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菜,每家每戶都對它有著不同的定義,也許是青椒土豆絲,也許是紅燒肉,也許是魚香雞絲等等。但相同的是,每一道菜都包含著家的溫暖、家的回憶、家的味道。
初見你
在我家,媽媽負責料理一家人的飲食,每天都會征求各自的喜好,做每個人喜歡吃的菜。媽媽的最愛是醋溜土豆絲,爸爸最喜歡家熬帶魚,而我心心念念的就是宮保雞丁了。
記得第一次吃這道菜,是在家門口的小飯館,那時三四歲的樣子,和爸爸媽媽一起參加親戚的喜宴。
當時只是看著就覺得很有食欲,紅油裹著的雞肉塊,炸的金黃色的花生米,還有蔥段和辣椒段點綴著。夾起一塊雞肉放進嘴里,甜、咸、辣、酸都讓我嘗了一遍,每一種味道又中和的剛剛好,再吃上一口熱騰騰的米飯,吃了就停不下來了。
回到家也仍然念念不忘地央求媽媽做給我吃,媽媽為了讓我攝入更全面的營養,加了黃瓜丁和胡蘿卜丁一起炒,慢慢的不愛吃的胡蘿卜在這道菜里,吃起來也有滋有味。
難忘懷
如果一道菜只是從小吃到大,也總會有膩的時候,可是這道菜對于我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當我9歲的時候,因為一次意外創傷住院治療,手術完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只能喝一些流食,沒滋沒味的,很想念自己愛吃的那些美食。直到醫生批準我可以正常進食,吃到的第一餐飯就是宮保雞丁。
印象深刻到,整份的菜加上兩碗米飯我都吃的精光,最后還意猶未盡。猶如許久不見陽光的植物突然得到了溫暖的光照,枝葉都變得挺拔了,樹枝也更加施展自如。
就這樣,醫院樓下那家餐館的宮保雞丁,我連續吃了一個月。最后餐廳的服務員都認識了每天給我買飯的爺爺,還默默地給我多加了很多肉。出院之后,因為距離遠,來回要1個小時,所以吃的頻率也降低了。
現在想想那家菜的味道,真的好吃到可以連吃一個月么?其實不是因為味道有多么饞人,只是在當時,對于我就是“久逢甘露、一飲而盡”的感覺。饞人的不是味道,而是其中飽含的感情——是家人的關心,也是自己積極生活的表現吧。
成知己
如果現在問我最喜歡吃什么,也許我的回答還是“宮保雞丁”。雖然吃過無數美食,有比它做法精致的,有比它味道鮮美的,有比它營養均衡的,但它在我心中的位置永遠無法取代。
以至于每次中午不知道吃什么便當,首選就是宮保雞丁蓋飯;去飯店點菜,每次它也是必選;家中糾結晚餐吃什么,我都會提議讓它上桌。
誰都有最愛吃的那一道菜,一道菜不僅為了填飽肚子或者滿足味蕾,更是因為里面有著屬于它、屬于你自己的故事,難以割舍。
教你做
說了這么多,總結一下我自己做宮保雞丁的獨家秘籍吧。哈哈哈。
原材料:帶皮雞腿肉、花生米、蔥段、蒜末、姜末、干辣椒、生抽、老抽、醋、白糖、淀粉、鹽、五香粉、蒜蓉辣醬。
步驟:
1、帶皮雞腿肉剔骨,切成肉塊后,用五香粉和淀粉抓勻,腌制入味。不僅可以使肉入味,還可以保證肉質的鮮嫩,口感不會發柴。
2、鍋內倒少許油,花生米冷油入鍋,不斷煸炒至金黃色,出鍋。這個方法可以保證炒出來的花生米香脆,而且不會因為火大變糊。
3、炒花生米剩下的油我一般都很節約的用來炒雞腿肉了,不斷煸炒至肉變色就可以。
4、油溫七成熱時放入蔥段、姜末、蒜末、干辣椒煸炒出香味,倒入炒好的五花肉、花生米,再加入蒜蓉辣醬、生抽、老抽、醋、白糖(用量真心不會描述,我每次也是靠摸索,多做幾次就好了。)
5、最后撒鹽調味。
有的朋友喜歡用豆瓣醬的話,就要在第四步把豆瓣醬放入鍋中先一起煸炒至出現紅油,再加入雞腿肉和花生米。個人覺得總吃紅油有點膩,所以喜歡蒜蓉辣醬版本的。還有喜歡加蔬菜的朋友們,可以加黃瓜丁、胡蘿卜丁、土豆丁哦,營養均衡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