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朋友聊天。
說前幾天,老師布置一篇作文,主題是寫自己的爸爸和媽媽分別是像什么動物,并加以描述。結果全班同學的媽媽,不是獅子就是老虎。而爸爸卻憨萌可愛,有的像熊,有的像考拉。
無獨有偶。深圳的一所學校開運動會,學生們喊出的口號是——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全家快樂!
家長們爆笑。
可媽媽們都不服氣,為什么如今孩子的教育,爸爸普遍都佛系,而媽媽就像一只好斗的公雞呢?
聊天中,70后的朋友回憶,他們那個年代,爸爸在家里的權威感強,孩子的學習,媽媽自然沒什么說話的分量。80后的朋友回憶,過了10年,媽媽的地位倒是提高了,可媽媽們的文化程度卻沒有爸爸們高。水平不夠,學習這件事,自然也還是插不上話。
沒曾想一番討論后,潛臺詞竟然是,如今孩子的教育媽媽能挑大梁,直接說明女性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了,并且女性的社會地位也水漲船高。
像老虎像獅子的媽媽們,全因江湖地位直線上升。
所以,一種現象的背后,可能是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暗流涌動。而多問為什么,不僅是孩子的專利,也是成人深度思考的敲門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