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懷左同學
01
昨天從北京回家,下車后,阿姨在飯店等我,我到時,她點了一桌子的菜。
“阿姨,太多了,根本吃不完。”我連連擺手。
她說:“你一天沒好好吃飯了,沒事,挑你喜歡的吃。”
阿姨是大學老師,聊天時,她講起了年輕時的故事。那時候她在省城工作,為了愛情,她辭職,然后回到了家鄉。我說您這么優秀,那時候追您的也不少,為什么不留下來呢。
她笑了:“我當時就覺得,跟著我家老頭,這輩子不會受罪。”眼里的愛意,我能感受到。
剛回來時沒有正式工作,她替姐姐看過網吧,賣過鞭炮,回憶往昔,她說那時候工作機會少,只要能賺錢的活,很多都嘗試過。看著她現在歲月靜好的樣子,我驚呆了,她后來還和我說,她做網管時每天至少打5個小時的CS,到現在也難逢敵手。
所以她經常會和自己孩子一起打游戲,別人不理解,但她有自己的想法:有些東西,堵是堵不住的,還在于理解和適當的教導。她兒子現在上初中,會看各種新聞,和她聊階級固化,在學校遇到差勁老師,偶爾還會用自己的方式抗議一下。
我說比起他們,我們那時候顯得和智障一樣。阿姨說:“現在的小孩都很聰明,知識面很廣,有好的想法,總是好的。”
談起愛情時,阿姨說了兩點,第一是她當時選擇自家“老頭”的原因——能力強、負責任、對她超級好;第二是結婚時的經濟條件,她說結婚完全是因為那個人,當時一無所有,住的是員工宿舍,而現在,所有的都有了。
我們聊到晚上九點才回家,我欣賞她,不是因為現在的條件和生活,而是她年輕時的想法和見識。
心里想,現在還年輕,要勇敢追求自己的所愛,也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格局和眼界。
02
高中時的同桌,現在在歐洲,和家人聊起時,爸媽說人家怎么這么厲害。我說,一個是人自身優秀,另一個,也是環境問題,機會到了,人自然也就站在那里了。
其實這就是我們經常聊的不同高校之間的差別,說沒有區別,其實都是騙人的,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資源、不同的學校社會和身邊環境,會直接影響人的眼界、心胸和格局。
是的,環境不能決定人,但可以影響人,最明顯的,在某些高校如果你很努力,身邊人可能會排擠你,覺得你不合群,但換個地方,大家都習以為常。
在差的環境里,除非目標明確,意志力和自控力都特別強的人可以堅定地走自己的路,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會被身邊環境同化。
人生而不同,后來逐漸相同。
以前我也覺得大家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都一樣。但現在越來越發現,其實不一樣,有的人只看到腳下,而有的人,一眼望到了天邊。
想法,影響做法。
03
就我個人來講,有時候我也很慶幸自己能夠走到今天,因為在我們那個山村,和我一起長大很多只讀了初中的小伙伴,現在連一份正式的工作也沒有。
家鄉經濟不景氣,工作機會少,留在家里沒有文憑的很多人,只能四處打零工。
茫茫大山,一望無際,沒有良好家庭條件的我們,讀書,是留給我們的唯一出路。
這些年,我家的家庭條件一直很一般,但我從來也沒有養成攢錢的習慣。我打過很多工,賺的錢,全部用來投資自己:買書、旅行、報班、請客吃飯……
賺錢時很辛苦,但花錢時我并不心疼,因為我知道,錢是工具,是拿來用,拿來做投資的;我知道年輕時投資自己,就是最大的投資,長見識,比省錢更有用。
我知道靠攢錢發不了財,只有會花錢敢花錢的人,才能學會如何賺錢。
錢是用來提升自己,改善生活的,這是我的消費觀。
以前有人和我說寫作浪費時間沒有用,我沒聽,因為我不僅喜歡寫作,而且我也相信,高品質的內容,會在未來社會占一席之地。
有人和我說讀書無用旅行浪費錢,我去認真做了,然后發現這些東西一直在慢慢改變在塑造著我。
終于,有人問我:“你在學校可以攢下買房首付的錢嗎?”
我說:“頂多幾平米。”
他說:“好啦,那你就別攢錢了,拿著你自己賺的錢,去投資自己吧!”
04
我經常鼓勵自己,后來把微信簽名換了:只要有勇氣,人會比想象中更自由。
前兩天在北京旅行,一路上我也在思考旅行的意義,也有些自己的想法:旅行不是為了拍幾張照片,不是為了扎堆往景點里去擠,而是為了看看當地的風俗民情,生活環境,來開闊眼界。
打破常規,在行走中思考,然后和自己進行深度交流。
我不再像以前一樣死命地逛景點,喜歡睡到自然醒,挑喜歡的地逛,喜歡和偶爾遇到的當地人簡單聊兩句,然后再集中資金,挑自己喜歡的東西吃,享受高品質旅行。
想法在隨著閱歷改變,觀念在隨著見識提升。
我知道自己還很差,所以我在認真地學。
05
我回家了,去年家人和我說讀書寫作無用,今年他們讓我多注意身體別太累。
所以還是先提升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所以還是,
行動比語言有力。
最后用標題共勉:年輕,是用來長見識的。
懷左正在努力,也希望我們可以一起進步~
關于轉載問題:請統一簡信聯系我的經紀人 saraj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