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025-9《困在年齡里的老人》?真實故事計劃 主編? ?11.9萬字,用時4小時17分(2025.1.29-2024.1.31)
這本書里收錄了二十個老人的故事。是有二十個作者分別書寫的。書的也分了三個主題。第一個是是理想常青。第二類是。婚姻內外,第三個是暮年余響。
這二十篇我沒有全部讀。第一個理想常青主題下,我讀了第一篇,《我媽一個六十歲的戀愛天才》。有一個戀愛腦媽媽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也記錄了這個六十歲的戀愛腦媽媽。從年輕到年老的一個轉變。光靠一個漂亮的臉蛋兒是無法。維持婚姻的。光靠戀愛也是無法生存的。
第二個主題,婚姻內外。我看了。也是主題下的第一篇《當不婚女性開始老去》。看得心情很復雜。不婚女性是各種各樣的原因造成的。當這些女性生病、衰老,將面臨很多的問題和困難。但他們也能坦然的面對。我身邊沒有這樣的人,所以看到這樣的情況也是還挺震撼的。
第三個主題暮年余響,有八篇文章。我看了大部分。可能跟自己所處的階段有關。臥鋪車廂的闖入者。講述了在外打工多年。年老之后。返回家鄉(xiāng)。這是一個很龐大的群體。《把父母送去養(yǎng)老院》《退休后全職照顧父母的老人》《父親躺在椅子上的第七個年頭》《恭喜發(fā)財,我的外婆》《我親愛的瘋子母親》詳細講述了老人及其照顧者的心路歷程。
這本書是在過年期間看的。書中的狀況和過年熱鬧的氣氛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對我還蠻有沖擊的。
摘錄:劃線未篩選,可以忽略。
《困在年齡里的老人》
?真實故事計劃主編
?85個筆記
?我媽,一個六十歲的戀愛天才
美貌或許可以開始一段愛情,卻不能長久維系。
2025/01/29 發(fā)表想法
凡事都有兩面,這個媽前衛(wèi)
原文:所以我教你啊,別人家里肯定不教這些,父母都羞于談論這個話題,我不一樣。”母親自豪地說道,“我這是在教你人生最重要的一課。
母親其實很怕大家離開她。當初她和父親離婚這件事本身沒有讓她多難過,反倒是最后父親把戶口遷走,和別人正式結婚,讓她特別難過。
我意識到,母親實際上是在和我的兒子爭寵。在此之前,我能感受到她異常想占有我的注意力,最近幾年,她頻繁地向我訴說身體不舒服:“這次弄不好要死了。”
2025/01/29 發(fā)表想法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原文:我開始躲著母親,害怕單獨和她相處了。終于,母親成為這個家里永遠落單的人了。
?當不婚女性開始老去
看著周圍年邁的夫妻總有一個要先走,董小丫不禁感慨,結不結婚又有什么區(qū)別呢?誰也不能陪誰一輩子。
眼看自己通過加班和出差換來的財富,全部付之于兩場大病,喬爽決定換個活法。2018年,她只身從陜西老家來到昆明,開啟獨居療養(yǎng)生活。
?把父母送去養(yǎng)老院
2025/01/30 發(fā)表想法
捶著腦袋,摳著手。寫盡了心酸與無奈。
原文:吃完早飯,外婆在屋里找了張小板凳,擺在院中間坐下。她垂著腦袋摳著手,旁邊擺著一只行李箱和一只提包,里面是她所有的行李。
外婆生了兩個兒子和三個女兒,他們此時圍在外婆身旁,向外婆保證會經常去看她、催促她盡快上路。外婆沉默著,任他們說。
子女們的耐心即將耗盡時,外婆扶著她的拉桿行李箱慢慢從凳子上起身。小舅舅上去扶她,她一手甩開,小舅舅頓時不知所措,回過頭用眼神向兄姐求助。大家則用眼神示意小舅:“隨她去。”見外婆走向門口,大家都松了一口氣,跟了上去。
我們每家開一輛車,把外婆送到了養(yǎng)老院,一路上送行者興高采烈,看上去像送新娘的婚車隊。
“人少怕孤單,人多怕吵鬧。”外婆選擇住進三人間,用自己的退休金,繳了一年6萬元的費用。
大人們說得沒錯,這里是一個專門照顧人的機構——而不是家。
2025/01/30 發(fā)表想法
為了子女安心
原文:“多好啊!是不是?”大家問外婆,“你住這里安全,我們也安心。做子女的就得為老人考慮。你好了,我們才好。”
2025/01/30 發(fā)表想法
幼兒園的孩子一樣
原文:像小孩子一樣,拜托大家:一定要經常來養(yǎng)老院看看。
蛋糕、蜜棗、水果罐頭,里頭還有一包冰糖,都是外婆那個年代的人喜歡的食物。
說笑吹牛的氛圍瞬時冷了下來,大家都埋頭夾菜吃菜,沒有人提議讓外婆跟著自己住,更沒有人指責小舅兩口子不對。
2025/01/30 發(fā)表想法
心酸
原文:一開始,外婆很抵觸,覺得只有被子女遺棄的老人才住養(yǎng)老院,只有不孝子女才會把老人扔進養(yǎng)老院。她一度開出條件:“誰收留我,我的退休金就給誰。”可是沒有人接茬,外婆的孩子們都說:那不是錢的事兒。
你小舅兩口子不是東西。媽最偏心他們家了,給他們帶孩子、做家務,連退休金都補貼給他們家用。現(xiàn)在,他們孩子大了,就一腳踢開老人,忘恩負義。”
媽媽覺得送走外婆不妥,但飯桌上也沒有為了外婆當個異見者:“我們仨姐妹,成年后沒拿過家里一分錢。”媽媽數(shù)落著,家里財產是“那兩兄弟”的,外婆對兩個兒子貼錢又貼勞動力,從小到大,三姐妹沒落得一點好處。
多孩家庭,父母很難一碗水端平。女兒們覺得兩兄弟分到了父母更多的愛,大舅認為外婆對小舅家更好,小舅卻厭煩了多年來外婆的嘮叨碎嘴。到頭來外婆在哪里都沒落個好印象,在她住進養(yǎng)老院后,我這個從小沒被她看護過的外孫,成了她最親近的孫輩。
在老人們身上,很容易找到時間流動的痕跡,但在更深的精神層面,時間則停止了,再不向前延伸。
住進這里前,劉奶奶因兒子們不允許她住進養(yǎng)老院發(fā)了脾氣,引來警察,最后,還是由兒子抱著到客廳沙發(fā)上,接受警察調解,孩子們才同意送她入住養(yǎng)老院。
一開始,逢年過節(jié),孩子們會到父母親位于職工宿舍樓的家中相聚。時間流逝,兒子們有的要到孩子的城市過節(jié),有的人旅游過節(jié),漸漸也就散了。
她每家輪流住一個月,住誰家,那月退休金就給誰。她做不了自己的主,原本她想一年換一家,但兒子們拒絕了:一年時間太長,你要是在我家住滿一年,去他家沒住多久就死了,那我家不是吃虧嗎?
孩子們給她送飯、翻身、擦洗身子、如廁,做這些事時,拉著臉抱怨。除非必要,孩子們不會在她屋子里停留,護理結束就收拾東西離開,沒有多余的陪伴。
更讓劉奶奶傷心的是,有時候家里來小孩了,大人會跟小孩說,不要進劉奶奶的房間:“里面臭臭。”劉奶奶聽見了不是滋味,一門之隔就是兩個世界。
老三讓劉奶奶選五人間,劉奶奶不同意,覺得太擁擠,老三說:“你得省著點錢,留著以后為自己辦后事。”
最終,老三幫劉奶奶把行李放到房間里就走了,之后劉奶奶的家人再沒來看過她。劉奶奶想不通,小時候,孩子們那么依賴她,長大后卻主動疏遠她,自己到底做錯了什么?
護工在一旁給她疊衣服,說:“子女長大后,有自己要愛的人,他們要愛自己的伴侶、孩子,沒有多余的愛再分給父母了。”
2016年年初,王民的兒媳改嫁,孫子跟著他的媽媽一起去了新家庭。這樣一來,兒子一家徹底不在了,家里只剩王民夫婦,空空蕩蕩的。
房子留給孩子,隨便他怎么糟蹋,我們只想過個安穩(wěn)的晚年。”王民說。
談起死亡,老人們可以省去一切委婉的表達。
一位老人咨詢過某家養(yǎng)老機構的價格和服務后,對年輕的中介表示對養(yǎng)老院很滿意:“你們這,就是我進八寶山前最后一站。”
在張康寧決定把養(yǎng)老院當作人生最后駐留的地方前,他的家庭成員一個個離去,直到剩他孑然一身。
有好幾次,外婆告訴我,她覺得住在養(yǎng)老院感覺像坐監(jiān)獄,每天盼著外面的人來探監(jiān),讓她生出一種被家人拋棄的感覺。
“我們就是一群等死的人吶,”外婆說,“老了,不中用了,就被扔進這里。老廢物說的就是我們。”每天睜眼過的都是一樣的生活,她說,希望在睡夢中死去,有幾天早上睜眼發(fā)現(xiàn)自己還活著,她十分失望
“我想他們,他們不想我。我任勞任怨,帶大自己孩子,再帶兒子的孩子。到底哪里做錯了,才會被他們集體拋棄
我不好意思說假話,真話更無法安撫她,于是只能在一旁聽著,讓話落地。
我們都沒有出聲,在夕陽下,無聲地蹬著各自的腳蹬。
?退休后,全職照顧父母的老人
對我來說,在看護老人之余,保證自己盡量不能病倒也十分重要
平時請看護的錢,是由我們兄妹三人共同分擔。每周末,哥哥和妹妹會固定來我家“值班”,全天照顧父親。那兩天,我住在另一套房子里,算是給自己放假。
照顧生病的父親這件事,實際上是我們兄妹之間的一場“接力”
2025/01/30 發(fā)表想法
太不容易了
原文:父親太能折騰了,亂發(fā)脾氣、罵人不說,還動手打人,有時候氣得哥哥全身哆嗦。
2025/01/30 發(fā)表想法
淚目
原文:找到父親之前,哥哥嚇得腿軟,一遍遍地尋找,腿從此落下病根,至今走久了路都會劇烈疼痛
2025/01/30 發(fā)表想法
丈夫真好
原文:做完這些,我都得在沙發(fā)上休息,體力才能緩過來。等丈夫下班,他去做晚飯,我就利用這個時間回房間補個覺。丈夫性情溫和,支持我把父親接回家照顧,每次父親洗澡,也都是丈夫代勞。
看護父親這些年,父親變回了幼兒時期。他有些行為就像個孩子。
看護父親很累,但老人陪一天少一天,我很珍惜和父親在一起的時間。
天大多數(shù)時間,父親就坐在沙發(fā)上,半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安靜得如一株植物。
照顧老人,我心甘情愿,沒有被套上道德枷鎖的感覺。
我也有自己想做的事,人生走到這個階段,恰好父母需要我,盡孝在我內心的序列里,排在了所有這些事情之前。
人到了晚年,他想依賴的還是自己的親人。
照顧老人成了我家庭生活的一部分,送走一個老人又迎來一個,一開始我也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大家覺得我照顧老人特別好,最后都推到我這兒,會有這么一種感覺。
那段時間,我和丈夫照顧各自的父親,生活圍著老人轉,犧牲了自己的小家生活。這是我最忙碌的時候,維系了兩年。
親力親為地照顧一個八九十歲的老人,會碰到很多實際問題。除了有能力,也得端正心態(tài),自己很累,被照料的老人也會感受到壓力。
照顧一個老人需要整個家庭成員的配合。我有許多辦法,請住家阿姨、請鐘點工,兄弟姐妹也可以幫我分擔所需的金錢和精力。
經歷過照顧老人的麻煩,我不愿意讓孩子照顧,他們這代人特別單。我兒子今年三十歲,沒有結婚,我們在一個城市,每代人的想法不同,他成人后就搬出去獨自住,我們每周見一次面
如果兒子將來需要我,要我為他帶孫子,我很樂意,親人之間有撫育關系才能維持親密
我年輕的時候,工作在事業(yè)單位,朝九晚五不用加班,單位還能分房子。現(xiàn)在有多少年輕人有這個條件。老人生病臥床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十年、二十年是常態(tài),不是年輕人請一兩天假趕回家去就可以解決的事。
我對兒子說,以后我動作遲緩了,和我一起逛街吃飯,路走不利索、飯吃得也慢的時候,可不要嫌棄我。我有一些舊的東西跟不上時代了,只希望你對我有耐心一些,允許一個六十歲的人犯錯。
經歷了照護高齡父母,我意識到自己將來是要去住養(yǎng)老院的。我接受這樣的安排。從我的經歷來講,即使請住家保姆,一對一服務,人也是會煩的。養(yǎng)老院更專業(yè),管做飯的、管洗澡的,分工細致,你面對的也不會是一個人。但在這一點上,我和丈夫有分歧
人老了最難保留的是尊嚴。如果我頭腦清楚,自己就能夠做決定,如果不能,也會提前告訴孩子。
曾經我看過一篇文章是一位母親寫給孩子的信,交代了最后的遺言,等真要走了,就不搶救了。我把文章轉發(fā)給兒子,跟他說,這就是我的態(tài)度。
?恭喜發(fā)財,我的外婆
從小生活優(yōu)渥,“喝的是英國進口奶粉,出門都要坐轎子。”
但這種好日子只維持到六歲,新中國成立后家道中落,外婆一下子從千金小姐變成窮人家的丫頭,煮飯、縫衣、打掃,很多家務活都由她
1959年趕上自然災害,兩個不到十歲的妹妹甚至活生生餓死在了家里
家里雖然窮,但堅持供孩子們上學,外婆總能考班級前幾名。
外婆退休時是1993年,正逢深圳大發(fā)展,于是拉著退休的外公、大學剛畢業(yè)的我媽,一起南下深圳。
總不甘心,一種內在的匱乏感驅使著她,一有動靜就想尋找賺錢的機會
?我親愛的瘋子母親
這是母親給我?guī)淼模腋杏X她心里有那么明亮的東西,只是被人間的臭水河隔著,連我,她的女兒也被隔在岸邊。
我總是對著藍天祈禱,母親的病不要再惡化下去,我愿意永遠陪著母親走下去,愿意一生不婚不育,把她當作我的孩子。
母親比我更憤怒,雨點般的拳頭砸在我身上,抓著我的長發(fā)往地上撞。一瞬間,我所有的委屈、黑暗,都爆發(fā)了。我推倒母親,掐住她的脖子,吼道:“不要活了,都不要活了,掐死你,我去自殺。”
我一直掐到母親翻著白眼,流出眼淚,反抗的力氣弱下去,忽然松了手。我久久地哭著,把到北京一年來的痛苦全都往外倒,像遇到車禍一樣尖叫。
我已經來過西藏,好像是2008年吧,被一個男人帶到他家里做女人,我不喜歡那個地方的風景,就走了。我沒有身份證,班車不要我,火車也不要我,我只能步行走出西藏,走出青海,又去了我熟悉的銀川……”
吃藥吃到月經不來,我立馬丟掉所有的藥,也決定讓母親在醫(yī)院過完余生,我要調整好自己。
2025/01/29 發(fā)表想法
淚目
原文:“今天是我的日子,你不要怕,該吃的吃了,該喝的喝了,我該走了。不要把我送到醫(yī)院。”
她可以做回快活逍遙的神仙,不用在常年的流浪中,撿垃圾賣錢,不用在風雪地里的洞里過夜,被光棍的男人帶回家。她出院后沒有好好睡過一晚,那讓她現(xiàn)在好好睡吧。
?來自微信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