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心花路放》
對文藝青年的偏見、對小城市市民非主流殺馬特的嘲諷、各種黃段子,構成了這部電影。
電影以黃渤飾演的耿浩的離婚而展開,為了緩解傷痛,徐崢飾演的郝義帶耿浩去大理散心,這是電影的一條主線。第二條線是袁泉獨自一人去往大理。兩條線在整部電影中幾乎是完全沒有關系的兩個故事,我原以為袁泉會是黃渤離婚后遇到的那個人,可是在電影中他們遲遲沒有相遇。直到最后,耿浩站在留言墻前的回憶才讓人有恍然大悟之感,原來袁泉飾演的就是耿浩的前妻,黃渤線和袁泉線是兩個時間線。這是一個讓人意外的亮點。
劇中戳中我淚點的,是耿浩在機場打給康小雨的電話。掛斷電話后,他努力的想忍住眼淚卻又控制不住,黃渤演的太好了,一個男人的隱忍和脆弱,全在他那令人心碎的要流未流的眼淚里。從那時相遇到分開,五年了,雖然你離開了我,是我不夠好,不能給你想要的愛,如今你走了,我忘不了你,卻只能祝福你。
袁泉飾演的文藝女青年康小雨有點不討喜,與耿浩離婚,找到了一個開著奧迪Q7的男人。豆瓣上有很多網友表達了對袁泉的反感,我很心疼袁泉,我還是非常喜歡她,安安靜靜,明明身在娛樂圈之中,又似乎置身事外。希望袁泉不要被文藝青年這個條框框住了,畢竟現在,隨著偽文青的越來越多,文藝青年已經不再是一個什么好詞了,那些真正的文藝青年們開始反感這個詞語。袁泉,真的是有一種文藝青年的氣質,希望用在你身上的這個詞,永遠是好的。
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后。
耿浩說,康小雨,陪你到最后,可惜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