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兼職了三天,掙了210塊,可是我決定不去了。無關工資的多少,突然覺得那種向往的自己掙錢的日子,還是得慢慢來。
和多數女孩子一樣,喜歡漂亮的衣服,也想買各種化妝品,還喜歡吃好吃的,所以家里給的生活費往往是不夠的。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又不太好意思向父母要多的錢,所以我選擇了去兼職。
關于兼職,在網上看到兩種說法:一是說在大學去兼職,是浪費時間、浪費精力、浪費父母的期許;另一種說法是大學要去兼職,體驗掙錢的辛酸,最好可以經濟獨立。當然,我也想獨立,不管是經濟上,還是思想上。然而,經過這三天的兼職生活,我發現,兼職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但,從這短暫的兼職生活來看,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想通了一些道理。
一、選擇兼職要慎重
就我來說,去做這個兼職,完全沒有仔細思考的。在學校的勤工儉學群里看到的,群里的規則是先到先得,所以誰先報名,誰就能去這個兼職。所以當我看到這個兼職信息時,馬上就報名了,商家的具體信息,工作內容等都是后來才知道的。這個兼職和我的專業、興趣愛好毫不相關,因為只是一個自助餐廳的服務員。所以,要出去兼職,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課,仔細斟酌、考慮。
二、兼職的時間不可太長
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我這個兼職的工作時間是從9:00——21:00,整整十二個小時,加上來去的車程。我幾乎是7:30出門,22:00才能到寢室,就是這樣漫長的工作時間,我才只能拿到70元的工資。時間太長,周末兩天幾乎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而且整個人很累。一回到寢室,除了躺在床上,真的什么都不想干。平時每天要寫的手賬,要練的一篇字也沒有時間去完成。如果要去兼職,也要給自己留足充電、休息的時間。
三、兼職不可只為賺錢
我的兼職,真的純粹的就是為了去掙錢的,現在想來這的一點意思都沒有。上班沒有一點樂趣,站在店里的時候,就在想還有多久下班,一下了班就可以拿到多少錢。如果想買什么東西,就想著這又要多站好久才能買到,不買不買。真的就跟別人文章當中寫到的窮學生的思想一模一樣,雖然我真的窮,但這樣的想法令我自己都感到很不舒服。兼職可以為了掙錢,但不可只為賺錢,增長見識、學習為人處世也是極為重要的。
四、文化水平不同,思想真的不同
以前我都沒有那么大的體會,這次兼職,讓我深刻的體會到了這一點。我兼職的地方是一個自助餐廳,我的工作是服務員,在那里還有很多長期的服務員,他們的普遍年齡都在18歲左右,最小的只有16歲。每月守著那兩千多的工資和三天的假期。每天談論的是那個客人長得帥,哪個客人吃得多……還有一個男生告訴我的同伴,說他喜歡我,還加我的社交賬號,每天硬撩,明明一直沒回應,但還是可以一個人自嗨,真的覺得他很幼稚。那種不務正業、吊兒郎當、不思進取的模樣,讓人沒有一點好感。
五、父母是對你最好的人,永遠
當我父親知道我去兼職的時候,就很直接地說不準去,叫我好好讀書。當時我還跟他冷戰來著,覺得他一點也不尊重我,我也是好心的想給家里減輕負擔,為什么就是不準呢,跟他解釋了很多,可是他還是不改變,而我當時犟脾氣也上去了,非要去。最后我媽出來當和事佬,說爸爸也是為我好,讓我專心讀書,只要是用在正當地方的錢我爸還是會給的。怎么說呢,其實沒有那個人會愿意累死累活的去掙70塊吧,不知道怎么形容當時的心情。雖然跟他們吵了架,但是還是會來哄我,平時除了要生活費極少主動給他們打電話,但他們依然沒有計較,毫無怨言的對我好。
六、沒有合適的兼職,那就學習吧
大家都知道,在大學最重要的任務是學習,然而又有幾個人真正做到了呢。平時都沒怎么認真上課,更別提周末了。都知道這樣是不好的,但卻極少有人改變,現在我就想做那個極少數,去把那些該考而又沒有考,或者沒考過的證都拿到手;去把字練好,不要再是小學生字;去學習攝影、ps、pr等技術,不然每次看到實習信息都望而卻步,因為我不會。所以,后面的周末,我沒有了兼職,學習吧~
以上都是我個人的體驗,當然也有很多人找到了合適的兼職,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同時又掙著零花錢。我想我現在是遇不到了,所以,我還是老老實實學習吧,讓自己的生活更充實,同時技能再多一點,那種自己掙錢的生活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