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喜歡吃面食。拌面、炒面、哨子面、黃面舉不勝舉。而我最喜歡的是湯飯。很久以前,飯館里有賣湯飯,那是店里最廉價的飯食。如今,它在飯館已經絕跡。連最不起眼兒的街邊小店里也難覓蹤跡。而我對它卻一直情有獨鐘。
飯館里沒有,咱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我喜歡做飯,但是由于平時工作忙,鮮有機會一展身手。雙休日回父親家里,姐姐都是讓我點菜,我點啥,她做啥。我最喜歡點的就是湯飯。別的飯我都插不上手,湯飯必定是要由我和姐姐合作完成的。
喜歡吃湯飯,其實是因為喜歡做湯飯時的氛圍。和面、洗菜、切菜,熗鍋這些都可獨自一人完成。唯有揪面片這個環節人越多越好。因為一個人揪面片速度太慢。饑腸轆轆等著吃飯的人會急壞的。而且已經入鍋的土豆如果煮時間太長,容易糊湯。那樣一來,一鍋鮮美的湯飯就被毀了。
所以每次做湯飯,該揪面片時,姐姐總會叫我幫忙。而我自然是求之不得。家姐做飯時喜歡一個人獨霸廚房,如果不是做湯飯,我連打下手的機會都難得。
在冰天雪地的冬日,圍著熱氣騰騰的飯鍋揪面片是一種享受。最重要的是,可以邊揪面片邊和姐姐聊天。天下大事、家長里短無論我們從何談起,總是繞不開對舊日時光的回憶。母親圍著鍋臺忙碌的身影浮現眼前。恍惚間感覺母親就在某個我們看不見的角落注視著我們。
于是,我們揪起面片來就更加用心了。厚薄適度,大小均勻。母親廚藝精湛,對我們也總是高標準嚴要求。姐姐是個急性子,有時土豆、蘿卜難免切得大塊了點兒。我就笑嘻嘻地逗趣兒:“姐,瞧這些個大塊頭,要是媽媽在,又該挨批嘍。”
姐姐總會樂呵呵地說:“今天有點兒著急,下次一定切小點兒。真佩服媽媽,做一大家人的飯,從來都是色鮮味美。”
那些和母親在一起的時光在湯飯氤氳的熱氣中升騰,讓我們從身體到內里都暖暖的。臉上漾起笑的漣漪,蕩呀蕩,蕩入那些難忘時光。
剛出鍋的湯飯盛在碗里紅紅綠綠很是養眼。湯飯的迷人之處就在于雖小小一碗,卻應有盡有。面片,牛肉或羊肉,土豆,蘿卜,蘑菇,豆腐,綠葉菜……再加上蔥姜蒜等配料,簡直就是個聚寶盆。真乃當之無愧的營養美食。
湯飯不僅顏色好,味道更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隨意調。我家人隨父親喜歡吃醋,一點點酸味兒更加激發出肉湯的鮮香。舀一勺入口,面片兒滑溜,湯汁兒鮮美,那滋味兒真是好極了。因為這是媽媽的味道。記憶里最甜美的滋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