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進入公歷五月,在繁花落盡,綠意盎然的時候,我又見薔薇的盛開。
? ? ? ? 盛開著的薔薇,是如此的美麗,單瓣的輕盈,多瓣的厚重;乳白的嬌嫩,鵝黃的明亮,玫紅的艷麗;在人力的雕琢下,形態各異,千姿百態,有花冢狀,有瀑布狀,有花束狀,綽約多姿,給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 ? ? ? 記憶中最深的一次是兒子入小學報名時,給他在校門口留影紀念,當時他穿著紅色的T恤,一臉的稚氣與背后盛開的薔薇渾然一體,自然純真,在那個一刻,薔薇就映入了我的腦海。近百米的柵欄邊上,長滿了一簇簇的薔薇,像極了一幅油彩畫,綻開的粉紅色塊點綴在綠色的畫布上,陽光而又溫暖。
? ? ? ? 在鬧市轉角的花園里,我會與她不期而遇;在上班途中的公路旁,我會對她回眸一笑;在傍晚林蔭道中,我驚訝于她的驚鴻一瞥。薔薇雖然與玫瑰同宗,但她卻很親民,有詩云“根本似玫瑰,繁美刺外開。香高叢有架,紅落地多苔”。雖然沒有高貴的身份,卻一樣“可遠觀而不可褻玩”。薔薇的品種多,易成活的特質,使她從不孤芳自賞,而是“抱團”的去裝飾別人的夢,唐詩云“綠影復出池,芳菲四月時;管弦朝夕興,組繡百千枝“。
? ? ? ? 這不禁讓我聯想到我的第二故鄉——東營,她是一個油城。她的人民是由五十多年前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懷揣著不同的夢想,與當地的原住居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在國有企業的發展帶動下,經過了一代一代人的努力,逐步建成了這樣一座美麗的城市。曾記得父親說過,一九六四年來東營時,西城的很多地方還是大片的蘆葦蕩,水是咸的,土是堿的,鉆井工人們吃住都在帳篷里,生活條件及其惡劣。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就這樣抱定一個信念,“讓荒漠變家園”,通過自己的雙手,挖溝引渠,種糧種菜,建油田,建家園,東營的舊貌從此換了新裝。隨著人與自然的不斷和諧發展,我相信東營將由一個工業化城市發展成為一個綜合性的人居城市。
? ? ? ? 城市的創造者們,就像我見到的薔薇那樣,平凡中呈現美麗,親民中彰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