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上飄著棉花一樣的白云,地上長著白云一樣的棉花一這是先生高中語文老師全國獲獎作文中的名句。也是先生高中生活的深刻印記。
? ? ? 如今,白云一樣的棉花漸漸退出了人們的生活。
? ? ? 今秋有幸回家鄉辦事,事畢回去看望公婆。老家坐落于膠州半島高密東北鄉。回到家時已近11點鐘,婆婆和家姐已經包好了餃子。吃完餃子,聊了一會家常,家姐夜班,想讓她早些休息,而離自己的午休時間還早,就信步走出村外。婆婆住在村東頭,出門便是兩大果園、一片小樹林和遼闊的莊稼地。每每回家,出去溜達是必不可少的事情。而在深秋季節回家更是難能遇到的。
? ? ? 北面的果園果樹已經砍掉了,種上了小麥,旁邊種了約半分地的棉花田。棉花已開過大半, 現在開著的為數不多,已失去了飽滿,棉柴頂端尚有部分含苞待放的棉桃。已有多年未見棉田了。不由得憶起兒時的大片棉田,開放時雪白一片,各家主人腰上捆一個大步篼,一邊采摘一邊談笑的景象,各家院子里、外面的場地里晾曬著成垛的棉花,篩選出一等、二等、三等,不同等級價格也不同。每個鎮上都設有棉油廠。走在鄉村道路上隨時可見運送棉花的車輛。牛或馬拉著地板車,主人坐在車頭,揚著鞭子,吆喝著,歌唱著、后面的棉花包垛的高高的。一派繁忙喜悅的景象。換來的是鈔票和棉籽油。賣棉花的收入是一年的花銷,棉籽油是家庭中的主要用油,炒菜、過節時炸油條、炸面花…記憶中兒時在拾最后的棉花時,已是穿著棉襖,北風吹在身上,凍的直流鼻涕,裂開口子的手指掰著干硬的棉花殼生痛。待棉桃開盡,棉柴則被用鐵鉤子拔出來,作為冬春的主要燃料,每家大門外都會垛著大垛的棉花柴。
? ? ? 如今棉花作為過去的經濟作物已經退出市場,種植期長,打藥、捉蟲、修剪、采摘、晾曬,直至送入棉油廠,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取而代之的是費時、費力較少的小麥、玉米、花生成了主角。棉油廠解體,棉籽油也被花生油或者豆油取代。天然氣取代了柴草,棉花被也漸漸被羊絨被、蠶絲被取代…
? ? ? 歷史的車輪在前進,短短三十年的變化。今天也終將會成為明天的歷史。明天又將會是什么樣子呢?
? ? 但終不忘那白云一樣的棉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