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影迷、影評人的圈子里面不可避免地都在談論畢贛導演的《路邊野餐》。這部被法國著名電影雜志《電影手冊》給予“這是部無法被復刻的導演處女作,大師手法顯露無遺。”這樣高度評價的影片,的確難免會被熱烈地討論。然而,這部不像處女作的畢贛導演真正意義上的處女長片卻有著夢境般難解的畫面,現實和幻境在影片中相互穿梭,讓人難分彼此。而討論這部電影的許多人,最大的疑問就是:這部電影要表達什么?在這里,我就借用導演原話,把答案揭曉吧:“我特別疑惑,我花了幾年時間完成一個作品,為什么會有人想在積分中內獲得一個單調的答案呢?我希望看電影的讓你嫩個自己去體會、哪怕是誤會。我不拍被誤會,因為人和人之間,就是由誤會組成的。”
講到這里你們一定以為,我接下來還是要說這部《路邊野餐》,聊聊它有多高的藝術境界、美學風格、影像風格什么的……你們誤會了,我只是想借這個機會聊聊下面這10部沒那么難看懂,但同樣值得一看的導演處女作。
縱觀整個電影史,大師級的導演都能數出來不少,稱得上出名的更是數不勝數,這些導演的處女作基本上也是水準非常出色的,那么這篇文章,我還是先盡量避開那些如雷貫耳的名字,同時把范圍縮一縮,把目光投到90年代以后的作品上。還有一點,這些作品都是劇情長片,而且最起碼是有在電影節或者電影院上映過的。
1《第九區》
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
南非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的這部科幻電影可以說是近幾年來最好的科幻電影之一。男主角維庫斯意外被外星人感染,手臂慢慢地變成外星人的樣子。由于片中的外星人是受到歧視的難民,所以維庫斯必須想辦法救治自己以免徹底變成受歧視的外星人之一。
影片跟其他外星人的電影最大的不同在于,這群外星人是戰斗力非常低的外星人,人類卻是強者。實質上,弱勢的外星人其實就像是某些人眼中的所謂“低劣種族”或者“貧窮國家的難民”,導演對現實的諷刺不言而喻。偽紀錄片的手法也是近些年較有新意的風格之一。影片曾提名8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以及67屆金球獎等。
2《電鋸驚魂》
導演:溫子仁(詹姆斯·溫)
青年恐怖導演溫子仁的《電鋸驚魂》系列恐怕最為影迷津津樂道的系列恐怖片之一了。這個系列暫且按下不表。因為但是這部就足夠驚艷。一個沒有出口的密室,兩個被綁的互相不認識的人,卻撐起了103分鐘。這部在圣丹斯電影節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因為其精巧的結構以及出人意料的結局,奠定了它在恐怖電影中舉足輕重的地位。開了這樣一個好頭,難怪溫子仁導演的恐怖片部部都那么叫好又叫座。
3《黑處有什么》
導演:王一淳
第9屆FIRST青年電影展青年電影競賽最佳導演王一淳的這部處女作借了一個《殺人回憶》式的強奸殺人案,卻講述了一個青春期的故事。不過,這部片子,我還是借用一個網友的評論來說說概括一下:
不能說十分優秀,但在有限的條件下做出來這種程度,實在值得鼓勵。
4《海角七號》
導演:魏德圣
講真,這部電影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它里面的一首歌《國境之南》,但這不妨礙它成為一部優秀影片。雙線的敘事結構,講述了一個不圓滿的愛情故事,同時這寄不出去的信上的故事卻又在某種巧合下面讓一個叫嘉的失意音樂青年和一個同樣叫做友子的異國人彌補了。60多年前的戰爭,拆散了多少人,又在臺灣同胞的心中留下多少傷,這部影片或許可以能有些許的安慰。
5《孔雀》
導演:顧長衛
攝影方面就有《紅高粱》《 霸王別姬》這種重量級的作品的顧長衛顯然不滿足于只做一個攝影指導,但轉型導演的他做得并不比攝影差,第一次執導《孔雀》就拿到第55屆柏林電影節評委會大獎銀熊獎,想想就知道有多給力。《孔雀》講述的七八十年代的普通的一家人。癲狂的十年留下的副作用,不是一兩天就能消除的,這樣普通的一家人也是一樣。文藝的夢想在這樣的背景下變成了天方夜譚。謀殺了夢的,是扭曲的歷史,也是被這樣的歷史扭曲的人性。
6《落水狗》
導演:昆汀·塔倫蒂諾
其實這部電影不許多言。鬼才導演昆汀在92圣丹斯電影節(沒錯,又是它)上面帶來的《落水狗》充斥著暴力、血漿,然而這卻是暴力美學和黑色幽默絕妙詮釋。原本去打劫的幾個人卻互相猜忌,結果個個命送黃泉。諷刺的是,團伙中最受經驗最老者信任的家伙卻是玩弄了幾乎所有人的臥底。
7《心迷宮》
導演:忻鈺坤
以鄉村為背景的殺人案,結構嚴謹,扣人心弦。懸疑類型國產電影中難得的佳作。雖然限于成本,演員的表演專業水準不夠,但這不能阻止這片的導演成為中國將來最有潛力的導演之一。
8《一個勺子》
導演:陳建斌
電影講述了被勺子(傻子)糾纏的拉條子為幫勺子找回親人卻一再被騙的故事。忠厚老實的人被騙,折射的分明是這個社會人性的貪婪、冷漠、欺騙、虛偽的人性之惡。一個荒誕的寓言小品,折射出的演員轉型的陳建斌對這個社會弱者的關懷。
9《月球》
導演:鄧肯·瓊斯
一個人的獨角戲,講述的是一個關于克隆人倫理的故事,看完之后,甚至讓人產出《黑客帝國》那種“這世界是不是真實的?”的懷疑。男主的演技非常給力。
10《追隨》
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
《追隨》(《跟蹤》)雖然成本巨低,但是諾蘭的敘事能力卻展現無疑。一個閑來喜歡跟蹤別人的家伙盯上了一個喜歡入市盜竊別人隱私的家伙,卻全然不知致命的危險等著他。多線敘事的結構和交叉剪輯的運用原來早就被諾蘭用得如此熟悉了。
也許,電影100多年的歷史,還有無數一鳴驚人的處女作,但這幾部電影卻也毫不遜色。它們之中要么結構精巧,要么寓言深遠,低成本或者有點粗糙質量也許是這其中某些片子的劣勢,但瑕不掩瑜,時間也給了它們更客觀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