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歲月里終有一個不愿忘記彼此的你我
一
假如愛有天意,緣分還是心有靈犀。在這個生活不會因為你的怯懦而對你仁慈半許的世界里,懷揣著對善意的向往總是好的。因此,我可以感受到你的存在,似乎不再是神明地庇佑,而是“我愛你”所給予地恩賜。
北半球高緯度夏日早晨的陽光似乎顏色濃烈,不多時便愈加刺眼。抱著對周六補課的所有不情愿起床,對時間卻完全視而不見。周末母親不用上班,早餐是自己匆忙泡的方便面,看它被蓋住的口努力從邊緣冒著白煙,多像一個神經病。
洗涑收拾好,方便面泡已經泡到爛掉,即使一直以為自己是一個優雅的名媛,卻也因為脾氣不好干了這碗泡爛掉的方便面,一股牛油凝固在寒冷的手上的骯臟感覺,開心的卻是想到下樓即將碰到的又是他
借著大清早的溫暖陽光,下樓看他一眼,他朝著我說了聲:走吧。我這才緩過神來,原來,他的側臉是呢么好看。下樓和他一起上學。
不用刻意的誰可以等誰,可能是在一起久了,兩個人的時間并軌規律,把彼此的存在慢慢變成習慣,我們幾乎同時走出單元門匯聚到一起。
陽光變得白凈,晨光下的他那么好看讓人著迷。晝夜溫差大的這里,早晨涼一些的風如此清爽,就像我此時心里的一個秘密是你一樣。
二
不知道是自己不善交際還是不愿意與人交往,還是因為沒有和同齡人趕上同班車念高中,總之一路走來多是獨來獨往。
初三復讀。好不容易逃過老師放學后的嚴加管教,終于背完《出師表》準備回家,路過籃球場發現一個身著運動衣的男孩。
那是第一次心臟突然跳動了起來,呢么明顯。運動的身影是呢么好看,可是那個時候誰知道什么是心動,對很多未知的東西,都抱著恐懼和算了吧的心態。
告別了初中,告別了老房子,在新的小區,開始了高中。人生地不熟,索性和同學聊到甚至不知道怎么坐公交車回新家,他告訴我有朋友和我一個小區。
巧的不是那個人家住12號A棟五單元302,我家住12號B棟五單元302,我們倆臥室窗戶對著窗戶,巧的是那個人是他,那個在夏日黃昏,揮汗如雨的打著籃球的少年。
復讀的一整年,時不時會選擇經過籃球場的那條路回家,偶爾蹲在路邊透過欄桿,看看他打球,沒能打招呼也不知其姓名,更是沒有勇氣敢說一句問候的話語,現在終是一個結果吧。
三
下午放學,我是左等他不來右等他不來,他在三班,我在四班,從前形影不離,我還心機算盡的每次等他來幫我收拾書包然后一起回家。從不與交談,到無話不說,也因為這樣我們不再坐公交車,一路侃談,有說有笑。不知道今天怎么不見蹤影。
天色漸暗,我趕忙上了末班車,落寞的心情和晚霞交相輝映,難過也沒哭。
第二天,和他見面了,我先開口。
“以后別一起了。”
“那你咋辦。”
“沒事兒啊,我自己走。”
“那多孤單。”
“沒事兒。”
“再說了,那條路那么黑,要是有壞人咋辦,你不怕黑了?”
“沒事兒,我坐公交車,不走路了。”
“我和你一起吧,以后不跟他們了。”
我下了公交車,他跟在我身后。
“你跟下來干嘛。”
“你書包拉鏈開了。”
“恩,咋了。”
“你放心走,別怕黑,我在你身后。”
他幫我拉上書包拉鏈,像是往日一樣,為了能和他多待一會兒,每次都會纏著他走路回家,只記得那天時間變得很慢,天變得很高,微風搖曳著人行道旁的樹發出摩挲的聲響。
四
總是會在不經意間注意到某個人,他像是突然闖進你的生活使你對他印象深刻,從此他在很多個不經意的瞬間使你再注意到他,也為此感到驚奇,可能他也注意到你,也許他根本不知道你,只是你的一廂情愿罷了,或許這都是冥冥之中地安排。
可能是我骨子里就孤獨,怕人被照顧,反倒是這樣的呵護夾雜著那時候的怦然心動讓我不顧一切的表白了。
“你好惡心,去死吧。”
他轉身離去,隨著他的背影漸漸消失在茫茫人海,我的呼吸開始變得費力,顧不得如何是好,也來不及哭泣,大腦一片空白。
要怎么去死,在哪里,發現我尸體的時候會不會散發著腐臭。
和他一年,知道他想考體校就設好早起的鬧鈴陪他晨跑,知道他愛聊兵器就通過各種渠道惡補軍事常識,知道他喜歡籃球,就看起了一度讓我無聊到能看睡著的籃球比賽,知道他會打穿越火線就開始打起了網絡游戲。
知道的很多,現在都沒用了。
喝了不知道當時從哪兒找到的敵敵畏,沒死也就算了。
五
不再和他上下學了,那塊鏡子的碎片也在他搬家后扔掉了。
只記得最后一次見面是在公交車,他帶著哭腔問我:“你為啥不跟我玩了?我有啥不好的地方,我改行不行。”
“沒啥,好的呢,你自己玩去吧。”
就是這樣他似乎霸占了我整個青春,我也察覺到從沒有如此愛過一個人,或許是在他身上花光了我所有的力氣和可能性,我也沒有在這樣愛誰了。
2017年1月18日,一個人窩在家里的沙發,突然感覺他會在附近的那家商場門口出現,越是到了下午感覺就越是強烈。受不了似有似無的召喚,裹著衣服就出門了,出了門,大概是吹了冷風,突然清醒,我盡然還信緣分?還相信這似有似無的召喚?那我就不去!就不會碰到他了。在外面傻逛了大概1個多小時,最后經過那家商場的門口的時候,他和他奶奶正從那里經過,幸運的是,我在人行道,他與他奶奶在商場門口。就這么一瞬間,我信了緣分。本想上前打招呼,怕是尷尬。怕是自己覺得心酸,有些人遠遠看一眼就夠了,也罷也罷。
于是沒有上前打招呼,更怕他會多想。可是,自己在有一段時間為了刷存在感贊了他許多的動態,還在《匆匆那年》上映的那年寒假,看完電影后,發消息給他說:“看了匆匆那年,突然然好想你,沒別的意思”。沒有任何回復,不打擾這點他似乎做的很好。
點了一根煙,不變的是抽煙的惡習,變得是,以前抽粗煙,現在盡然抽起了以前覺得不好抽的細煙,可能對于現在的我來說,粗煙和細煙的區別就是,細煙可以抽更久,比起那些短暫卻美好的東西,我更愿意去選擇可以長久的東西。就如同粗煙和細煙一般吧
就這樣看著他吧,算是做道個別,至于和什么道別,和他,和自己,和那時剛剛好的陽光,還有一陣清風。可我天生喜歡懷舊,或許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刻,我又會想起他,但更多的是祝福他。畢竟他占據了我青春的開始,占據了對感情的懵懂。這么多年過去了,我還是以前的我嗎,他還是以前的他嗎?我想這些答案,在想起他的那一刻。都有了答案。
————————————————
寫完這篇文章的第一刻,我發給了他
他說無語,便把微信QQ電話全部拉黑
我愛的坦蕩蕩,他卻把我當怪物。
第二日與朋友開車去玩,經過他家小區的時候。誰想到又碰到了他
該死的緣分,不知道為什么,他轉頭看了一眼朋友的車,在那一刻,我剛好望向窗外。隔著黑色的車窗。我們四目相對。
就這樣吧。你出現在我生命里,留下來很多
我出現在你生命里。卻只有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