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來源于公司組織的流程與內控培訓,書的內容以實操性質的內容為主。通讀本書,在此做個簡單的總結與回顧。
1.價值與目的
這本書通篇強調最多的即是價值理念,即做任何工作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思考其價值。唯有在明確的價值理念指導下,工作的推進與成果的獲得才能更加順暢。
該理念的產生源于流程與內控工作的特殊性質。以流程視角開展工作的理念并未深入多數企業的思維,傳統職能分割的工作方式致使企業各部門甚少關注整體利益,條塊分割的現狀使得流程管理工作的推進難度倍增。所以,本書以一貫之的觀點就是價值,思考價值,使用價值,推廣價值。
2.PDCA循環
有關PDCA循環的內容其實算是老生常談,很多設計管理的知識都會闡述閉環的觀念。對于流程管理工作而言,PDCA循環不一定從P做起,要視企業流程管理現狀來決定。
在流程管理里面,PDCA分別代表流程規劃+流程梳理、流程執行、流程稽查+流程績效評估+流程審計+客戶滿意度評估、流程優化。
3.流程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一般而言,我們的工作崗位對應著我們的工作內容。未涉及流程管理知識前,我曾以為流程管理部門的同事對流程工作擔負全責。實則流程管理崗位更多的扮演者協調者、引導者的角色,每一個流程的所有者才是決定流程能否正確規劃、正確執行的關鍵。
因此,本書的第二個觀點即是讓流程所有者進行流程規劃,流程管理部門的同事負責的是流程管理專業知識的傳遞,確保流程管理工作的順利推進。
正確的進行權責分配之后,流程管理部門需要組建流程規劃、梳理團隊,流程管理部門更多擔任協調者的角色。
4.流程管理者的思維
流程管理者需要區分什么是需要進行規劃的流程,什么流程需要優先進行規劃。這里就會涉及到流程管理者的重要思維,抓大放小。
不是任何工作都需要進行流程化的,有規律性的常規流程可進行流程化、跨多部門的工作需要進行流程化。
在一個公司推進流程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區分主要的業務流程。不同公司的主業重點有別,因此流程規劃的重點與難點也不一樣。從主要的業務流程入手,使得客戶滿意度最好,這樣也會使得流程管理工作的價值更容易呈現。
5.流程管理不止于流程圖
流程規劃與流程梳理工作會涉及到較多的表格,這些東西屬于工具類內容。對于并非直接從事流程管理工組的我而言,流程管理知識入門與流程管理思維培養是第一重點。
在接觸本書之前,我以為流程管理工作的產出即是流程圖。事實證明,流程圖是一個重要的基礎,但并不是流程管理工作的全部。流程總圖的規劃與設計是一件頗具美感的工作,堪稱人文學科的工技之美。
流程圖之外,流程管理工作真正落實下去并創造價值才是重點。
6.流程管理工作并非從規劃而起
流程管理PDCA環,具體工作的展開可以從這個閉環的任意環節展開,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對于很多企業來講,流程不一定是顯性可視的,但流程一定是存在的。因此流程管理多數時間可以從流程優化環節展開。
首先流程優化項目利于企業其他部門短期內迅速見識流程管理工作的成效。如果從一開始就進行整體的流程規劃,大談框架、規則、理論對于流程管理工作的推進是沒有益處的。
流程優化的組織方式與流程規劃的組織方式類似,成立虛擬組織或者通過嵌入現有組織的方式來進行組織。
另外,流程優化項目的命名方式也會對項目的有效開展產生影響。命名的時候要通俗易懂,準確區分涉及所涉流程的部門。
作為非流程管理專業人員,本書作為入門思維培訓來講很有效用。同時,書中很多工作思維與工作方法很適合于我們多數初入職場的新人去學習。
初入職場,難在聯絡與協調,而流程工作需要的就是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