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得到
1.好戰略?壞戰略?
好的經濟學?壞的經濟學?
知易行難?知難行易?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壞戰略是自上而下的指導,好戰略是自下而上的認知。
我們不能學會游泳再下水。——黑格爾
知識是有層級的,它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也就是說,知和行是一樣的。——知行合一,王陽明
認知的過程,就是一個做圖的過程。
在一個城市生活,就是繪制你自己獨一無二的這個城市的地圖。
——配合李笑來老師有關“知識”的定義:能指導我們做出更好決策,長期來看帶來更好結果的那些信息。知識是有條件的信息,能實現長期有用的信息,符合知識。
配合張瀟雨老師介紹的快餐業的有關內容,可以繪制自己未來的“覓食”地圖:Shake ?Shack、Chipotle、Panera Bread、Blue Bottle。
“當大部分人,尤其是年輕人,覺得你不cool的時候,你就有很大的麻煩了。”這句話適應的不止是餐飲……
配合魏老師的:布置玩具角,玩具要分類,條理,可以按照顏色、材質、性狀等等進行分類。由此得到:收納箱真得好好用,以為一股腦塞進去就是“收拾”,真是太簡單粗暴了。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你以后說:收拾書桌!她就可能把書本堆在一起就完了……不考慮分類不考慮功能……
2.情商——體察別人的情緒和自己情緒的把控能力。
靠面部表情識別別人的情緒和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靠譜。
情緒粒度:我們在不同的情況下,區分并識別出自己情緒的能力。
學習情緒概念的相關詞匯(學習外語中相關的詞匯)和它們的具體含義,可以提高情商。
你要記得,大腦對于別人的情緒的推斷只是猜測,而它們有時候也會猜錯。
——熊逸老師怎么說的:同理心是因為近似,本來就是非理性的。
我們的腦回路傾向于走讓自己最省力氣最快速的那條路,所以才有那些:試著上下班走走不同的路,對智力開發有好處的說法。
被別人說情商低的一個原因是:我不在乎你。喜歡的反面是不在乎。
最近學英語,里面有很多俚語,感覺是:這個還可以這樣?! ?小時候覺得英語麻煩:good ?great ?wonderful ?excellent……被我翻譯成中文:好,挺好的,特別好……
英語進程
日常英語 到450集(昨天找了一下,嗶哩嗶哩上面,1163集。Coach Shane一天一集的速度,偶爾生病缺席,他堅持了……我繼續)
運動 第116次 ?4.04公里
今日雜感
1.姑娘的奶奶給姑娘報名參加朗誦表演,我給寫的自我介紹。
姑娘去了老師那里,回到家給我發語音:老師說不行。我的回信是:老師說不行,咱就改,改成符合要求的。這個說明我的水平還是不高,以后還得多多學習。自我介紹應該是自己寫的,你現在不會,以后會寫得比我好。
……
現在琢磨著:我之所以寫的“不行”的一個原因是:它的要求不具體(沒有添加足夠多的條件,表現出來的肯定千姿百態)。另一個原因是我先入為主,用以前的“想當然”——姑娘會站在臺上介紹的那種自我介紹。后來老師那邊又陸陸續續要了一些東西,算是知道他們打算怎么弄了:孩子的自我介紹是背景音,顯示的圖片是孩子平時生活中的一些小愛好。所以,我寫的那些介紹里面帶表演的文字,就不行了。
2.“你進來干什么?蹭空調?我沒開。”坐在書房電腦前面準備打游戲的老公皺眉。
“沒啥事,我就待一會兒,10-15分鐘,看看你。”俺盤腿而坐如老僧入定。
“那我打一盤臺球,正好15分鐘。”
“我以后每天都會靜靜地看你15分鐘。”
“你哪來的這個?”
“嘿嘿嘿,給你聽這個!”我點開了《關系攻略》
“這有幾分鐘?”他沖過來想搶手機。
“你聽著。”
“你要是再聽這些,你這輩子都毀了。”
此時不到五分鐘。
……
半年前我播放羅輯思維時,不到十秒鐘,他皺著眉:這聲音真難聽。
有效果。
3.給姑娘寫的文字。
首先是家長要說的:大家好,我家寶貝的復原力特別強,走路跌倒了,可以邊哭邊爬起來。安慰人時也有一套,打防疫針時,她安慰前面小朋友“打針就像蚊子叮一下,不怎么疼”,最大的特點是特別樂觀。不信?那請聽聽她的自我介紹吧!
其次是寶貝要說的一些內容:
1(1分鐘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就是大人口中的樂觀小孩。
我最喜歡吃蛋糕了,如果是巧克力味的就更好了,看,這里有一塊,我要開始吃了哦!
(表演吃的樣子,表演吃出一根長頭發的樣子)。唉~
如果生活往你的蛋糕中夾了一根長頭發,你就……把它當做牙線吧!
我媽媽是個快要1米8的大個子,她常說吃甜食長不高,說我是小短腿,短?怎么了!人生不也挺短暫的,但大家都很享受啊!
我就是那個樂觀小孩,我相信“如果你愿意,什么都是可以學會的!”。
謝謝大家!
(這個被老師改成了“愛讀書愛學習”……幾百個愛跳舞會唱歌的孩子……我……)
2.自選材料(聽老師建議)
3.我與口才的故事
相遇一年,感恩一生
去年過五歲生日,奶奶送給我一個生日大禮包——報名參加新坐標語言培訓中心,時間是從7.1號開始,從此以后,暑假整整一個月,我都是前三名到校的。平時每周六一次的口才課,我也從不缺席,回到家,每次都會練習。
為了培養我的鏡頭感,奶奶不辭勞苦地當起了我的“攝像師”兼“導演”:標準站姿!精神飽滿!感情充沛!預備——開始!誦讀完了,再播放錄像,聽聽哪里不太完美,再來一次……
就這樣日積月累,我的小嘴巴越用越靈活,我的膽子也大了:我喜歡和剛見面的同學們聊天,我敢在陌生人面前展示,我還報名參加了今年5月份舉辦的“星星火炬”比賽吶!
老師說:“學口才是個很辛苦的事情,一定要堅持。”一年多的堅持,我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更感受到老師們的良苦用心,謝謝老師的辛勤付出!
“世界上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我會繼續在口才學習的道路上前進,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