更無殊。圣胎凝結圓成后,出入行藏豈有拘。”陳泥丸真人詩云:“怪事教人笑幾回,男兒今也會懷胎。自家精血自交結,身里夫妻果妙哉。”又云:“男兒懷孕是胎仙,只為蟾光夜夜圓。奪得天機真造化,身中自有玉清天。”皆言懷胎之妙也。然必須戊巳媒聘,金木吞啖而后成,則所結之胎名為圣胎,亦名為仙胎。若三藏子母河水之胎,凡胎也,鬼胎也,是豈可同年而語乎?夫圣胎、仙胎,不可不結;而凡胎、鬼胎,不可不消。消假胎,正所以結真胎也。所以落胎泉之道人僭尋如意真仙。向使假胎不消,真胎不結,則吾身吾心亦安能如意也哉?

  提綱中云:“黃婆運水解邪胎。”黃婆者誰?即三藏耳。行者為真汞,沙僧為真鉛,則黃婆之胎自懷之,自運之,而自解之,夫復何疑?】

  德行要修八百,陰功須積三千。均平物我與親冤,始合西天本愿。【李本旁批:著眼。】魔兕刀兵不怯,空勞水火無愆。老君降伏卻朝天,笑把青牛牽轉。

  話說那大路旁叫喚者誰?乃金(山兜)山山神土地,捧著紫金缽盂叫道:“圣僧啊,這缽盂飯是孫大圣向好處化來的。因你等不聽良言,誤入妖魔之手,致令大圣勞苦萬端,今日方救得出。且來吃了飯,再去走路。莫孤負孫大圣一片恭孝之心也。”【李本旁批: 好照應。】三藏道:“徒弟,萬分虧你!——言謝不盡!——早知不出圈痕,那有此殺身之害。”行者道:“不瞞師父說。只因你不信我的圈子,卻教你受別人的圈子。多少苦楚,【李本旁批:著眼。】可嘆!可嘆!”八戒道:“怎么又有個圈子?”行者道:“都是你這孽嘴孽舌的夯貨,弄師父遭此一場大難!著老孫翻天覆地,請天兵水火與佛祖丹砂,盡被他使一個白森森的圈子套去。如來暗示了羅漢,對老孫說出那妖的根原,才請老君來收伏,卻是個青牛作怪。”三藏聞言,感激不盡道:“賢徒,今番經此,下次定然聽你吩咐。”遂此四人分吃那飯,那飯熱氣騰騰的。行者道:“這飯多時了,卻怎么還熱?”土地跪下道:“是小神知大圣功完,才自熱來伺候。”須臾飯畢。收拾了缽盂,辭了土地、山神。

  那師父才攀鞍上馬,過了高山。正是滌慮洗心皈正覺,餐風宿水向西行。行彀多時,又值早春天氣。聽了些:

  紫燕呢喃,黃鸝睍睆。紫燕呢喃香嘴困,黃鸝睍睆巧音頻。滿地落紅如布錦,遍山發翠似堆茵。嶺上青梅結豆,崖前古柏留云。野潤煙光淡,沙睻日色曛。幾處園林花放蕊,陽回大地柳芽新。

  正行處,忽遇一道小河,澄澄清水,湛湛寒波。唐長老勒過馬觀看,遠見河那邊有柳陰垂碧,微露著茅屋幾椽。【證道本夾批: 畫意。】行者遙指那廂道:“那里人家,一定是擺渡的。”三藏道:“我見那廂也似這般,卻不見船只,未敢開言。”八戒旋下行李,厲聲高叫道:“擺渡的!撐船過來!”連叫幾遍,只見那柳陰里面,咿咿啞啞的,撐出一只船兒。不多時,相近這岸。師徒們仔細看了那船兒,真個是:

  短棹分波,輕橈泛浪。(舟敢 )堂油漆彩,艎板滿平倉。船頭上鐵纜盤窩,船后邊舵樓明亮。雖然是一葦之航,也不亞泛湖浮海。縱無錦纜牙檣,實有松樁桂楫。固不如萬里神舟,真可渡一河之隔。往來只在兩崖邊,出入不離古渡口。

  那船兒須臾頂岸。有梢子叫云:“過河的,這里去。”三藏縱馬近前看處,那梢子怎生模樣:

  頭裹錦絨帕,足踏皂絲鞋。身穿百納綿襠襖,腰束千針裙布衫。手腕皮粗筋力硬,眼花眉皺面容衰。聲音嬌細如鶯囀,近觀乃是老裙釵。

  行者近于船邊道:“你是擺渡的?”那婦人道:“是。”行者道:“梢公如何不在,卻著梢婆撐船?”婦人微笑不答,用手拖上跳板。沙和尚將行李挑上去,行者扶著師父上跳,然后順過船來,八戒牽上白馬,收了跳板。那婦人撐開船,搖動槳,【李本旁批: 敘得宛然。】頃刻間過了河。

  身登西岸,長老教沙僧解開包,取幾文錢鈔與他。婦人更不爭多寡,將纜拴在傍水的樁上,笑嘻嘻徑入莊屋里去了。三藏見那水清,一時口渴,便著八戒:“取缽盂,舀些水來我吃。”那呆子道:“我也正要些兒吃哩。”即取缽盂,舀了一缽,遞與師父。師父吃了有一少半,還剩了多半,呆子接來,一氣飲干,【證道本夾批: 此河邊該立一禁約石碑,云:“一切遠方往來男子,無得口飲此水,恐成胎氣不便。”又恐有不識字者,奈何?】卻伏侍三藏上馬。

  師徒們找路西行,不上半個時辰,那長老在馬上呻吟道:“腹痛!”八戒隨后道:“我也有些腹痛。”沙僧道:“想是吃冷水了?”說未畢,師父聲喚道:“疼的緊!”八戒也道:“疼得緊!”他兩個疼痛難禁,漸漸肚子大了。用手摸時,似有血團肉塊,不住的骨冗骨冗亂動。三藏正不穩便,忽然見那路旁有一村舍,樹梢頭挑著兩個草把。行者道:“師父,好了。那廂是個賣酒的人家。我們且去化他些熱湯與你吃,就問可有賣藥的,討貼藥,與你治治腹痛。”

  三藏聞言甚喜,卻打白馬。不一時,到了村舍門口下馬。但只見那門兒外有一個老婆婆,端坐在草墩上績麻。行者上前,打個問訊道:“婆婆,貧僧是東土大唐來的,我師父乃唐朝御弟。因為過河吃了河水,覺肚腹疼痛。”那婆婆喜哈哈的道:“你們在那邊河里吃水來?”行者道:“是在此東邊清水河吃的。”那婆婆欣欣的笑道:“好耍子!好耍子!你都進來,我與你說。”

  行者即攙唐僧,沙僧即扶八戒,兩人聲聲喚喚,腆著肚子,一個個只疼得面黃眉皺,入草舍坐下。行者只叫:“婆婆,是必燒些熱湯與我師父。我們謝你。”那婆婆且不燒湯,笑唏唏跑走后邊,叫道:“你們來看!你們來看!”那里面,蹼(足弟 )蹼踏的,又走出兩三個半老不老的婦人,都來望著唐僧灑笑。行者大怒,喝了一聲,把牙一嗟,唬得那一家子跌跌蹡蹡,往后就走。行者上前,扯住那老婆子道:“快早燒湯,我饒了你!”【李本旁批: 想頭幻甚。】那婆子戰兢兢的道:“爺爺呀,我燒湯也不濟事,也治不得他兩個肚疼。你放了我,等我說。”行者放了他,他說:“我這里乃是西梁女國。我們這一國盡是女人,更無男子,故此見了你們歡喜。你師父吃的那水不好了。那條河,喚做子母河。我那國王城外,還有一座迎陽館驛,驛門外有一個‘照胎泉’。我這里人,但得年登二十歲以上,方敢去吃那河里水。吃水之后,便覺腹痛有胎。至三日之后,到那迎陽館照胎水邊照去。若照得有了雙影,便就降生孩兒。你師吃了子母河水,以此成了胎氣,也不日要生孩子。熱湯怎么治得?”【證道本夾批:怎了?怎了?】

  三藏聞言,大驚失色道:“徒弟啊!似此怎了?”八戒扭腰撒胯的哼道:“爺爺呀!要生孩子,我們卻是男身!那里開得產門?如何脫得出來。”行者笑道:“古人云:‘瓜熟自落。’若到那個時節,一定從脅下裂個窟窿,鉆出來也。”【李本旁批: 頑皮。】

  八戒見說,戰兢兢,忍不得疼痛道:“罷了,罷了!死了,死了!”沙僧笑道:“二哥,莫扭,莫扭!只怕錯了養兒腸,弄做個胎前病。”那呆子越發慌了,眼中噙淚。扯著行者道:“哥哥!你問這婆婆,看那里有手輕的穩婆,預先尋下幾個,這半會一陣陣的動蕩得緊,想是摧陣疼。快了!快了!”沙僧又笑道:“二哥,既知摧陣疼,不要扭動;只恐擠破漿泡耳。”

  三藏哼著道:“婆婆啊,你這里可有醫家?教我徒弟去買一貼墮胎藥吃了,打下胎來罷。”那婆子道:“就有藥也不濟事。只是我們這正南街上有一座解陽山,山中有一個破兒洞,洞里有一眼‘落胎泉’。須得那泉里水吃一口,方才解了胎氣。【證道本夾批: 有子母河,便有破兒洞;有迎陽館照胎泉,便有解陽山落胎泉,可見世間有此病,即有此藥,道理原在眼前,人自看不見耳。】卻如今取不得水了,向年來了一個道人,稱名如意真仙,把那破兒洞改作聚仙庵,護住落胎泉水,不肯善賜與人;但欲求水者,須要花紅表禮,羊酒果盤,志誠奉獻,只拜求得他一碗兒水哩。你們這行腳僧,怎么得許多錢財買辦?但只可挨命,待時而生產罷了。”行者聞得此言,滿心歡喜道:“婆婆,你這里到那解陽山有幾多路程?”婆婆道:“有三十里。”行者道:“好了!好了!師父放心,待老孫取些水來你吃。”

  好大圣,吩咐沙僧道:“你好仔細看著師父。若這家子無禮,侵哄師父,你拿出舊時手段來,裝(上左齒 右可,下女 )虎唬他,等我取水去。”沙僧依命。只見那婆子端出一個大瓦缽來,遞與行者道:“拿這缽頭兒去,是必多取些來,與我們留著用急。”行者真個接了瓦缽,出草舍,縱云而去。那婆子才望空禮拜道:“爺爺呀!這和尚會駕云!”才進去叫出那幾個婦人來,對唐僧磕頭禮拜,都稱為羅漢菩薩。一壁廂燒湯辦飯,供奉唐僧不題。

  卻說那孫大圣筋斗云起,少頃間見一座山頭,阻住云角,即按云光,睜睛看處,好山!但見那:

  幽花擺錦,野草鋪藍。澗水相連落,溪云一樣閑。重重谷壑藤蘿密,遠遠峰巒樹木蘩。鳥啼雁過,鹿飲猿攀。翠岱如屏嶂,青崖似髻鬟。塵埃滾滾真難到,泉石涓涓不厭看。每見仙童采藥去,常逢樵子負薪還。果然不亞天臺景,勝似三峰西華山!

  這大圣正然觀看那山不盡,又只見背陰處,有一所莊院,忽聞得犬吠之聲。大圣下山,徑至莊所,卻也好個去處。看那:

  小橋通活水,茅舍倚青山。

  村犬汪籬落,幽人自往還。

  不時來至門首,見一個老道人,盤坐在綠茵之上。大圣放下瓦缽,近前道問訊。那道人欠身還禮道:“那方來者?至小庵有何勾當?”行者道:“貧僧乃東土大唐欽差西天取經者。因我師父誤飲了子母河之水,如今腹疼腫脹難禁。問及土人,說是結成胎氣,無方可治。訪得解陽山破兒洞有‘落胎泉’可以消得胎氣,故此特來拜見如意真仙,求些泉水,搭救師父。累煩老道指引指引。”那道人笑道:“此間就是破兒洞,今改為聚仙庵了。我卻不是別人,即是如意真仙老爺的大徒弟。你叫做甚么名字?待我好與你通報。”行者道:“我是唐三藏法師的大徒弟,賤名孫悟空。”那道人問曰:“你的花紅、酒禮,都在那里?”行者道:“我是個過路的掛搭僧,不曾辦得來。”道人笑道:“你好癡呀!我老師父護住山泉,并不曾白送與人。你回去辦將禮來,我好通報。不然請回。莫想!莫想!”行者道:“人情大似圣旨。你去說我老孫的名字,他必然做個人情,或者連井都送我也。”【證道本夾批: 妙語解頤。】

  那道人聞此言,只得進去通報。卻見那真仙撫琴,只待他琴終,方才說道:“師父,外面有個和尚,口稱是唐三藏大徒弟孫悟空,欲求落胎泉水,救他師父。”那真仙不聽說便罷;一聽得說個悟空名字,卻就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證道本夾批: 此非冤家路窄,還是對面無緣。】急起身,下了琴床,脫了素服,換上道衣,取一把如意鉤子,跳出庵門。叫道:“孫悟空何在?”行者轉頭,觀見那真仙打扮:

  頭戴星冠飛彩艷,身穿金縷法衣紅。

  足下云鞋堆錦繡,腰間寶帶繞玲瓏。

  一雙納錦凌波襪,半露裙襕閃繡絨。

  手拿如意金鉤子,鐏利桿長若蟒龍。

  鳳眼光明眉菂豎,鋼牙尖利口翻紅。

  額下髯飄如烈火,鬢邊赤發短蓬松。

  形容惡似溫元帥,爭奈衣冠不一同。

  行者見了,合掌作禮道:“貧僧便是孫悟空。”那先生笑道:“你真個是孫悟空,卻是假名托姓者?”行者道:“你看先生說話,常言道:‘君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便是悟空。豈有假托之理?”先生道:“你可認得我么?”行者道:“我因歸正釋門,秉誠僧教,這一向登山涉水,把我那幼時的朋友也都疏失,未及拜訪,少識尊顏。適間問道子母河西鄉人家,言及先生乃如意真仙,故此知之。”那先生道:“你走你的路,我修我的真,你來訪我怎的?”行者道:“因我師父誤飲了子母河水,腹疼成胎,特來仙府,拜求一碗落胎泉水,救解師難也。”

  那先生怒目道:“你師父可是唐三藏么?”行者道:“正是,正是。”先生咬牙恨道:“你們可曾會著一個圣嬰大王么?”行者道:“他是號山枯松澗火云洞紅孩兒妖怪的綽號。真仙問他怎的?”先生道:“是我之舍侄。我乃牛魔王的兄弟。前者家兄處有信來報我,稱說唐三藏的大徒弟孫悟空憊懶,將他害了。——我這里正沒處尋你報仇,你倒來尋我,還要甚么水哩!”行者陪笑道:“先生差了。你令兄也曾與我做朋友,幼年間也曾拜七弟兄。但只是不知先生尊府,有失拜望。如今令侄得了好處,現隨著觀音菩薩,做了善財童子,我等尚且不如,怎么反怪我也?”【證道本夾批: 他如何得知?】

  先生喝道:“這潑猢猻!還弄巧舌!我舍侄還是自在為王好,還是與人為奴好?不得無禮!吃我這一鉤!”大圣使鐵棒架住道:“先生莫說打的話,且與些泉水去也。”那先生罵道:“潑猢猻!不知死活!如若三合敵得我,與你水去;敵不去,只把你剁為肉醬,方與我侄子報仇。”大圣罵道:“我把你不識起倒的孽障!既要打,走上來看棍!”那先生如意鉤劈手相還。二人在聚仙庵好殺:

  圣僧誤食成胎水,行者來尋如意仙。那曉真仙原是怪,倚強護住落胎泉。及至相逢講仇隙,爭持決不遂如然。言來語去成僝僽,意惡情兇要報冤。這一個因師傷命來求水,那一個為侄亡身不與泉。如意鉤強如蝎毒,金箍棒狠似龍巔。當胸亂刺施威猛,著腳斜鉤展妙玄。陰手棍丟傷處重,過肩鉤起近頭鞭。鎖腰一棍鷹持雀,壓頂三鉤蜋捕蟬。往往來來爭勝敗,返返復復兩回還。鉤攣棒打無前后,不見輸贏在那邊。

  那先生與大圣戰經十數合,敵不得大圣。這大圣越加猛烈,一條棒似滾滾流星,著頭亂打。先生敗了筋力,倒拖著如意鉤,往山上走了。

  大圣不去趕他,卻來庵內尋水。那個道人早把庵門關了。大圣拿著瓦缽,趕至門前,盡力氣一腳,踢破庵門,闖將進去。見那道人伏在井欄上,被大圣喝了一聲,舉棒要打,那道人往后跑了。卻才尋出吊桶來,正自打水,又被那先生趕到前邊,使如意鉤子把大圣鉤著腳一跌,跌了個嘴硍地。大圣爬起來,使鐵棒就打。他卻閃在旁邊,執著鉤子道:“看你可取得我的水去!”大圣罵道:“你上來!你上來!我把你這個孽障,直打殺你!”那先生也不上前拒敵,只是禁住了,不許大圣打水。大圣見他不動,卻使左手輪著鐵棒,右手使吊桶,將索子才突魯魯的放下,他又來使鉤。大圣一只手撐持不得,又被他一鉤鉤著腳,扯了個躘踵,連井索通跌下井去了。大圣道:“這廝卻是無禮!”爬起來,雙手輪棒,沒頭沒臉的打將上去。那先生依然走了,不敢迎敵。大圣又要去取水,奈何沒有吊桶,又恐怕來鉤扯,心中暗暗想道:“且去叫個幫手來!”【證道本夾批:何不拔毫毛變小猴乎?】

  好大圣,撥轉云頭,徑至村舍門首叫一聲:“沙和尚。”那里邊三藏忍痛呻吟,豬八戒哼聲不絕。聽得叫喚,二人歡喜道:“沙僧啊,悟空來也。”沙僧連忙出門接著道:“大哥,取水來了?”大圣進門,對唐僧備言前事。三藏滴淚道:“徒弟啊,似此怎了?”大圣道:“我來叫沙兄弟與我同去,到那庵邊,等老孫和那廝敵斗,教沙僧乘便取水來救你。”三藏道:“你兩個沒病的都去了,丟下我兩個有病的,教誰伏侍?”那個老婆婆在旁道:“老羅漢只管放心。不須要你徒弟,我家自然看顧伏侍你。你們早間到時,我等實有愛憐之意;卻才見這位菩薩云來霧去,方知你是羅漢菩薩。我家決不敢復害你。”

  行者咄的一聲道:“汝等女流之輩,敢傷那個?”老婆子笑道:“爺爺呀,還是你們有造化,來到我家!若到第二家,你們也不得囫圇了!”【證道本夾批: 可畏哉!】八戒哼哼的道:“不得囫圇,是怎么的?”婆婆道:“我一家兒四五口,都是有幾歲年紀的,把那風月事盡皆休了,【李本旁批: 不知年紀大的反風流。】故此不肯傷你。若還到第二家,老小眾大,那年小之人,那個肯放過你去!就要與你交合。假如不從,就要害你性命,把你們身上肉,都割了去做香袋兒哩。”【證道本夾批: 這叫做異味合香。】八戒道:“若這等,我決無傷。他們都是香噴噴的,好做香袋;我是個臊豬,就割了肉去,也是臊的,故此可以無傷。”【李本旁批: 趣。】行者笑道:“你不要說嘴;省些力氣,好生產也。”那婆婆道:“不必遲疑,快求水去。”行者道:“你家可有吊桶?借個使使。”那婆子即往后邊取出一個吊桶,又窩了一條索子,遞與沙僧。沙僧道:“帶兩條索子去,恐一時井深要用。”

  沙僧接了桶索,即隨大圣出了村舍,一同駕云而去。那消半個時辰,卻到解陽山界。按下云頭,徑至庵外。大圣吩咐沙僧道:“你將桶索拿了,且在一邊躲著,等老孫出頭索戰。你待我兩人交戰正濃之時,你乘機進去,取水就走。”沙僧謹依言命。

  孫大圣掣了鐵棒,近門高叫:“開門!開門!”那守門的看見,急入里通報道:“師父,那孫悟空又來了也。”那先生心中大怒道:“這潑猴老大無狀!一向聞他有些手段,果然今日方知。他那條棒真是難敵。”道人道:“師父,他的手段雖高,你亦不亞與他,正是個對手。”先生道:“前面兩回,被他贏了。”道人道:“前兩回雖贏,不過是一猛之性;后面兩次打水之時,被師父鉤他兩跌,卻不是相比肩也?先既無奈而去,今又復來,必然是三藏胎成身重,埋怨得緊,不得已而來也。決有慢他師之心。管取我師決勝無疑。”

  真仙聞言,喜孜孜滿懷春意,笑盈盈一陣威風,挺如意鉤子,走出門來喝道:“潑猢猻!你又來作甚?”大圣道:“我來只是取水”。真仙道:“泉水乃吾家之井,憑是帝王宰相,也須表禮羊酒來求,方才僅與些須;況你又是我的仇人,擅敢白手來取?”大圣道,“真個不與?”真仙道:“不與,不與!”大圣罵道:“潑孽障!既不與水,看棍!”丟一個架手,搶個滿懷,不容說,著頭便打。那真仙側身躲過,使鉤子急架相還。這一場比前更勝。好殺:

  金箍棒,如意鉤,二人奮怒各懷仇。飛砂走石乾坤暗,播土揚塵日月愁。大圣救師來取水,妖仙為侄不容求。兩家齊努力,一處賭安休。咬牙爭勝負,切齒定剛柔。添機見,越抖擻,噴云噯霧鬼神愁。樸樸兵兵鉤棒響,喊聲哮吼振山丘。狂風滾滾催林木,殺氣紛紛過斗牛。大圣愈爭愈喜悅,真仙越打越綢繆。有心有意相爭戰,不定存亡不罷休。

  他兩個在庵門外交手,跳跳舞舞的,斗到山坡之下,恨苦相持不題。

  卻說那沙和尚提著吊桶,闖進門去,只見那道人在井邊擋住道:“你是甚人,敢來取水!”沙僧放下吊桶,取出降妖寶杖,不對話,著頭便打。那道人躲閃不及,把左臂膊打折,道人倒在地下掙命。沙僧罵道:“我要打殺你這孽畜,怎奈你是個人身!我還憐你,饒你去罷!讓我打水!”那道人叫天叫地的,爬到后面去了。沙僧卻才將吊桶向井中滿滿的打了一吊桶水,走出庵門,駕起云霧,望著行者喊道:“大哥,我已取了水去也!饒他罷!饒他罷!”

  大圣聽得,方才使鐵棒支住鉤子道:“你聽老孫說,我本待斬盡殺絕,爭奈你不曾犯法;二來看你令兄牛魔王的情上。先頭來,我被鉤了兩下,未得水去。才然來,我是個調虎離山計,哄你出來爭戰,卻著我師弟取水去了。老孫若肯拿出本事來打你,莫說你是一個甚么如意真仙,就是再有幾個,也打死了。正是打死不如放生,且饒你教你活幾年耳。已后再有取水者,切不可勒掯他。”那妖仙不識好歹,演一演,就來鉤腳;被大圣閃過鉤頭,趕上前,喝聲:“休走!”那妖仙措手不及,推了一個蹼辣,掙扎不起。大圣奪過如意鉤來,折為兩段;總拿著又一抉,抉作四段,擲之于地道:“潑孽畜!再敢無禮么?”那妖仙戰戰兢兢,忍辱無言。這大圣笑呵呵,駕云而起。有詩為證。詩曰:

  真鉛若煉須真水,真水調和真汞干。

  真汞真鉛無母氣,靈砂靈藥是仙丹。

  嬰兒枉結成胎象,土母施功不費難。

  推倒旁門宗正教,心君得意笑容還。

  大圣縱著祥光,趕上沙僧。得了真水,喜喜歡歡,回于本處。按下云頭,徑來村舍。只見豬八戒腆著肚子,倚在門枋上哼哩。行者悄悄上前道:“呆子,幾時占房的?”呆子慌了道:“哥哥莫取笑,可曾有水來么?”行者還要耍他,沙僧隨后就到,笑道:“水來了!水來了!”三藏忍痛欠身道:“徒弟啊,累了你們也!”那婆婆卻也歡喜,幾口兒都出禮拜道:“菩薩呀,卻是難得!難得!”即忙取個花磁盞子,舀了半盞兒,遞與三藏道:“老師父,細細的吃;只消一口,就解了胎氣。”八戒道:“我不用盞子,連吊桶等我喝了罷。”那婆子道:“老爺爺,唬殺人罷了!若吃了這吊桶水,好道連腸子肚子都化盡了!”嚇得呆子不敢胡為,也只吃了半盞。

  那里有頓飯之時,他兩個腹中絞痛,只聽轂轆轂轆三五陣腸鳴。腸鳴之后,那呆子忍不住,大小便齊流,唐僧也忍不住要往靜處解手。行者道:“師父啊,切莫出風地里去。怕人子,一時冒了風,弄做個產后之疾。”那婆婆即取兩個凈桶來,教他兩個方便。須臾間,各行了幾遍,才覺住了疼痛,漸漸的銷了腫脹,化了那血團肉塊。那婆婆家又煎些白米粥與他補虛。八戒道:“婆婆,我的身子實落,不用補虛。且燒些湯水與我洗個澡,卻好吃粥。”沙僧道:“哥哥,洗不得澡,坐月子的人弄了水漿致病。”【李本旁批: 頑皮。】八戒道:“我又不曾大生,左右只是個小產,怕他怎的?洗洗兒干凈。”真個那婆子燒些湯與他兩個凈了手腳。唐僧才吃兩盞兒粥湯,八戒就吃了十數碗,還只要添。行者笑道:“夯貨!少吃些!莫弄做個‘沙包肚’,不象模樣。”八戒道:“沒事!沒事!我又不是母豬,怕他做甚?”那家子真個又去收拾煮飯。

  老婆婆對唐僧道:“老師父,把這水賜了我罷。”行者道:“呆子,不吃水了?”八戒道:“我的肚腹也不疼了,胎氣想是已行散了,灑然無事,又吃水何為?”行者道:“既是他兩個都好了,將水送你家罷。”那婆婆謝了行者,將余剩之水,裝于瓦罐之中,埋在后邊地下,對眾老小道:“這罐水,彀我的棺材本也!”眾老小無不歡喜,整頓齋飯,調開桌凳,唐僧們吃了齋。消消停停,將息了一宿。

  次日天明,師徒們謝了婆婆家,出離村舍。唐三藏攀鞍上馬。沙和尚挑著行囊。孫大圣前邊引路,豬八戒攏了韁繩。這里才是:

  洗凈口孽身干凈,銷化凡胎體自然。【李本旁批: 著眼。】

  畢竟不知到國界中還有甚么理會,且聽下回分解。

  【悟元子曰:上回結出修道者,須要遇境不動,正心誠意,攻苦前進,方能無阻無擋,了性了命矣。而不知者,反疑為修性在內,修命在外,或流于紅鉛梅子,或疑為采陰補陽,丑態百出,作惡千端,深可痛恨。故仙翁于此回,合下四五篇,借假寫真,破迷指正,以見金丹乃先天之氣凝結而成,非可求之于人者也。

  篇首“金(山兜)山山神、土地,棒缽孟叫道:“圣僧啊!這缽盂飯,是孫大圣向好處化來的,因你等不聽良言,誤入妖魔之手,且來吃了飯再去,莫辜負孫大圣一片恭孝之心。”據理而論,金丹正理,以金公為養命之源,衣食財物,俱金公所運,是金公所化之食,在好處化來,足以生法身,而脫幻身。迷徒不知就里機關,圖謀世味外衣,重幻身而輕法身,以故誤入魔手,多生苦難。“莫辜負孫大圣一片恭孝之心”,正提醒學者,保性命而完大道,須知得金公有一片恭孝之心,足以成仙作佛,而不容逐于外誘,自暴自棄也。“三藏道:‘早知不出圈子,那有此殺身之害。’行者道:‘只因你不信我的圈子,卻叫我受別人的圈子,多少苦惱。’”蓋出此圈,即入彼圈;出彼圈,即入此圈。邪正不兩立,忠好不同朝,理所必然。倘能于此處,知之真而見之確,回光返照,致虛守靜,則意誠心正,整頓鞭鞍,上馬登程,而可漸達極樂矣。故曰:“滌慮洗心皈正覺,餐風宿水向西行。”釋典云:“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人未為真。百尺竿頭更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即此“歸正覺”“向西行”之妙旨。然正心誠意,雖為修道之要著,而非大道之究竟。古圣仙師,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不弗違,后天而奉天時。了性了命,形神俱妙,與道合真。正心誠意,猶是一己之陰,而非人我兩濟,陰陽交通之理。故紫陽叫人“認取他家不死方”也。但他家不死之方,密秘天機,萬劫一傳,非同一切旁門外道可比。更有一等地獄種子,聞“他家”二字,遂認為婦人女子,竟將古人普渡之法船,變為鐵圍之路引,我思古人,憂心有傷矣。請明此篇之意。

  “四眾正行處,忽遇一道小河。”此乃修行人不期而遇,邂逅相逢之境界。“一道小河”,一小道而非大道可知。“澄澄清水,湛湛寒波”,寫秋波動人之尤物;“那邊柳陰垂碧,微露茅屋幾椽”,狀柳巷易迷之花鄉。“行者指人家是擺渡”,乃誤認紅鉛可以接命;“八戒放行李叫撐船”,是錯視嬌娃而為慈航矣。噫!道為何物,豈可于婦女求哉?若一認婦女,行李馬匹僅上婦人之船,全身受疚,無一不在婦人之域,可不畏哉?奈何世有無知之徒,以首經為壬水,以梅子為金丹,采取吞饗,穢污百端,以要作真,望結仙胎,是何異唐僧八戒見子母河水清而吃乎?殊不知婦女乃世間純陰之物,經水乃后天濁中之濁,安有先天至陽之氣?若謂男子得女子之經可以長生,何以女子得男子之精終歸于死?男得女,女得男,不過順欲而取其歡喜,安能超凡入圣而完大道?

  “西梁國盡是女人,并無男子。”女人無陽,顯而易見,何待細辨?“國中人年登二十歲以上,方敢去吃那河水,吃水之后,便覺腹痛有胎,至三日之后,到迎陽館照胎泉邊照去,若照得有了雙影,便就降生孩兒。”古者女子二十歲方嫁,三日經過之后,男女交媾,女得男精結胎,而號為雙身。是特世間生人之道則然,至于成仙之道,取靈父圣母先天之氣,凝結而成圣胎,其理雖與生人之道相同,其用實與生人之道大異。一圣一凡,天地懸隔。彼飲子母河有質之法水,而妄想結無形之仙胎,則所結不過是血團肉塊,不但不能成仙佛之胎,適以結地獄之種。提綱云:“懷鬼孕”,情真罪當,罵盡一切迷徒。

  “八戒道:‘要生孩子,我們卻是男身,那里開得產門,如何脫得出來?’行者道:‘一定從脅下裂個窟窿鉆出來。’沙僧道:‘莫扭莫扭,只怕錯了養兒腸,弄做個胎前玻’八戒道:‘那里有手輕的穩婆,預先尋下幾個。’沙僧道:‘只恐擠破漿包耳。’三藏道:‘買一服墜胎藥,吃了打下胎來罷。”’此等閑言冷語,棒喝敲打,足令頑石點頭矣。

  “婆子說出正南上解陽山,破兒洞,一眼落胎泉,那井里水,吃一口方才解下胎氣。”“正南”者,《離》明之地。“解陽山”,解說真陽之理。“破兒洞”,開破無知之妄。“一眼”者,為正法限藏。“落胎”者,為涅槃妙心。“泉”者,源頭活水,至清而不混,有本而流長。“井”者,《坎》水之象。“吃井水一口,方才解下胎氣”,是榷坎》中一陽,填《離》中一陰也。榷坎》填《離》,水火相濟,陰陽相合,中懸先天一氣,白無而有,凝結至胎。是謂男兒有孕,不著于形象,不逐有無,光明正大。佛祖教外別傳者即此道,道祖龍轉還丹者即此道,解陽者即解此道,破兒者即破不是此道。若有解得破得者,則結圣胎之道得矣。

  “道人稱名如意仙,破兒洞改作聚仙庵。”《坎》中一陽為生物之祖氣,是為真乙之水,三元八卦皆本于此,天地人物皆出于此,能得之者,一得永得,無不如意,足以空幻身,而歸正覺,非聚仙而何?然此真乙之水,最不易得,亦須由我亦由天。上陽子云:“天或有違,當以財寶精誠求之。”又.丹經云:“欲求天上寶,須用世間財。”此丹訣中最為要緊之法程。緇黃之流,千人萬人無有知者。御女邪徒,用錢鈔以買鼎;燒煉貪夫,騙金銀而置藥。此等愚迷,當入拔舌地獄。殊不知求實之財,乃世間之法財,而非銅鐵之凡財。若無此財,則真寶不得,而仙佛遙遠,焉能成其大道?故曰:“落胎泉水,不肯輕賜與人,須要花紅表禮,羊酒果盤,志誠奉獻,方可求得。”學者若能于此處打的透徹,則金丹有望。否則,不辨法財,天寶不得,只可挨命待時而死,再轉來世生產罷了。

  行者到解陽山取水,道人要花紅酒禮。行者道:“不曾辦得。”道人笑道:“你好癡呀。”又曰:“莫想!莫想!”又臼:“不得無禮。”又曰:“不知死活。”夫禮者,所以表真心,而示真意,倘無禮而求真水,則心不真而意不誠,強求強取,無禮之至,是我欲如意,而彼得以如意之物制我,雖真水現前,未為我有。

  “大圣左手輪棒,右手使桶。”是左右恃強,予圣自雄,只知有已,不知有人也。“被道人一鉤,扯了一個躘踵,連索子通掉下井去了。”未取于人,早失其己也。“行者回至村舍,叫沙僧同去,乘便取水。”此有人有已,人已相合,不倚自強,真水可得之時。“大圣與真仙在門外交手,直斗到山坡之下,恨苦相持”,此外而勤功鍛煉,努力以御客氣,所以除假也;“沙和尚提著吊桶,闖進門去,取出寶杖,一下把道人左臂膊打折,向井中滿滿的打了一桶水”,此內而防危慮險,乘間以祛雜念,所以救真也。除假救真,內外相濟,取彼《坎》中之一陽,填我《離》中之一陰,還于《乾》蕉坤》順之本面,圣胎有象,可以棄有為而入無為矣。故曰:“我已取了水去也,饒他罷。”真者已得,假者自化,住火停輪,正在此時,不饒何為?

  “妖仙不識好歹,就來鉤腳,被大圣閃過,趕上前推了一交。”噫!以上稱先生、稱真仙,獨此處忽變妖仙,讀《西游》解《西游》者,皆將此緊要處,輕輕放過,余所不解。夫上之稱先生、稱真仙,是采取之功,當真一之水未得,造化在他,須借彼不死之方以結丹,故曰真。此處稱妖仙,是溫養之事,及真一之水已得,造化在我,只憑我天然真火以脫化,故曰妖。“不識好歹來鉤腳”,是若也持盈未已心,不免一朝遭殆辱也。“趕上前推一交”,是“慢守藥爐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也。

  “奪過如意折為兩段,又一抉,抉為四段。”兩加四為六,隱示《坤》六斷之義。何以知之?《坎》中一爻,原是《乾》家之物,因先天《乾》、《坤》相交,《乾》之一陽,走于《坤》宮,《坤》實而成《坎》;《坤》之一陰,人于《乾》宮,《乾》虛而為《離》。取《坎》中之一奇而填于《離》,則《離》變而為《乾》;還《離》之一偶而歸于《坎》,則《坎》變而為《坤》。宜抉兩段,又抉四段矣。試觀擲之于地,而愈知《坎》變為《坤》無疑矣。“再敢無禮”一語,正言不榷坎》填《離》,《乾》、《坤》不合,圣胎不結,則無禮;能榷坎》填《離》,水火相濟,玄珠有象,則有禮。

  最可異者,篇中屢提“花紅酒禮,方與真水”,何以行者沙僧無花紅酒禮而得水?豈不前后矛盾?說到此處,天下道人無能達此。殊不知取水時,正有花紅酒禮,而人自不識也。“乘機取水而就走”,酒禮也;“庵門外交手,斗到山坡下”,酒禮也;“取出寶杖打道人”,酒禮也;“向井中滿打一桶水”,酒禮也;“取了且饒他”,酒禮也;“把妖推了一交”,酒禮也。一棹全禮件件抬出,為天下后世學人個個細看,要取其水,而完成大道,此等禮物,一件件不可缺少。噫!這個天機,悟之者,立躋圣位,迷之者萬劫沉淪。到得收園結果,悟者自悟,迷者目迷。“那妖仙戰兢兢忍辱無言,這大圣笑呵呵駕云而起。”邪正分途,大抵然也。

  詩云:“真鉛若煉須真水”者,真鉛外黑內白,內藏真一之壬水,煉真鉛須用此真水也。“真水調和真汞干”者,真汞外實內虛,內有虛靈之火,用真鉛之真水,調真汞之靈火,水火相濟,以鋁制汞,汞不飛揚而自干矣。“真汞真鉛無母氣”者,鉛汞雖真,若不知調和,鉛自鉛,汞自汞,靈丹不結,是無母氣也。“靈砂靈藥是仙丹”者,鉛汞相投,其中產出先天之氣,溫養十月,鉛飛汞干,只留得一味紫金霜,名曰靈砂,又曰靈藥。虛圓不測,至靈至圣,是所謂仙丹也。“嬰兒枉結成胎象”者,若不知靈丹是先天虛無之氣結成,誤認為女子經元,或吞餐,或采取,妄想結成嬰兒之胎,是鬼窟中生涯,而枉用心計也。“土母施功不等閑”者,金丹大道用黃婆真土,鉤取真陰真陽以生先天之氣,自無而有,凝結圣胎,而非等閉執假相弄后天者,可得窺其一二也。“推倒旁門宗正教,心君得意笑容還”者,有志者若推倒一切旁門之偽,而歸于金丹正教,則心有主宰,不為邪說淫辭所惑,步步得意,而還丹不難矣。

  “大圣沙僧得了真水,徑來村舍。道‘呆子幾時占房的?’”此千古不傳之秘密,而仙翁泄露于此。夫修道所患者,不得真水耳。若得真水,金丹有象,可以入室下功,以了大事,自不容已。“幾時占房”,其意深哉!曰:“只消一口就解了胎氣。”曰:“若吃了這桶水,好道連腸子肚子都化盡了。”金丹人口,點化群陰,如貓捕鼠,至靈至圣。仙翁婆心,點化迷途,說到此處,一切采取邪術而懷鬼孕者,當亦解悟矣。故結曰:“洗凈口業身干凈,銷化凡胎體自然。”吾愿同道者,速解陰濁之鬼胎,勿誤吞子母河之水,急結真一之圣胎,當即求落胎泉之水可也。

  詩曰:

  癡迷每每服紅鉛,懷抱鬼胎妄想仙。

  怎曉華池真一水,些兒入腹便延年。】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119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382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038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853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616評論 6 40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12評論 1 323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192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355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869評論 1 334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2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28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467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165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570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13評論 1 282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585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892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每次看到親子交流群里家人們言簡意賅的日記,由此及彼,再看看自己寫的,差不多每一篇都是一千多字,想想學生時代...
    一生就做一件事閱讀 383評論 0 1
  • 生而為贏,這是人的需求。 根據馬洛斯需求層次理論,人活著就是不斷地滿足需求。為生理,為安全感,為情感,為尊重,為自...
    Adoulord閱讀 313評論 1 3
  •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 今天我懶洋洋的睡了起來了,看見了一個通紅通紅的一個大月光,哦,那不是月光而是一個又大又紅的一個...
    高敏君閱讀 14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