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還是小鮮肉的爾冬升演過天下第一劍謝曉峰,之后總覺得意猶未盡,奈何如今老了演不了三少爺了,怎么辦呢?就拍一部新的唄。多少年的老故事拿出來再拍。說是炒冷飯刻薄了些,可終究再沒了當年那樣的蕩氣回腸。
相比于古龍原著,這版《三少爺的劍》的改編非常大,有些改動確實給讓故事變得豐滿。
比如三少爺和燕十三這舉世矚目的高手對決,比之原著里頭謝曉峰砍掉大拇指再拿不起劍終得以了悟劍道這種高手間才能相互感知的結果,顯然結結實實的打一架再分出個勝負更對我們平凡人的胃口。
就算是對原著一百個喜歡的古龍粉也一定好奇過吧,兩個當世高手究竟哪個更勝一籌?電影拋棄了虛無的悟而給了一個扎實的答案,其實也算是給了我們這么多年的好奇一個答案。
可是也有改了之后讓原著面目全非的敗筆,比如,弱化了慕容秋荻的影響力,甚至連天尊都換了人。
爾冬升把慕容秋荻變成一個滿腦子都是為愛癡狂的女人,她所做所想皆是為了讓謝曉峰回到自己身邊,最終求而不得就惱羞成怒,還放火要殺娃娃全家。
這么看起來,從她身上隱約像是看到好幾個人的影子,狠辣像裘千尺,偏激像李莫愁,癡情像程靈素,但就是不再像慕容秋荻了。
他非要用金庸的思維去展現一個古龍創造的人物,結果拍出個不倫不類的四不像。
那么金庸和古龍對女人的想法到底差別在哪里呢?
在金庸的世界里,女人再厲害,那也不能比男人厲害,你就算習得上乘武功擁有顯赫家室,最終只有得到一個男人的心,才能算功德圓滿。所以他寫趙敏,寫黃蓉,無論開場寫的多出風頭后來也落腳到與一人終老;寫林朝英,寫李莫愁,無論本事多大,沒得到那個人最終也只能慘淡收場。
可在古龍的世界里,男人和女人都是一樣闖江湖的人。女人們沒比男人少只胳膊缺條腿,憑什么不能在這個男人出盡風頭的世界里殺出一條血路?
所以他寫得出“騎最快的馬,爬最高的山”的風四娘;寫的出會“移花接木”這樣冠絕天下武功的移花宮主邀月;寫的出能把飛少爺騙的團團轉的林仙兒;寫的出十大惡人里頭那個能魅惑天下人的蕭咪咪;寫的出能在水中練就無匹內力的水母陰姬,還有《三少爺的劍》里那個“天地幽冥,唯我獨尊”的慕容秋荻。
古龍和金庸的最大不通,甚至和大多寫武俠的作者的最大不同,在于他心底那份對女性的尊重。
男女平等放在武俠小說里好像個滑稽的口號,現實世界都無法做到的事情,向來重男輕女的武俠世界又如何做到?但古龍一直在努力,或者說并非刻意為之,而只是把內心的想法在小說里展現了出來。就沖這一點,這個一輩子吃喝嫖賭五毒俱全的中學畢業生,就強過那些嘴里說著上下千年卻打從心里覺得女人就該是男人們故事的附屬品的酸腐文人。
所以他讓慕容秋荻成為天尊,不是為了寫她被拋棄后性情大變的報復,也不是為了寫爾冬升所謂“一個女人最動人的地方,就是恨上了曾經愛著的人”,他讓她成為天尊,是因為她可以,她能。
而我說爾冬升在用金庸的思維路徑拍古龍,是因為他砍掉了屬于慕容秋荻作為四大世家之一的女主人應有的本事。
略略一提說她是個有野心的人,也不過就體現在個不愿放棄慕容家的聲望隨謝曉峰遠遁江湖,別的什么,他一概交給了別人。
用個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竹葉青來當天尊,讓慕容秋荻當個隱在書童身后吃白飯的大小姐,最后還被逆襲的書童給干掉了,說真的,這太小瞧了慕容秋荻,也太小瞧了古龍。
以前總覺得先生已矣,但風流還在,現在才慢慢明白,原來真的是小李飛刀成絕響,人世不見楚留香,再沒有人,能創造的出那樣一個江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