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學習內容整理:? ? ?
? ? ? 設定目標可以將經理的期望和員工的期望保持一致,是績效回顧的依據,同時也可以為工作的調整和學習的提升提供依據,為個人的滿意和贊譽提供基準。
? ? ? 目標設定的時候,我們往往會遇到一些困難,比如說資源匱乏問題。有種方法叫尋找亮點,是一種解決資源匱乏問題的突破性思維。
一、目標設定的類型:
第一種是方向型目標,
第二種是過程型目標,
第三種是理性型目標。
二、目標設定的流程:
溝通、設定、一致和跟進是目標設定的必要流程。
首先,溝通。加強溝通可以減少工作中的矛盾,所以團隊成員需要參與到目標設定的流程中來,去和管理者溝通團隊的目標是什么。
第二,設定。管理者和團隊成員共同設定目標,以達成整體目標。如果員工的主動積極性被激發,他們所提的目標往往超乎管理者的想象。
第三,一致。必須確保團隊成員的目標和管理者的整體目標是一致的。有大量的公司分目標實現了,總目標卻沒有實現,就是因為拆分的不合理。
SMART原則:
所有商學院都會講的一個SMART原則,對于我們的目標設定很有幫助。我們設定的目標需要是具體的、可衡量的、可實現的、與工作相關的并且有時間要求的。
如果目標太粗暴,沒有和員工達成一致性會導致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所以要學會用綜合性的目標替代過于簡單粗暴的目標。
第四,跟進。管理者周期性的回顧團隊員工為實現共同認可的目標的進展情況。一般的組織里職位越低的人,跟進的頻率越高。
三、目標書寫公式:
目標書寫公式:動詞 + 任務 + 衡量 + 目標,在給員工布置任務的時候直接套用就可以了。
比如“我要求你向客戶展現我們的標桿服務,在2007年10月31號以前至少為兩位公司客戶完成制定標桿報告”。
動詞加任務:“展現標桿服務”,衡量時間:“在2007年10月31號以前”,目標:“至少為兩位公司客戶完成制定標桿報告”。
? ? ? ? 目標不是束縛,而是保護。目標是為了保證我們的投入產出比,進而回報我們的投資人,即員工。
四、個人管理模型:
工作中有些事情我們無從下手,特別心煩,擔心達不到目標怎么辦?個人管理模型能夠幫助我們克服這種情緒,并有效地解決問題。
首先要想一下,這個目標需要什么樣的氛圍。
第二步,把目標寫出來,即動詞 + 任務 + 衡量 + 目標。
第三步,先列出阻礙條件,讓自己充分吐槽;再列出幫助條件,心情就會好轉。
第四步,寫個人特性。有的人不撞南墻不回頭,有的人善于調動外部資源等,寫出來之后信心就好多了。
最后,寫出執行、管理和領導這三個角色,自己接下來需要做什么,這個時候就達成氛圍,走出困境了。
五、推理階梯:
推理階梯:大腦思考的過程
自覺地推理是人的天性,生活我們會因為被別人推理,而不愉快;也會因為推理別人,把自己氣得半死。團隊中有大量的矛盾就來自于推理階梯,因為人們喜歡用推理而不是溝通來解決問題。推理階梯有七步:
第一步,叫收集和觀察數據。數據首先會受到我們的感官、數據的呈現形式的扭曲。
第二步,叫選擇數據。大腦會對數據進行選擇性接收,忽視自己不認可的信息。我們的決策大多是感性的,理性的部分非常少。
第三步,給數據以意義。大腦不能接收大量定量的數據,需要粗暴的進行定性處理。
最后四步是做出假設、得出結論、采納觀點、采取行動。
推理階梯存在大量的漏洞,只有通過大量的溝通才能夠減少推理的可能性。在工作中要主動溝通,不要隨便推理別人,同時要約束好自己,別給別人特別多的機會去推理自己。
閱讀推薦:
丹尼爾·卡尼曼《思考,快與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