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鄉村才子李賢元是我記憶里的人物。雖然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記憶里關于李賢元的模樣已經有些模糊,但是他說的話,依然記憶猶新。
李賢元從小就失去了父母雙親,是比他年長十歲的哥嫂將他拉扯大。李賢元天生活潑,聰慧異常。哥嫂在當地是勤奮的手藝人,家里的光景比一般家庭要過的殷實一些。這也為李賢元的成長創造了很好的物質條件。
哥嫂對這個年幼的小叔子很好,把他當自己的兒子一樣去養。哥哥為了弟弟將來能有個好前程,不惜傾全家財力供弟弟讀書。李賢元腦子本來就聰慧,加上自己的出身,也深知自己的處境,讀書也是格外地勤奮刻苦。他在學校里不僅學習名列前茅,還是個徹頭徹尾地文藝青年。吹拉彈唱,有樣學樣。尤其難得的是,他還天生一副好嗓子,地方戲曲是一學就會。
李賢元21歲那年師范畢業,并被分配到鄉里的裕泉中學當了一名人民教師。那時候的他,相貌堂堂,皮膚白皙,雖然有些清瘦,但是人很精神,是鄉里遠近聞名的美男子。在那個年代,電視還沒有普及,人民除了農忙,唯有的娛樂方式,除了鄉里會定期組織人員下鄉播放愛國主義電影,就是民間自發組織的表演隊。李賢元滿身的文藝細胞,自然是表演隊里的臺柱子。
我那個時候剛剛讀小學,八九歲的年紀。我曾看過幾次李賢元在臺上的表演,歌聲清麗婉轉,余音悠揚。記憶里最深刻的樣子,他總是喜歡穿一件白色的確良襯衫,下身是軍綠色或藍色長褲。他總是習慣將襯衫袖子卷起,腋窩里夾著一本厚厚的書,邊走邊唱。遇見熟人,都會主動熱情打招呼。
常聽見十里八村的老人夸他。說以后養孩子就要養像李賢元這樣的孩子,有知識,還懂禮貌。每每聽見這些贊美的話,旁人總是羨慕不已。那時候,李賢元是我們村里小孩子學習的榜樣。
然而,沒想到的是,一群外人的到來,徹底地改變了這個鄉村才子。
那年黃河決堤,淹沒了大片土地。有一天,村里來了一撥外地人,是臨時組成的雜耍戲班子,有十幾個人。自我介紹說來自河南黃泛區,因為家鄉良田被大面積淹沒,導致顆粒無收,不得不外出討生活。
大家都是窮苦出身,熱情的村民們聽說了這樣的事,都紛紛拿出糧食來接濟這一群外地人。戲班子為了答謝村民的熱情好客,就在村子里駐扎了下來,每天傍晚開始為村民演出,吸引了周邊許多人過來觀看。
戲班里有個叫阿秀的姑娘,芳齡18歲,留一根長長的馬尾辮。聽戲班班主講,阿秀小時候拜過師傅學過豫劇,也是因為家鄉遭難,不得不中斷學業出來跑江湖討生活。阿秀姑娘天生麗質,一雙水汪汪地大眼睛,非常討人喜歡。
每天晚上來觀看表演的人越來越多,周邊村落里的村民也被吸引了過來。戲班子在村里駐扎了一月有余。在這一個月里,人群里始終有一雙熱烈的目光,緊盯著臺上的阿秀姑娘。這雙熱切的目光就來自于我們的鄉村才子李賢元。
在村民的起哄聲里,幾個年青的小伙子把李賢元生拉硬拽推上了臺。阿秀也不怯生,李賢元也是藝高不壓身,兩個人竟然搭檔著為村民表演文藝節目,引來村民歡呼聲一片。
抵擋不住村民的熱情挽留,戲班子又在村里駐扎了一個月。這期間,李賢元每天都來參加表演。不知不覺中,兩顆年青的心,碰撞出了愛情的火花。我們的鄉村才子李賢元與阿秀戀愛了。
兩個月時間很快過去了。阿秀不得不隨戲班子再往別處。李賢元十分不舍。臨分別的時刻,阿秀告訴他,等她表演結束,她會再回來找他。
阿秀走了,李賢元陷入了相思的河里,不能自拔。
三年過去了,阿秀始終沒有回來。那個年代,沒有電話,沒有手機,更沒有辦法取得聯系。李賢元不中斷阿秀去了哪里,是否已經回到了家鄉,抑或是停留在了某個地方。一切都無從知曉。但李賢元固執地堅信,阿秀一定會回來找他。所以,他愿意等。
那個愛唱愛跳的李賢元,一天天變得沉默了。他不再為大家做表演了。后來連給孩子們上課也心不在焉了。因為工作頻繁出錯,校長在多次警告無效后,不得不停了他的教學工作。哥嫂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想看著弟弟就這樣毀了。開始張羅他的婚事。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找了好幾個媒婆,說了許多姑娘,大家一聽李賢元魔怔了,工作都丟了,誰也不愿意答應這門親事。哥嫂怎么也想不通,當初媒婆爭相說媒的弟弟,如今成了沒人愿意嫁的神經病人。
很快,昔日的鄉村才子李賢元成為了十里八鄉的談資,大家都在瘋傳說那個一表人才的李賢元現在瘋了。閑言碎語越來越多,越傳越邪乎。所謂人言可畏,哥嫂再也受不了這樣的風言風語,開始對這個弟弟撒手不管。
李賢元終究還是精神失常了。他穿著一件破舊的軍大衣,達拉著一雙破球鞋,腋窩里夾著一個有了豁口的白瓷碗,兩根筷子夾在耳朵上。蓬頭垢面,四處游蕩,嘴里念念有詞,誰也不知道他在叨咕著什么。無論看見誰,也不再主動打招呼,只對視一眼,然后迅速地跑開。只不過那雙眼睛,依然十分有神。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有一天是下雨天。我們一家人正在吃午飯。突然門口伸出一條長長的白手臂,手里舉著一只帶著豁口的白瓷碗,卻看不見人。這時候,我聽見母親帶著笑意說道:“李賢元來了,你去接下碗,給他盛一碗米飯。”我順從地接過那只白瓷碗,盛了滿滿一碗米飯,母親夾了些蔬菜,一起遞過去。我還特意走到門口,想去看看他的樣子。
李賢元快速地接過碗,撩起大衣的下擺遮擋著飯碗,以防被雨淋著,飛快地跑了出去。二叔看見是他,沖著他的背影喊:“李賢元,下雨路滑,你跑慢點!”只見李賢元右手揮舞著筷子,邊跑邊叫:“我太丑了,太丑了,我怎么能要飯呢。”
我想,那個時候的李賢元,并沒有完全失去理智,他還是有羞恥心的吧。
再后來,我考了中學。學校離家很遠,我需要寄宿。每隔一個月才回家一次。就沒有再遇見李賢元。也許村民們已經習慣了他的存在。
又一年冬天,我從學校回到家里。吃飯的時候,我偶然想起他,就隨口問了一句母親,我說我很長時間沒有看見李賢元了,不知道他怎么樣了。母親嘆了口氣說,李賢元恐怕是來不了了,聽說他腿被人打斷了。
我很錯愕,誰會對一個精神失常的人下手?我細細打聽才了解事情原委。原來隔壁村張老先生家娶兒媳,大宴賓客之際,李賢元不知道什么時候摸進了新房。被張老先生的兒子捉了個正著,一頓暴打,結果打折了腿。哥嫂嫌棄他丟人,也不再過問他。他只好睡進了村頭的破廟里,偶爾有好心的村民會去給他送點吃的。
至于他怎么會摸進老張家的新房,誰也說不清楚。有人說,他是餓極了去找吃的,誤入了新房。也有人說,老張家新娶的兒媳長得特別像阿秀姑娘。這個時候的李賢元,已經不再是過去的那個鄉村才子,而是變得神志不清,無法自辯了。
那年年關,我參加完學校期末考試,離校趕回家過年。我再一次想起了李賢元。很想去破廟看看他。母親說,看不到了,李賢元已經死了一個多月了。他死在了破廟里。死的時候,臉上帶著無法解釋的笑意。
我想,也許李賢元是永遠地睡著了。也許在夢里,他可能終于等到了他的阿秀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