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經是星期四了,周日就要考試了,這周里其實如果我能靜下心并且用強迫癥逼自己一下抱抱佛腳是能準備不少東西的,但這次不同,我要完整的記錄備考之前的各種情緒變化。
備考前兩天
今天看了不少書,但很明顯要全部一次性保存在大腦里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之前刷過真題知識點,總以為自己還行,但一模擬就渣了,很多眼熟的東西就是想不起來,而完全沒見過的題會讓我覺得更慌張。在慌張和心神不寧中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等我回神已經幾個小時沒有了。心理總是希望有個豐富經驗的人能全程指導,給一點曙光。我想很多沒有堅持下去的人就死在這個心態上了,而不是輸在了考試的戰場,所以最大的敵人真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2017.5.19.
暈的很,我還以為是周日考試,沒想到是明早考試,這下咋辦?遭了,這次真的報不了佛腿腿了,真的要死定了。但好像也沒有那么恐懼,因為未考之前已有感覺了。如果這時放棄那必定是死,如果拼死一搏呢?最擅長臨陣磨槍的我必須拼一拼了。
做了三套基礎知識卷,還看了不少頁的書,靜心真的是要環境和條件的影響,那種想象的大難臨頭和真的大難臨頭的威懾力是完全不同的。看書花不了多少時間,可是不專注看書的時候時間過的特別快,刷一下15分鐘就過了。適當的緊張可以讓人更專注,效率和質量都會更高。被打擾會更讓人心煩意亂。
晚上忙完工作后完全沒了早上的斗志昂揚,想著反正都是沒希望的,算了吧!雖然自我感覺知識點都是有點眼熟的,但閉卷考試還是很難,何況今天的記憶已經超出了5+-2的容量,怎么拼呢?現在的我特別能體會一直在學渣線上的自卑,沒有嘗過成功,很難想到成功如此簡單,只要有毅力和時間便可行。
2017.5.20.星期六
一大早就起來了到了成都才7:00多,現在已經站在了考場門外。其實從昨晚上開始一直有個放棄考試的念頭在腦中不停地閃過,因為輸贏已經定了,還要等著去驗證嗎?到了現場看到很多臨考前都在復習的同學,聽到他們說抱佛腳的心得。明白了,所謂的成功有時確實是稍有努力后的僥幸,輸得其實是自己毅力和勇氣。這里要補充一點,為什么她們堅持到最后一刻抱佛腳,因為通過這段時間的練習自己的感知能力告訴他們這個難度不大,堅持努力會有希望。假如難度已經大的讓自己看不到希望,那么想必放棄的人成打,就像上次我考教師資格證一樣,缺考的不在少數。所以如果我們無法保持一生毅力不斷地學習狀態,有時總想抱抱佛腳,那么在面對困難前合理評估自己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怎么知道自己的能力高低呢?除了智力測試,還有就是旁人的評價。所以作為教育者一定要合理評價學生的能力,但往往我們為了鼓勵學生難免會夸大他的能力水平,比如:聰明。智商是由遺傳決定的,我們把孩子夸過度了,孩子就無法合理的正確評估自己,本來準備3個月是合理的,但只準備了一個月。最后結果自然可想而知。其實就到現在我都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是哪個水平?哪方面比普通人高,哪方面比普通人低,在做事時高估自己的能力是比較愛犯得錯誤。
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工作以后受生活所迫不得不用堅強的毅力承擔了很多超負荷的負能量,偶爾回想讀書生涯是否說過這樣的話“要是當初讀書時有現在的毅力和堅強,一本都不在話下,清華北大也許都有希望。”
考完之后已做好最壞的打算,所以任何不好的結果都不覺得意外,要是這次通過了,反而不是一件好事,可能會助長投機取巧的習慣。
什么時候意識到被人貼標簽了?這種詢問就是修飾性反問的性質,讓人無法回答,我要記住這個感覺,切勿用到教學中。
考試前有多次的自我對話“可能還有希望吧!”,“不行,這次死定了,肯定考不過”……考的過和考不過一直在矛盾中不自覺的浪費時間,有時走神糾結這個不小心一個小時就過去了。考前2周準備對有基礎知識的人來說是可以的,但有至少80%的時間被這種糾結打斷。有時想的煩了,就會去做與考試無關的事情來緩解情緒和壓力。
因為考試中,對結果已經有了多次暗示,再加上晚上睡眠不足12:30~5:30,所以沒有全力以赴的狀態,心理多次發出這樣的聲音“反正都是過不了,做到極限也過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