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的學習開始在初中階段真正上難度,考點和難點內容都開始逐漸出現,真正的計算類考點題也要開始認真對待,比如二次根式,比如分式,也有細分和方法套路去應對,但是前提對孩子做題量和方法應變也有新的提升要求,函數類的一次函數開始出現,應用類的實際應用題以及小綜合的題目開始出現,幾何類的勾股定理和全等開始出現,當然幾何的初始內容因為要和后邊的知識點結合,來組成幾綜的難題才有意義,這個階段還是比較簡單,但是證明題解題過程書寫套路要牢牢掌握,順序寫法不能錯,另外一次函數和四邊形上線后,第一個綜合類的大考點也出現了,總之,初二年級的關鍵點可以一直寫下去……而且還有初三的一部分知識也要自學,不能把壓力都留到寒假。
有些同學喜歡代數,不喜歡幾何,愿意一直學到一元二次方程,其實到了初中的中期學習過程,更多的要開始考慮的是如何應對中考了,我個人認為,想短時間把某個章節完全掌握是非常有難度,因為初中數學越到后期,綜合題和創新題就開始加入考試和專項教輔中去,各種考點組合起來是沒有盡頭的。很多同學也想多做難題來提高自己,但是發現很多中考分類和壓軸題教輔的題做不了,比如四邊形章節,一些題目用到二次函數和反函數,全等三角形里邊好多圓出現,這個就比較麻煩了,初三的還沒學,沒辦法又回到年級版簡單教輔上,但是題目簡單,鍛煉意義又不大,這就非常矛盾。怎么應對?第一個辦法就是盡快把初中數學都學完,在初二前暑假+初二寒假完成也算是個好時間,還不耽誤有些地區的地理生物小中考,第二個辦法就是快速學二次函數和圓,基本上中考綜合題有一半和這兩個初三大知識點相關,用市北書自學舉例,就是只看章節內容和例題,書后章節習題和習題冊先不做,但是要記的概念不少,要找幾個公眾號或者中考一輪復習教輔把這幾章知識點的總結先記住,特別是圓的各種概念和二次函數各種圖形性質,這樣快速學過之后,至少看綜合題難題答案,也可以讀懂,能跟住解題思路。
這個假期的準初二的數學自學,其實一半時間是研究例題,一半時間就是做題了,自學的初二和初三內容主要靠做一定量的題來鞏固,一定不能只看不做,那樣的話,不出2個月就全部忘記了,如果初一年級已經有很好自學進度,那么這個暑假至少初三的圓和二次函數拿下一個來,如果初一沒有很好的自學,那么至少初三上的內容要自學完,相關幾攻和紅寶書也要做完專項部分,胡不歸,阿氏圓,費馬點,將軍飲馬拿下兩個模型。把剩下東西留到寒假,寒假還有物理和化學,數學就不能占太多時間了。
物理要開始自學了,力學之前要學完,光學凸透鏡成像是重點,初中物理不像數學有綜合題,所以重點章節可以直接提升到中考水平,凸透鏡成像這個部分可以直接用三連物理壓軸。如果自己看書不適應,可以用網課,推薦質心和慧心課堂的新舊網課,都可以,網課時間比較長,可以有的放矢。
英語有的同學小學基礎不錯,初一學完以后,那么閱讀和完型可以上些難度檢驗下效果,新東方8天的閱讀和完型可以選配下挑難度來做。單詞高中3500可以起步開背了!
語文找本當地中考的一模二模分類教輔,把閱讀適應下,如過感覺當地一般,可以找北京和上海來試試,上海的語文閱讀連一模二模分類都單獨出書,很精致,北京的出的書目比較多,題目都一樣,主要看排版舒不舒服!
初二開始一些學習特別是自學,就開始有自己的節奏了,家長要和孩子多商量多溝通,假期多試試勞逸結合,不要有時間就加量,可以給予一定的學習寬松度,不要過于教條,基本上這各階段自學能力好的孩子心里對于初中學習基本有數了,可以進入良性循環了。如果孩子還未養成主動學習習慣,那么這個暑假就尤其關鍵了,因為到了初三階段有些事情即使明白了領悟了,時間恐怕也就不允許了,容易拉開差異,掉出第一集團了。所以說,到了初二天差地別,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