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閨蜜開玩笑地問我:小南,為什么你當初沒有像幺雞一樣視死如歸地去愛顧北呢,不然,或許你們也在一起了。
我一時啞口無言,不知所措。
這好像是我心里的一塊傷疤,別人以為我痊愈了,卻不知傷疤仍未結痂。
是啊,我為什么沒有勇敢如幺雞呢?
我想,大概我和小容一樣,都害怕失去吧,所以不敢拼盡全力去愛一個人,怕到最后我們還是沒有在一起。
01.
顧北是我的網友,我們認識七年,也彼此陪伴了七年。
2009年8月,我考上了我夢寐以求的大學——蘇州大學。
父親為了獎勵我,在我離開家前給我買了我人生中第一部手機——OPPO A100,
與此同時,我也在網絡上認識了一個有點小文藝又有點逗逼的男生。
他就是顧北,一個我現在提起都會心痛卻又無能為力的人。
七年前,我對網絡世界一無所知,那部手機像是幫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也成為了我和顧北之間僅有的紐帶。
從和顧北成為好友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變成了無話不談的老友,開啟了一場天南海北的聊天之旅,有時甚至會聊到三更半夜,彼此都不愿意開口說“再見,晚安”。
那個時候,我以為我和顧北之間的惺惺相惜是源于對未知世界的三分鐘熱度,可誰曾想到,這樣的熱度卻持續燃燒了七年。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可我和顧北卻也只能就此停留在我們相識的第七年。
02.
七年前,我19歲,慢熱,怕生,不愛講話,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
熟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內向,但不了解我的人卻覺得我是個怪胎,不愛搭理人。
也因此,我這樣的性格常常會遭到不明事理的長輩的當面指責。
不過,這些對我都沒有造成影響,我依舊“不知悔改”,依舊少言寡語。
可說來奇怪,自從在QQ上認識顧北后,我于他而言就一直是活潑開朗的樣子。
好像從加上好友的那刻起,我整個人就像被下了降頭一樣,只要是對著顧北,就和現實世界里的我判若兩人。
而顧北在網絡上也是個話多的人,他經常跟我“自言自語”,有時也會很配合我,講一個不好笑的冷笑話。
現在想想,網絡真是個神奇的地方,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也能輕易地讓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滋生好感。
我和顧北就是這樣一步步地走近了彼此,然后一不小心,掉進了愛情的漩渦里。
03.
與顧北初相識的時候,我們對彼此的定位都是網友,只要聊得來就好,不談情說愛,甚至對對方的個人信息也只需知道姓名就好。
所以一開始,我們每天的聊天話題都是圍繞著“馬克思主義哲學”所展開的,或者說是顧北先我一步搶占了話語權。
對,顧北很喜歡馬克思主義哲學,他經常會主觀能動性地給我發一些對我來說很遙遠的人物,如費爾巴哈、康德、赫斯等等,然后給我灌輸一大堆理論。
每次我都聽得云里霧里,因為我是個逢馬哲課必打瞌睡的人。
可想而知,顧北的話于我就像催眠曲一樣,經常把我看得昏昏欲睡,留他一人自言自語。
后來,顧北知道我對他說的馬哲不感興趣后,就換了一種方式對我循循善誘。
從某一天開始,顧北突然在QQ上向我提出一些發散式的問題,比如“你說,一把直尺插進水里,為什么眼睛看見那把直尺是彎的?”,比如“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等等這些問題在我眼里就好比“我和你媽同時掉進水里,你先救誰?”一樣讓我無言以對的同時,卻又勾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
每每我給顧北的回復都是“不知道,求大神講解。”,然后他就洋洋得意地開始了他的馬哲授課之路。
由此,我在顧北的影響下,也愛上了馬哲課,開始不再變著法兒地打瞌睡,甚至之后的每次學期末的馬哲考試,都能拿一個高分。
04.
這是顧北帶給我的變化,而我于他的變化,想必就是啟發了他對音樂的熱愛吧。
除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我和顧北聊天的座上客外,“你最近聽什么歌?”也是我們常常會涉及的話題。
我很喜歡聽歌,但我是個音癡,唱歌從來不在調上。
而顧北呢,是一個不愛聽歌的人,他總覺得聽歌是在浪費時間和生命,所以他寧愿把聽歌的時間花在看書上。
可碰到我之后,他好像變了,因為我每次遇到喜歡的歌時總會習慣性地分享給他,目的就是想與人分享我的喜好。
似乎剛開始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就是想要與他分享一天的所見所聞,包括今天吃了什么,遇見了什么人,聽了什么歌,有什么開心或難過的事,都會想第一時間告訴他,讓他也參與到我的生活中來。
我想,我就是這樣慢慢地習慣了顧北的存在,然后又慢慢地離不開他了吧。
所幸,顧北也欣然接受了我的存在,他雖然不愛聽歌,但他對我的分享都照單全收,自己也會私下去聽歌,久而久之,他還耳濡目染地學會了哼唱。
印象中顧北唱給我聽的第一首歌是我單曲循環了好久的《最熟悉的陌生人》,他的聲音青澀透亮,細細聽來別有一番韻味。
顧北唱給我聽的最后一首歌是莫文蔚的《愛情》,這也是我們的分別歌,自那之后,我和顧北變成了世上最熟悉的陌生人,各自生歡,各自悲哀。
05.
大學四年里,我沒有談過戀愛,我把時間都用在學習,打工,和顧北的聊天上。
因為我覺得人的一生中能遇到的知心人屈指可數,所以我把顧北看得彌足珍貴。
而我和顧北就這樣說說笑笑走過了四年,偶爾遇到小吵小鬧也會很快和好。
我以為我和顧北會這樣做一輩子的網友,不談情不說愛。
但顧北卻在我畢業前夕,毫無征兆地跟我說:安南,我想見你,我想去到有你在的城市工作,我想和你在一起。
我一下子有點舉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回應顧北這突如其來的愛意。
我承認我是喜歡顧北的,可又害怕他的奮不顧身,我怕我會辜負他,我怕我會失去他。
想了很久后,我給顧北回了一句:別過來,我害怕,我們先慢慢來,好嗎?
顧北遵從了我的意愿,說了句“好”。
我啊,總是在愛情未來臨之前肆無忌憚,卻又在知曉愛情來了后變得小心翼翼,所以最終才會把顧北弄丟了。
06.
在確認彼此都喜歡對方后,我和顧北的聊天內容開始變得一本正經起來,漸漸會涉及到彼此的年齡,長相,家庭和工作等方面。
細細了解后,才發現原來顧北比我大一歲,也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從小沒有媽媽,或許也是因為這一點,我們兩個人才會在一些問題的看法上出奇的一致,所以我才會對顧北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吧。
對于我和顧北的門當戶對,我有些慶幸,但與此同時,也有些難過,心里隱約有一股不詳的預感,覺得我和顧北可能此生有緣無份了。
因為我們一個生長在陜北,一個在江南長大,不僅相距甚遠,而且兩地的飲食習慣也不一樣。
顧北喜面食,愛吃辣,而我喜米食,不吃辣。
最為關鍵的是我們的愛情要有多偉大,才能為彼此翻山越嶺,穿過擁擠的人潮擁抱對方呢。
況且,我們還要有多狠心和自私,才能無關痛癢地拋下自己的親人,來成全自己的愛情呢。
想想就覺得前方困難重重,我和顧北要在一起太難了,這也是我后來做不到視死如歸的原因,我怕到最后的結果不是兩敗俱傷,就是非死即傷。
這是我無法承受的生命之重。
07.
愛情里最殘忍的是,我明知道我和顧北沒有可能卻不說,還一直霸占著顧北的寵愛。
這一霸占又是三年。
這三年里,顧北雖然沒有在我的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我,但是他把他所能做的都做了。
給我買零食,給我充話費,知道我感冒了會立馬買藥快遞過來,知道我貪睡會在早上打電話叫我起床上班,每逢節日會給我發紅包,我過生日的時候會提前買好禮物快遞過來,還會準時準點送上生日祝福......
這讓我不得不承認,顧北真的是一個合格又稱職的男朋友。
可是顧北對我越好,就越讓我內疚,也越讓我難過。
因為我做不到像顧北那樣毫無保留地付出,卻也狠不下心來對他說再見。
所以我就一直拖著,直到將顧北的耐心消耗殆盡。
08.
我們“在一起”的三年里,顧北不只一次地提出要來蘇州見我,但每每都被我以各種理由拒絕了。
被拒絕的次數多了后,顧北就不再提見面一事,他好像對我不再抱任何希望了。
今年的7月底,我過生日的時候,顧北在零點準時送上祝福的同時,還在電話里唱了一首《愛情》,接著出乎我意料地說:小南,我們別再聯系了,我累了,你也別再把你的淺嘗輒止夸張成愛了。
然后還沒有等我開口說話,顧北就掛斷了電話,拉黑了我所有的聯系方式。
我有想過這一天的到來,或早或晚,但沒想過這么突然,像地震來時的猝不及防,還沒做好失去的準備就被迫分別了。
原本以為在這場感情里,我和顧北沒有見過面,我也沒有全心全意地付出過,我應該可以做到不動聲色地全身而退。
但我好像太高估自己了,也低估了自己對顧北的感情。
七年的陪伴,不是說忘就能忘的,更何況我是愛顧北的,不然我在現實世界里不會一直單身,我也不會為顧北留起長發來。
只是我太故作堅強了,從來不向顧北表明我的愛意。
09.
顧北把我拉黑后的第一個月,我清楚地意識到我失去他了,在這一個月里我瘦了十斤。
顧北把我拉黑后的第二個月,我為他減去了及腰長發,換了個清新式的鎖骨發。
并在這個月里,把我失戀的事告訴了閨蜜,閨蜜遺憾我為什么沒有勇敢愛一次。
顧北把我拉黑后的第三個月,我一個人去了他在的城市——古都西安。
去吃了他說的肉夾饃,搟面皮,臊子面,也看過了他說的鐘鼓樓,大雁塔,兵馬俑。
可就是沒有遇到他。
甚至在夜晚來臨時,我還坐車環繞了好幾次西安,為的就是想從萬家燈火中找到一處叫做顧北的燈火。
可我愣是沒有找到。
我知道,我錯過顧北了,即使我來到他在的城市,見過山間清爽的風,古城溫暖的陽光,但最終還是永久性地失去了他。
10.
在西安呆了幾天后,我選擇把我和顧北的故事留在了那兒,之后一個人帶著一顆空落落的心回到了蘇州。
對不起,顧北,這輩子就且讓我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吧,如果有下輩子的話,希望我們可以從青梅竹馬做起,然后執手走到白發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