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7.9.10
? ? ? ?丁酉年七月二十日夜,焦勞之暇,獨行踽踽。已而枕藉池邊,秋氣慄冽,四無人聲,四壁蟲聲。忽念及往昔,與師月下促膝,不知深夜。今已壽臻古稀矣。
? ? ? ?轉瞬六載,嘆于時變。余嘗執卷窮僻,未料登科京城;及至專專求學,何以從軍金陵?洎業結,復歸蒙學?且即委以重任。垚年少,未能通習吏事,加之性靜,常獨處。向之來,非有取于某位,偶然得之,非其所樂,甚有不適。然重任使之,當以經綸。亦常自省: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人貴自知,知之不知,尚矣;不知卻知,病也。
? ? ? ?今初涉世事,往來熙熙,常倦于事、動于中,傫傫焉,兢兢焉。何以人皆昭昭然,我獨悶悶歟?唯之與阿,相去幾何?正直以自清乎?突梯而滑稽乎?抑本無相悖?余暫不知。唯知輕諾寡信,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以靜為下。唯知罪莫及可欲,禍莫及不滿,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唯知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是以不去;開其欲,益其事,則終身不救。
? ? ? ?且融于稚園,赤子之心,其有不油然而興耶?蒙學之地為凈土,當渾其心,注其耳目,皆孩之。今逢師節,人皆稱余為師,實則愧矣。蒙學之師,當以赤子心為心,專氣致柔,滌心濯垢,慎終如始。及至所轄,身正無欲,則下自樸。無狹其所居,無損其所生。“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
? ? ? ?吾之所求,“處地位而善利萬物,性靈動而韌勁十足。”謹遵師誨耳。
? ? ? ?亦如吾名,朝而不息,光而不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