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一位文友寫了篇文章,大意是:為什么要結婚?我留言回復道:為了看上去正常啊。
她留下一串:哈哈哈哈……
先看一則新聞:某人大代表今年就法定年齡再次提出建議,建議降低法定結婚年齡至18周歲,應全面放開生育,允許夫婦自己決定生育孩子數量。
其實,早在2012年,黃細花就建議降低法定結婚年齡至18周歲,她的這一提議當時被網友評價為“雷人”建議,但也有不少網友贊同她。
看到這則新聞時,我首先想到了什么?
頭腦里飄過一對十八歲穿著校服、面孔略顯稚嫩的學生夫妻,抱著孩子坐在教室里上課或者喂奶的畫面?當然不是,我沒那么無聊和齷齪。
我在想,我十八歲的時候在干嘛,那時正在高中復讀吧,連女朋友都沒有。
其實我比想象中的還齷齪,大約十二三歲時,甚至更小,我就在想,我什么時候能娶個媳婦啊,一想還得十多年,真的是沮喪又著急。
對于結婚年齡提前還是推后,我真的沒啥感覺,也說不出好壞利弊。是不是現在法定年齡二十三歲結婚,都有那么多大齡剩女剩男,估計十八歲結婚,以后三十多的大齡剩男剩女直接就沒法活了呢?
其實不然,人最想結婚的時候是多大年紀?應該是十五六、十七八吧,那時不計后果,只講感情,你情我愿,你非我不嫁,我非你不娶。
十八歲雖然已經成年,但是還都帶著天真的孩子氣,不考慮后果,只想山盟海誓在一起,只是現實無奈罷了。一來上學,二來父母不同意,三來沒錢沒工作沒條件結婚。
現實中很多地方不上學的孩子,十八九歲就結婚的大有人在,頂多不登記,等著交罰款罷了。
但是十八九歲結婚,我估計離婚也會快,等二十三四歲時,心智成熟,閱歷豐富,離婚率會比現在高。
有人說十八歲結婚,可以避免很多流產現象;也有人說,十八歲不小了,很多發達國家都是十八周歲結婚;甚至有人說古人結婚早,說康熙十八歲就擒鰲拜了。
怎么說呢,我覺得都有理,但是康熙八歲就當皇帝了,金正恩跟我同歲,還是一國之主呢,這樣的對比真的毫無意義。
有一點,我們必須得承認,沒有永恒的國家政策,只有永恒的國家利益,個人在國家利益年面前真的微不足道。
就像計劃生育,國家說生一個好時,就宣傳只生一個好,甚至動用罰款手段。國家需要增加人口時,說二胎好,那么就鼓勵鼓吹二胎。我想某天可能會達到國家讓你生三胎,你少生或者生不出來都要被罰款的地步。
為什么非得要結婚?不結婚不行么?
行啊,堅持單身主義者的不婚族大有人在,再說不結婚不代表就沒有性關系,不生孩子,小巨人李澤楷不結婚,還不是女人無數,一樣生了三個兒子。如果你能做到那么有錢,有個性也行。
如果說男女在一起是兩情相悅,因為愛情,我覺得這是大多數人選擇結婚最好的理由,水到渠成,順其自然,雖然我不知道婚姻是不是愛情最好的歸宿。
有的是因為男歡女愛,繁衍后代,我覺得可以有;有的人奉子成婚,為錢為名利結婚,也挺好;如果為了響應國家號召,為國家生育社會主義接班人,那就更偉大了。
如果你過了想結婚的心情和年齡,你真的不想結婚,又不得不結婚,不得不應付父母,害怕七大姑八大姨嘮叨,不得不傳宗接代;你結婚的對象不是你心儀的對象,你是同婚你卻還得結婚,你有現實方面的需求和壓力……總之不是因為精神和肉體需要,那么恭喜你,你結婚十有八九是為了看上去正常。
不要問我為什么結婚,我結婚是因為我真的很正常,更因為她。
嘿嘿……
歡迎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