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遛狗到小區(qū)的僻靜處,竟然發(fā)現(xiàn)了兩個白果樹,哦,就是銀杏樹。銀杏果落在地上,因為人跡罕至,大概因為味道不好聞,鳥兒不啄食它,狗在地上嗅來嗅去也不去用鼻子觸碰它,所以一直落在地上。
第一次遇見,只是覺得冬天到了,果子落了。銀杏葉早已飄零不知去何處,落在地上的也已失去它鮮亮的顏色,為塵為泥。冬日的銀杏樹竟是如此的落寞,不,應該是靜默,靜默是生命的底色。第二次遇見那棵銀杏樹,果子又多了一些。第三次遇見,何不撿一些回去呢?心里這樣想著,卻總是忘卻,每次都是到了以后才發(fā)現(xiàn)沒有準備個袋子啥的。
幾次三番,終于下定決心,抽出時間,拎了個紙袋前去撿銀杏果。
天色陰陰的,欲雨欲雪。路上沒什么行人,只有我這么個閑人。樹下的果子依然安靜地躺著,肉紅的果子外層還有一層白霜,這樣的樣子才因而得名銀杏吧。
樹旁不知何人堆了一些亂樹枝,一些銀杏果被踩爛了,肉醬外露,果核陷進了泥里。又有什么關系呢,我依然把它撿進了我的袋子里。一顆一顆放進手里,一把一把放進袋子里,這樣的感覺讓我想起小時候在家里撿拾紅薯干的經(jīng)歷。
一地的紅薯干,白白的一片一片,一眼望去頗有些躊躇,什么時候能撿完呢?
那時候仿佛沒有感受到什么樂趣,更多的是苦趣,因為太多了啊,對于沒有耐心的小孩子來說簡直就是懲罰。好在有大人在,我們這些小孩子自然是邊干邊玩,撿著撿著可能就去逮蛐蛐去了。
“撿這干什么,能泡水喝嗎?”思緒突然被打斷,一個老婦人帶著一個小孩子從旁邊路過,我最怕別人好奇我在撿什么,過來詢問干什么用。記得一次春天里我去撿落下的玉蘭花瓣,就不斷有人來問我干什么,哎,不干什么呀,就是撿著好玩啊不行嗎。
“這……不能泡水喝……”她來不及聽我再多解釋,就拉著小孩子離開了,因為在她看來這確實沒什么。
一位開著三輪車的保潔師傅把車停了下來,他沒有說話,只是四處看看,好像沒看到什么,這才滿意地開車離開了。
沒有人再來打擾我了,我安靜地撿我的銀杏果。一粒兩粒三?!谷粨炝艘淮樱恋榈榈?。抬頭望望樹上,還有一些果子,不肯落下來,珍惜著那隨時可能掉下來的與大樹的溫存。
地面上的果子終于無可再撿,我拎著我的一袋果子,滿載而歸。記得秋天葉子剛黃的時候,還有人拿著長長的竹竿去敲樹上的果子,損壞了樹枝,殊不知等待一些時日,果子就自己落下了呢。
可是,看著這一袋子果子,有些發(fā)愁了,接下來怎么辦呢?一粒一粒地去果肉,哎呀,速度太慢了。索性一下子倒進了水池子,雙手揉搓,悲劇發(fā)生了,水池子堵了。果真是欲速則不達,水管子藏在柜子里,柜子里有抽屜,根本夠不到管子。用皮筏子吸了半天,毫無動靜。一池子滿是黃色的果醬水,還有那濃濃的氣味,這現(xiàn)場不堪目睹,不知道的還以為是……
微信給裝修的師傅,幾經(jīng)試驗,謝天謝地,終于把抽屜拿掉,疏通了水池管子。經(jīng)過反復清洗,這許多的銀杏果才變成了白果,這白白凈凈的果子,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呢。
此后,多次經(jīng)過那兩棵銀杏樹總是忍不住看看地上是否又落下果子,又總是忍不住會再撿一些。清洗果子我也不再追求速度,乖乖地一粒一粒地捏去果皮肉,再用清水一遍一遍地洗,有時看似笨拙的方法卻是最好的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