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致高三:一直堅持著的你,本身就是一份勝利
作者:又名杜若
我不知道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們,有多少和我一樣已經走出了夠遠的距離,只能瞇著眼睛回望后頭模糊成一片的,叫做高考這座山丘的輪廓;又有多少的人仍在另一頭,被阻隔在高三的一方天地里。
如果你是后者,我想跟你道聲感謝,愿意把現在分秒必爭的寶貴休息時間浪費在我這里,也祈禱著,這篇五分鐘內能看完的文章,能隔著屏幕給你一個擁抱。
最近剛看完《時間的女兒》,記得里面有這么一句話:
“任何一座山丘,只要離得夠近,都足以遮擋你的視線。”
我想現在,你應該離它近得不能夠再近了吧。
我不得不在這里再次提及倒計時還有最后不到十天,走到這兒的你,成了父母時刻緊張著的重點保護對象,成了老師耳提面命督促著不能松懈的終場勇士,但也同時成了以后想起來最最驕傲的自己。
運動&健身·“少吃多動”是強迫癥患者的減肥大坑
作者:我從彩虹那邊來
其實這篇文章已經在我的草稿箱里呆了幾個月,原本我以為,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應該已經有很多比我更有經驗的人寫了相關的文字,讓越來越多的人能理性健身。可是,今天在健身房,聽到教練提到一個會員,體脂率已低到不足17%,仍然嚴格控制飲食,追求繼續變瘦。“她挺強的,飲食控制很嚴。”教練用雖然擔心但又佩服的語氣說。
“這樣很危險!你為什么不勸勸她?”我急著說。我真希望這個會員就在我面前,這樣我就可以親口告訴她,曾經的我是如何在她現在走的這條路上作死的。
“我勸了啊,她不聽啊!”教練無奈的說。
于是我決定,重新打開這篇文章的草稿,把我的故事寫出來。我懷著微薄的希望,希望如果這個女生有一天發現自己出了狀況,在網上搜尋信息時,能多看到一篇勸說她懸崖勒馬的文章,也許,就能讓她對教練的話多一分信服,也許,就能早一點停止傷害自己。
而且,夏天到了,急于變瘦的人更多了,這其中,像這個女生一樣的人有沒有變得更多?
歷史·笑如天開|石窟里隱藏的“宮斗”
作者:李尋歡懟李逍遙
這是一個懸崖上的佛國。
甘肅天水東南50公里的麥積山鄉南側西。
秦嶺山脈的一座孤峰上,千窟百棧,凌空絕壁。
人們用斧鑿開辟了一個懸崖上的佛國——麥積山石窟。
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始于后秦,興于北魏。北朝造像的“東方雕塑館”。
北魏的“秀骨清像”,北周的溫婉醇厚,隋唐的豐潤細膩,宋的寫實端重……
滿山滿壑松柏蒼然,翠色重重,萬龕千窟間藏著一抹比蒙娜麗莎早了一千多年的東方微笑。
——43窟,北魏文帝元寶炬皇后,乙弗氏造像窟。
亦是這位美麗多舛的皇后埋骨之窟。
史稱,“寂陵”。
旅行·在路上·25歲,送自己一段流浪時光
作者:丁少小蕾
今天是我的澳洲打工度假最后一天,晚上就要去機場,搭上回國的航班,十幾個小時后,我就和這個國家沒有什么太多聯系了。
說起來,其實并不傷感,更何況現在自己還坐在西澳州立圖書館里,悠閑地看著風景,消磨著時光。
間隔年,是一個歷史很悠久的概念,卻也是最近才在中國大肆興起的時尚。
我作為一個92年的中年人,畢業兩年半,趕了一個晚班車,體驗什么叫做:趁年輕,不如去闖。
在我來之前,很多人說搬好了小板凳,等著我講故事,似乎這是一場被定義的“冒險新奇之旅”。
很遺憾地是,我沒有持續地講故事,沒有太多精華的干貨輸出,也沒有激情澎湃地雞血滿滿。
也許,經歷的奇妙之處,是它永遠無法預先想象。
當事情與想象的軌跡出現偏差,才是事情的正確發展規律,才是生活。
奇思妙想·一只特立獨行的蚊子
作者:人魚海棠
瓜子臉,長腿,纖腰,窄臀,小美仔細地端詳著鏡子里的自己,顧盼生姿。好一會兒,她發出一聲滿意的嚶嚀聲,扭了扭細腰,煽動著翅膀,飛走了。
如果此時有人類在場,那他聽到的就是令人討厭的“嗡嗡”聲,沒錯,小美是只蚊子。
小美是這一帶的“蚊花”,不僅樣子長得風騷,而且還很有“蚊采”,吟得一口的好詩句,還會寫“蚊章”。什么“床前明月光,蚊子一兩雙”,“衣帶漸寬終不悔,蚊子叮得人憔悴”,張口就來。
她的外貌與才情令別的母蚊子們自慚形穢,自愧不如,追求她的公蚊子加起來能鋪滿整條街道。但是,小美知道,她不會愛上任何一只公蚊子,因為,她愛的只有人類。
那天晚上,小美剛喝完美味的人血,卻被一個調皮的小男孩用電蚊拍追殺,她驚恐萬分,慌不擇路,從窗戶的縫隙跌跌撞撞的逃走了。
幸好她一直注意保養身材,并沒有吃得太飽,否則這次是再劫難逃了。
生活家·對父母最好的孝順,是讓他們接近我們的圈子
作者:然雪嬋
我在今年開始自媒體寫作,我的微信公眾號的粉絲寥寥無幾,于是我跟她說了我正在干的事,她雖然不能全然理解,但她很支持,一個勁地問我要怎么才能成為我的粉絲。
雖然隔空操作多有不便,但我看她滿臉的信誓旦旦,我便用語音一遍遍教她如何操作,在她終于成為我的粉絲之后,立馬發來視頻通話興高采烈地說:“我好像加成功了,你看看你的粉絲里有沒有我。我讓我這個院子的街坊鄰居都來關注你。”
于是我便不止一次地感受到,當他們老了,孩子都不在身邊了,他們無可避免地都會感到孤獨和恐慌,尤其是他們這種長期生活在信息閉塞的農村又沒有多少文化的父母。
而這個時候,他們唯一的心愿便是能跟子女多多交流,他們渴望融入子女的世界,聽懂看懂子女們正在做的事情。
漫畫·手繪·彩鉛大觸在用什么“利器”?
作者:愛蜜部落
最近在統計粉絲們給我的留言,發現問題的最多的問題是:
“你用的是什么鉛筆呀?”
“水溶和油性那個好?”
“初學者60色夠嗎?”
......
在寫文章之前,我也翻看了好多關于彩鉛畫材的文章,發現基本都是給你一堆品牌、然后是品牌介紹,很少有人去測試和比較每一種鉛筆的特性。
所以,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在用那些彩鉛筆,它們的特性是什么,做一個對比,希望對初學彩鉛的小伙伴有所幫助。
攝影·北京城記—淡忘中的京城記憶(一)
作者:極庸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