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中旬,我都會去新西蘭南島的小鎮第卡波,因為那是魯冰花綻放的季節。不僅第卡波的湖畔開滿了魯冰花,小鎮以南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漫山遍野、五顏六色的花海。
魯冰花原產北美,并不是新西蘭的本地物種。
它是一種生命力頑強且擴散迅速的花種,它可以肥沃土壤,也可以做為牲畜的飼料。臺灣的茶園也種植魯冰花,以做綠肥。
二戰期間,由于糧食匱乏,人們把魯冰花的果實經過處理,補充戰時的蔬菜供應。
不過,魯冰花任性肆虐的生長,給新西蘭的生態平衡帶來了巨大的隱患。它的繁殖能力快速頑強,種子成熟后即從豆莢中散開,搶在其他植物之前生根發芽,使許多本地物種流失。
它的根系包住了碎石,使寬闊的河面變窄,水流變急,很多水禽無法筑巢和覓食,新西蘭的生態學者稱它為“水妖的誘惑”。---《三聯生活周刊》
有人開始探究這些魯冰花從何而來,是自然的力量,還是另有故事?
讓我們來看看它的前世今生。
英國倫敦的切爾西花展,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花展之一,無數園藝師希望自己培育的花卉和植物能在切爾西花展上亮相,被全世界看到。
在1937年5月的春季花展中,一種名為“羅素·魯冰”的花卉新品種奪得了當年的花魁。它的培育人喬治·羅素是一名園丁,初見魯冰花的時候,他已經55歲。
魯冰花剛入英國時,只有藍白兩種顏色。羅素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從全球各地購買不同的魯冰花種,他立志培育出更多色彩的花朵。
這是一項驚人的工程,他每天工作20小時,一絲不茍的為他的夢想努力,為了保密,他沒有留下任何書面記錄。
當他終于成功,看到如彩虹一般顏色的明艷花朵時,已近暮年。魯冰花是他的摯愛,無論別人出多高的價錢,他也不想賣出一粒種子,他自私的想把這份美麗據為已有。
1935年,在友人的勸說下,羅素終于想通了,他不希望多年精心培育的魯冰花隨他一起進入墳墓。
雖然魯冰花是他的生命,但把美麗留在人間,讓更多的人愛上它,他過往的付出和努力才有意義。
在切爾西花展上,以他名字命名的新花卉得見天日,參觀的人們被五彩繽紛的花朵震撼。從此,魯冰花開始盛開在世界各地。
1951年,94歲的羅素在給魯冰花松土時,倒在了絢爛的花叢中。那時,幾乎歐洲所有的花園中都生長著羅素的多彩魯冰花。
羅素·魯冰成為歐洲那代人童年無法磨滅的美麗記憶,人們喜愛魯冰花,并把這份喜愛帶到了遙遠的他鄉。
有時,我們出于自己的喜好或是一時興起去做的事,當時并不知道它在日后會有怎樣偉大的意義,會給后人留下什么,帶去什么,未來往往是晦暗不明的。
直到有一天回看過往時,才會找到它真正的意義,如果羅素能看到每年春天全球各地綻放的魯冰花海,定會永遠含笑。
植物學家大衛·斯科特出生在第卡波附近的一個牧場里,他的父母1952年由英國移居到第卡波。
那時的第卡波空曠荒涼,人煙稀少,目光所及只有靜謐的湖水和連綿雪山,風景雖美,但未免蕭索。
大衛的母親康妮是一位睿智溫暖的女性,看著光禿禿的湖畔和清冷的公路兩側,她想,如果能種些花草多好,行車走路的人可以看到滿眼風景,不再孤單。
康妮很喜歡魯冰花,在英國這種花遍地都是,但那時的新西蘭還沒有。1956年,她由英國郵購了花種,每天帶著大衛和他妹妹開車沿途撒播花種,在湖邊,在路旁,在緩坡,在山谷。
第二年夏天,魯冰花就在第卡波落地生根,美麗綻放了。
受母親影響,大衛愛上了植物,長大后成為了一名植物學家,并熱衷于研究魯冰花。
在他攻讀植物學博士學位的時候,偶然看到了一份資料。資料顯示,1956年幾乎全球所有的魯冰花種子都被新西蘭的一位女士郵購到了新西蘭,數量相當于當年魯冰花全球的產量。---《格調基督城》
毫無疑問,這位女士就是他的母親康妮,當年她瞞著丈夫,花費100英磅從英國購得種子,那是她全部的積蓄。
此后經年,第卡波的花種因為修路建橋隨土壤移至他處,所以,每年春天,南島多處都能看延綿的魯冰花海。
雖然魯冰花對生態平衡有負面的影響,但這是一個“美麗的錯誤”。大衛已經退休,余生他將致力于研究”馴化“魯冰花的方法,使它與新西蘭的物種和平相處,以彌補母親的無心之過。
無論怎樣,當人們看到像彩虹一樣的魯冰花海時,都會由衷的感謝康妮。每年春天,她的墓碑前都有大束的魯冰花,人們尊敬的稱她為“魯冰花夫人”。
一個內心美好的人,才能發現美,創造美,今天繁花似錦的新西蘭南島,到處都有“魯冰花夫人”的氣息,留在每一朵花中,每一片頁上,永不消散。
上海繪本作家彭懿,聽說魯冰花的美麗,他開始了“追尋魯冰花”之旅。
2014年和2015年的整個春天,他都在新西蘭南島度過。友人駕車載著他,在南島各地尋找魯冰花,他說,在新西蘭我是發現成片魯冰花最多的人。
為了拍好魯冰花,他簡直著了魔,因為花枝會隨風晃動,為了拍好一組照片,他忍受日曬蟲咬六、七個小時;他上山下河,進入山谷腹地,為了合適的光線,等上幾天是平常事。
大概很多人會問他為什么這樣癡迷,有時沒有什么答案。
培育魯冰花的羅素,播撒魯冰花的康妮,尋找魯冰花的彭懿,他們只是隨心而動,于他們自己只是喜愛,只是想做。
美國畫家芭芭拉·庫尼也畫過一個播撒魯冰花種的小女孩,她努力想讓世界變得更美。在繪本結尾的時候,庫尼寫道:“你一定要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的事。”
他們,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