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第一天,父女倆正貼窗花和春聯,老母親我就不插手了,還是來梳理一下這一個月來,我陪著孩子讀過的書,走過的路吧。
一、親子閱讀
本月中英文繪本閱讀總量為57本(不含英文分級讀物),總閱讀次數近180次。其中中文閱讀量為43本,英文原版繪本為14本。這樣的閱讀量相比很多牛娃,我家是遠遠趕不上的,因為小屁孩很多書都喜歡反復讀,重復率很高。不過,這個月的閱讀量,卻是我家有史以來最高的一次,可能是媽媽(我)和女兒幼兒園放寒假時間同步的緣由,沒事了就在床上讀讀書,做做手工。
本月讀得最多的中文繪本為《吃掉你的豌豆》,親子閱讀為18遍,還不包含小屁孩一個人N遍的自讀,可見這本書的魔力之大。
圖畫書中,老母親為了讓女兒吃豌豆不惜以各種條件作為交換,可沒想到人精兒黛西依舊不答應。最后女兒也給媽媽開了一個條件,如果媽媽吃掉小圓白菜,那黛西也就吃掉豌豆。這下媽媽傻眼了,皺著眉頭不想吃小圓白菜。你看,媽媽也是挑食鬼呢。好在母女倆都喜歡吃冰激凌,坐在一起滿足地開吃了。
每次讀完后,Sunny就開始嚷嚷她喜歡吃豌豆的,可是她有時候零食吃多了就不愛吃米飯,但是她還能吃下冰激凌,還問我喜不喜歡冰激凌?
哈哈哈,讀這本書我也超級開心,無需講什么大道理,很多東西孩子自會明白。
中文繪本,因為是母語的緣故,孩子理解起來飛快,加之相對來說閱讀量比較大,所以沒有做過多的拓展。孩子愿意讀我就陪著讀,愿意讀幾遍就陪著讀幾遍,盡量滿足她。
英文方面呢,1月份我挑了一部分廖單第一季的經典繪本作為精讀材料,自己備課做拓展,進度快于機構的一個月一本的頻率,本月按照一星期1.5本的節奏作為家庭精讀課。另外加大了分級閱讀的量,本月讀了一部分海尼曼GK,小部分RAZ aa ,孩子自己挑了攀登英語一級的其中幾本,這三套都是穿插泛讀,讀過就好了。
精讀的繪本書單分別為:
1、 Today is Monday
2、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Too?
3、 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
4、 Five Little Monkeys sistting in a tree
5、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6、 Ten fat sausages
可能很多人認為,自己不是英語老師,口語不好精讀很難展開,其實我也是很偷懶地在展開一系列主題課。所有備課資料都來源于網絡,備課也都是利用碎片化時間來進行的,有了一點想法就記錄在手機備忘錄上,不會太占用時間,也能更好地執行下去。
我是這樣操作的,先在公號上中搜相應的繪本名,然后會跳出一系列文章,那么接下來就是篩選的過程,我一般會挑選專業的親子英語公號的文章作為參考,把要點同樣記錄在手機備忘錄上,有空了就整理一下,然后一個星期里每天花了10分鐘進行精讀就好。
第一次,先大概讓孩子了解故事梗概,有視頻的看一遍視頻動畫。
第二次,我會自己實現簡單組織一下英文語句,盡量給孩子全英文講故事,提幾個簡單的問題(無非就是Look,who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How many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反之都是一些非常簡單的語句,孩子能聽懂,也能輸出簡單的句子,我覺得就可以了。
第三次,就做一下拓展。演出來或者就做手工,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也能輸出一部分。反正我是美術渣,手工什么都是按照最簡單的來,有現成的資料就打印出來,讓孩子涂涂色,然后說出來就好了,美感什么的真的不能強求了。
以后幾次嘛,就可以放放音頻給她聽咯,這么下來,小屁孩差不多能八九不離十地唱出來,讀出來,那就算過關了。
另外,分級讀物就更輕松了,Sunny都是用點讀筆看的。像海尼曼GK的句式都是比較簡單的,點讀了幾遍大概也就熟了。想讓孩子開口,還有一個很好的辦法就算場景應用了。
像昨天我們去必勝客吃午餐,我在包里放了基本西餐相關主題的海尼曼分級讀物《making a pizza》, 《my lunch》和《setting the table》,
等餐的過程中,就讓孩子根據實地場景認認食物,餐具等。孩子有興趣又能學英語,豈不一舉兩得。
總之,這個月我通過觀察和記錄,發現孩子的吸收程度還是不錯的,現在也能時常從嘴里蹦出幾個簡單的短句出來。我家Sunny在外是很淡定不愛表現的孩子,在幼兒園人家都舉手她就是不舉,上機構的外語課也基本不舉手回答,但是我從來不強迫她。或許孩子的個性如此,在家她更能放開,那就慢慢來吧。
這一個月來,孩子總是反復跟我說,最喜歡媽媽給她上課。我聽了心里暖暖的,感謝孩子對媽媽的信任與支持,哈哈哈。
二、數理思維訓練
孩子一周有兩節英語課,一節舞蹈課,所以數理思維訓練都是在家見縫插針完成的,不算很系統,接下來有待優化。
1、《摩比數學》萌芽1完成
這套練習冊,我個人認為很不錯,從小班到大班的內容設計合理,難度螺旋式上升,并配套視頻講解和自帶的小教具,如果一系列做下來,必能有不少收獲。
因為趣味性十足,孩子特別喜歡做,每天叫嚷著要做。我經常以時間太晚為名,不給做。不過終于在我們娘倆寒假期間把第一本做完了。
2、蒙氏課程
不上臺面的媽媽蒙氏課程,家里買了整套教具,老母親我都是根據視頻自學,然后圍繞摩比數學進行改良使用。
本月練習了“數字與籌碼”,強化10以內數與量的對應,奇偶數的感性認識。
另外,大致了解了十進位制,通過教具認識“個、十、百、千”,利用塞根板再次強化十進位,并能按照順序說出1-100的連續數。
3、APP練習
孩子很喜歡玩有道數學APP,只可惜后面的難度太大,就被我阻止了,等以后有進階能力了再玩吧。
月末,我們還做了可汗數學部分,做到了1—100的連續數部分,正好跟蒙氏教育操作相呼應,那就慢慢摸索吧。有些東西寧愿慢也不能快,數理邏輯只有真正內化了才有用。
三、參加過的活動
一月份連續陰雨,最遺憾的是幾乎沒有戶外活動。其實,比起學習我更愿意讓孩子多去戶外接觸陽光和運動,畢竟身體健康大于一切。
不過在1月份的幾個周末,孩子還是參加了一些比較有意義的活動。
1、英文繪本劇《Goodnight Gorilla》的演出
Sunny扮演了giraffe,機構做的很用心,老師多次進行過彩排,場景道具都力求精益求精。孩子在前幾次排列的過程中,老師反饋說聲音不夠響亮,不過在最后的彩排和正式演出時出乎意料得大膽和自信。
真的很喜歡這樣的活動,相信孩子通過這樣大場面的歷練,必能有著不小的收獲。
2、舞蹈表演
這是女兒舞蹈班的新年演出,與英語機構聯合舉辦的。也就是說,那天我家姑娘串了兩個場次,這是她自己最喜歡的課程,也是最有表達欲的表演。
3、媽媽課堂
本月舉辦了一期媽媽故事會,由兮兮媽媽主講,孩子們玩得很開心。不過后來幾個星期由于各自有事,就改成了其他活動,Sunny去上了兩次科學實驗課,感覺很棒。
以上,就是新年1月份我的育兒總結。回顧這個月我們讀過的書,走過的“路”,發現雖有不足有待改進,但也有部分做得比較好的部分。
育兒這項工程不同于其它可以有既定的模式,也不同于我作為教師教育學生那樣。更多時候,自家孩子你不能全然只當她是你的孩子,更不能是你的學生,所謂的亦母亦師亦友是最理想化的狀態吧。
說句心里話,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特別是對孩子生活上的照顧我反而不如她爸爸,我家會經常出現雞飛狗跳的場面,孩子哭,我吼,孩子繼續哭,我也哭。平時所學的哪些教育心理學完全爪哇國里去了。
所幸的是,我們彼此都愿意為伴,一起學著成長。
之前有一個星期,接她放學的托班老師有事,我每天上完最后一節課,趕著去幼兒園接她,那一周她特別開心,經常驕傲地跟老師說,今天又會是媽媽來接。我拉著她小手回家的路上,她仰著頭跟我說:“媽媽,以后你天天來接好嗎?”那一刻,我明白我對孩子而言,是有多么重要。
所以,下學期要提高工作效率,完不成的工作帶回家晚上加班完成,盡量多接孩子放學,滿足她小小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