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定制計劃,總要追求盡善盡美,唯恐不美,還要多次修改,直到改為自己看著挑不出什么毛病為止。
但是這些計劃,無疑太完美,比如每天要跑一萬米。
沒有任何鍛煉基礎,往往一開始跑就氣喘吁吁,看看計步器才幾百米而已,算一下跟一萬米之間那么遙遠的距離,想想還是算了,于是這一條完美計劃作廢。
比如一天寫3000字,5000字,直到這幾年,我才接受碼字也是一項需要不斷練習的熟練活,在此之前一直覺得碼字需要靈感,只有靈感來的時候才應該寫字。
其實碼字是需要持續(xù)不斷練習的,唯有認真的寫個幾百萬字,自然在寫作的過程中逐漸知道如何調整,如何進步,如何堅持,如何長進……等等。
從未很少碼字的人,一下子要寫個三千字五千字,往往坐在電腦前苦思冥想半天,也不過幾百字,算一下到幾千字的距離,想放棄就分分鐘的事情。
后來看連岳的文章,多次提到開始要定小目標,而且越具體約好。而且允許自己在實施的過程中,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達不到,但是一直要盡量達到,時間長了自然不是問題。
尤其是不要過分責怪自己,剛開始的反復是正常的,要接納自己。
算起來從實施小計劃到現(xiàn)在也差不多四五個月了,我的第一個小計劃是五點起床。
以前從來是晚睡晚起,早晨起床無疑打仗一樣,剛開始起床的時候自然是十分困難,偶爾也起不來。
不知不覺,沒想到至今已經起了那么長時間,這中間偶爾會起不來,也不過分責怪自己,分析一下原因,比如睡太晚,下次盡量避免晚睡;身體不好,以身體為重,就這樣的,慢慢的成了一個小習慣。
剛開始起來的時候,其實不知道做什么,稀里糊涂的,兩三個小時竟然也能很快過去。
這么費勁的早起,時間這么浪費,十分不甘心。
于是開始學英語,說起來學英語還真是沒有什么明確的目,說是為了陪伴嘟嘟學英語,其實我對嘟嘟學英語抓的并不是特別緊。
可能還是想讓自己從新開始一門較為陌生的語言,感受一下那種較為純粹的學習。
英語打開每天30分鐘,最開始學習的時候只是跟著讀,很多詞兒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只求分數(shù)不求后果,學的馬馬虎虎。
中間因為看《大江東去》還斷了好幾天,那幾天甚至還想放棄,在此之前也想過放棄。
后來慢慢的開始把英語寫到本子上,偶爾還會查查生詞,忽然發(fā)現(xiàn)收獲還挺多,很多詞兒就慢慢熟悉了,心理也踏實了,不知不覺,竟然學了四個月了。
就這么學著學著,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差不多可以達到退費的要求,如果真的退費,毫無疑問,我還會把這些錢繼續(xù)投到這個英語軟件上。
我本來試探性的英語學習,將從半年延伸到至少一年。
英語和早起,也成了相輔相成的事兒。早起因為英語而變得有意義,英語因為早起而變得有保證。
下一個小目標是什么呢,我想是碼字,還有運動。
你看,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的,就慢慢變好了。
從一個有點絕望有點抑郁的全職媽媽,變成現(xiàn)在這樣。
毫無疑問,以后我將繼續(xù)優(yōu)化自己的時間,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讓好的小習慣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