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
百度說是一種自我滿足的情緒。這種情緒和期望值負相關,和滿足度正相關。
那么如何才能幸福呢?無外乎兩點:降低期望值,提高滿足度。
降低期望值,就是古語常說的“知足常樂”。
提高滿足度,那就是領導人說的那句話了: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知足,在于多縱向和自己比,少橫向和別人比;在于常比下少比上,所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因為江山代有才人出,更是經常英雄出少年。和別人比,容易比出落差,比上更容易生出嫉妒。
而奮斗,到底也有一個高度。一個人的能力大小,可以提高,但人與人天賦有別,這也是事實。更何況人與人的基礎也差異頗大,所以讓洛陽紙貴的西晉左思就曾感嘆:
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
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一個人在學生時代,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成績是比較容易些的,但踏入社會之后就會發現,職場的升遷,因素就復雜多了。這是我常常勸孩子努力學習的理由之一:這是你能把握住的好時光。
幸福就像嬌嫩的花兒一樣,需要呵護,需要培養。
呵護和培養,也是一種能力,所謂幸福的能力。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練就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培養一顆感恩的心,我們就會經常感受到不期而至的幸福。
那么嬌嫩的花兒沒養好,蔫了,怎么辦呢?大自然里有倒春寒雷暴雨龍卷風無名火,人自然也會有。這時候就需要知足的好心態了,不如意事常八九,皇帝家也有煩心事呢。我們能做的,無非就是未雨綢繆盡量降低損失,比如給花兒買個保險;事情來了就接著,直面現實,做到能做的,比如旱了澆水貧了施肥缺光照了多曬太陽……盡人事聽天命罷了。
保持好心態,培養幸福能力,實現小幸福之后,向前面的幸福繼續邁進。這,就是我們人生長河一步步的路吧。
人到中年,對于幸福也有了不少的體驗。小時候的新衣服,花卷饃里的白面層;學生時代的一百分和第一名,老師的表揚和家長的笑臉;成年后時代給予好工作的機會,優秀的領導和同事樹立的榜樣;老公雖不夠優秀卻對家付出頗多,對孩子耐心有愛;倆妞乖巧懂事,大妞學習漸入佳境,小妞聰明伶俐,都這么可愛。
我想,我是幸福的。
對未來的幸福期許,我想更多關注自身感受: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作息規律飲食規律,健康第一;工作上將有新的歷練,抓住難得的機會用心學習,努力提高各方面工作能力;對老公和孩子耐心再耐心些,溫柔再溫柔些,付出愛與努力;保持良好學習習慣,詩詞微課、聽書、寫字,再多讀些書,多拍點美照,多輸出些好作品;堅持公益奉粥,幫助他人快樂自己,利他是快樂之源。
幸福是朵花兒,可以開在我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