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期有人勸我跳槽,我覺得創業公司沒有國企穩定;三年前有人勸我跳槽,我覺得私企的工作沒有國企清閑;一年前有人勸我跳槽,我說經濟環境不好,我年齡也大了。
這些年跳出去的同事大都得到了更好的發展,有的遇到了一些挫折,但最終也都安定下來。只有我還待在原來的崗位上,拿著穩定卻微薄的薪水,也沒有得到更好的發展空間。
現在有人問我,跳槽嗎?我只好說,我不敢,因為我既沒有跳出去的勇氣,也沒有拿得出手的能力和資源。我已經遠遠落后了同齡人。
最近一邊看書一邊反思自己的職場經歷。其實在初入職場的時候,我們每個人在能力、機遇等方面都是相差無幾的,為什么多年之后差距會越來越大?這是因為我們在校園里養成的思維模式在社會上是不適用的,有的人很聰明能夠快速切換思維方式,有的人很好學能夠盡早學到職場思維,這樣的兩種人在職場中都不會混的太差。而那些既不聰明,又不愿意盡早學習的人,可能就會混的比較慘淡。
下面這幾本書就是從職場思維模式的角度出發,指導我們在職場中應該如何想,如何做。無論是新人還是像我這樣迷茫的職場老油條都應該讀一讀,不要有一天只能感慨,這些知識知道的太遲了。
一、要具備基本的職場素養
1、《精準表達:讓你的方案在最短時間內打動人》
這本書的作者高田貴久是一名專業的咨詢顧問,具有豐富的職場咨詢和管理經驗。現在他是一家公司的創始人兼CEO。在作者自己的職場生涯中,他為客戶提交過無數次的方案,因此對方案如何吸引客戶、打動客戶頗有心得。該書在日本暢銷十余年,被職場人士奉為經典,并成為很多外企、咨詢公司、管理公司的企業培訓指定書籍。
任何一個高質量方案的誕生都離不開兩個因素:合理的思考和妥當的表達。高田貴久在這本書中總結了制作優秀方案所需的4種能力——邏輯思考能力、驗證假說能力、設計會議能力、制作商務文本能力。這些能力都是職場加分利器。
2、《注意力曲線:打敗分心與焦慮》
注意力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培養專注力才能實現高效工作和高質量產出。然而由于網絡信息的泛濫,這又是一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誰能掌控自己的注意力,就能比大多數人領先一步。作者露西·喬·帕拉迪諾博士已經在注意力領域進行了長達30多年的專業研究,他在書中寫道:能夠引導注意力的人會控制自己的精力,決定什么需要傾情投入,而什么是需要忽略的,并通過關注的東西來創造自己,成就自己。“
二、努力工作,但是不盲目工作
1、《職場動物進化手冊》
“天道酬勤 ”,但是盲目的勤奮反而南轅北轍。在學校老師會根據成績單上的確切數字對你進行考核,在職場老板或者上司在考核績效時卻常常帶有主觀因素。誰的工作產出的價值大,老板就會認為誰更有價值,而并不是由工作量多少來決定。但是任何一個公司都會產生很多垃圾工作、無效工作,也就是所謂的“雜活”,這些工作通常會分配給哪種類型的員工呢?
作者霧滿攔江用動物的形象對職場角色進行了形象的比喻:獵狗、蠢驢,野牛、狐貍等。如果你盲目工作,完全服從領導的安排,不懂得選擇和拒絕,就很可能淪為職場“蠢驢”:每天最忙碌,最辛苦,在老板眼里卻最沒有價值。在這本書里,職場工作被分為面子活、日常工作、垃圾工作和陷阱工作等。什么樣的工作最有價值,以及如何識別垃圾工作,成為有價值的員工,都能從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2、《橫向領導力:?不是主管,如何帶人成事? 》
在團隊中獲得快速晉升的一個重要前提是表現出領導才能。在職場中并不是身為領導才能行使領導權,平級之間也可以有技巧的使用這種權力。那么如何讓平級的團隊成員服從你的安排,高效完成團隊工作呢?這就需要培養橫向領導力。
這本書的作者羅杰·費希爾,是一位談判、溝通領域的權威專家。書中的橫向領導力是指有技巧的在團隊中形成權威和影響力,最終成長為優秀的領導者。在這個過程中,你只需要最對五步:目標整理術、思考整理術、計劃修正術、激勵管理術和反饋的藝術。
三、不怕職場彎路,沖破職場天花板
1、《復原力》
“人在江湖飄,怎能不挨刀”,在職場中混難免會遇到挫折,不小心走了彎路沒有關系,重要的是你如何快速從不利的局勢中恢復元氣,從沮喪的心情中盡快走出來,重新獲得積極的力量。這就需要用到“復原力”。
這本書的作者久世浩司就是復原力的受益者。他原本負責SKI-II化妝品的市場營銷,在事業面臨瓶頸,心情沮喪的時候學習了復原力。復原力不僅幫助作者本人成功走出事業低谷,還改變了他的事業路線。目前他是日本積極心理學學校校長,專攻復原力研究,幫助職場人士利用心理學力量改變職場,重塑人生。
2、《 自我驅動心理學》
如何才能突破職場天花板,從優秀走向更優秀。這本書的作者史蒂文?貝格拉斯博士發現很多取得成功的職場人士會感覺生活空虛無聊,喪失了奮斗動力,并因此郁郁寡歡。他將這種現狀稱作“精疲力竭癥”。在這本書中,史蒂文?貝格拉斯博士詳細講述了為什么職場成功人士容易出現這種狀況,以及如何才能擺脫“成功的痛苦”,重新煥發斗志和激情,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