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說人生難得一好友,然而幸運的我擁有的是一群好友。我們一行人共有15人,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說書人。我們從陌生走向熟悉,從熟悉走向親密,最終成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這里先大概介紹下說書人。說書人一共有15人,11位女生,4位男生。其中,14人就讀于鄉里的高中,一人就讀于縣里的高中。說書人是我們的群名。高中的時候,我們很早就有QQ討論組,2015年高考結束后,我們為了方便聯系就把討論組升級為QQ群。我們每個人都是管理員,陸續為群改了很多亂七八糟,奇奇怪怪的群名,后來我隨手改了說書人這個聽起來有點文藝的群名,我們突然間就變得默契起來,再也沒有改過,聊天的時候也常常以說書人來自翊,后來說書人這三個字便成了我們team的專屬代號。
我們15人并不是同一時間認識的,認識最長的是從小學1年級開始,到現在有17年,認識最短的是從高一開始的,到現在也有8年了。我們并不是一認識就成為了好朋友,機緣巧合,高中時候,15人相遇,變成了一個志同道合的team,故事也就開始了。
我們就讀于鄉里的一所普通高中,鄉里比較窮,崇尚讀書無用論,很多人年紀輕就出去謀生。高一的時候,我們有四個班,150個學生左右,后來陸續有人休學,到了高二就變成兩個班,文科理科各一班,一共68人。在家人的勸說,以及金錢的誘惑下,我們也曾動過休學的念頭,但是我們都堅持下來了。
高一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分散在四個班級,但是所有寄宿的女生是住在同一個宿舍的,那時候我們的友誼是淺淺的,淡淡的。女生們一起起床,刷牙洗臉,吃早飯,一起上課,晨讀的時候常常會遇到早起的男生,那時候只是禮貌的打了聲招呼,你吃早飯了嗎?然后各自安靜的學習。
后來慢慢熟悉起來,我們從女生一起變成了男男女女一起。吃飯的時候,我們說好兩兩組合,一個打飯打湯,一個打菜。但常常是我們中某一、兩個人鉆到人堆里,其他人在外面接著,里應外合,一下子就把我們14個人的飯和湯都打好了。
你們一定以為打菜的時候我們也是很不老實吧。嗯.......是有那么一點點吧。學校有3個打菜的窗口,我們常常6個人一起排隊,選擇兩個挨得近的窗口,一個窗口各排3個人,然后6個人在那聊天。眼看著快到我們了,趕緊偷瞄下我們喜歡的菜還有沒有,還多不多。如果多的話老老實實排著,如果少的話,哪一支隊排得快,馬上把碗給對方,讓她幫忙打。
高中三年,因為有說書人,我的胃得到了很好的照顧。我很少有吃涼飯剩菜的時候,也很少遇到排很長的隊,卻買不到喜歡吃的菜。有時候打掃衛生,放學后去上個廁所,或者給老師交個作業會晚點去食堂,但是總會有人幫忙打飯打菜。
吃飯的時候,我們經常14個人坐一起。所有人的菜往桌上一擺,想吃什么隨便夾。學校菜品不多,我們也會有口味重合,桌上的菜沒有14樣,但6-8樣還是有的。那個時候,我們經常會有菜倒到飯里,我們也不在意衛生,男女有別什么的,反正想吃的,手一伸,夾起來就對了。
如果有人想再去打飯或者打湯,我們也常常說等一下,順便幫我也打一點,或者一起去打。有時候,食堂里的飯和湯沒有了,吃不下的人也會分一點給吃不飽的人。我們也不介意那是對方吃過的,碗拿過來,吃的接回去就是了。
我們一群人話特別多,從桌子上的飯菜到繁瑣的數學題,從衣服到鞋子,從小賣鋪的面包到晚上的夜宵,從八卦到理想,事無巨細。如果那時,你走進飯堂,看到人最多,說話最大聲,笑聲最歡快的一定就是我們了。
除了日常歡樂,我們給彼此更多的是學習動力。高二文理分班后,5個人選擇理科,9個人選擇文科(我是文科)。忘了當初是刻意安排,還是機緣巧合,我們的座位又挨在一起。就這樣,文科班,理科班都有一個奮斗的小團隊。雖然,我們不在一個班里,但還是經常一起學習。那時候,學校管得松,晚自習都沒人管。文科班吵起來的時候,我們就跑到理科班學習,理科班吵的時候,他們就跑到文科班學習。當說書人湊到一起時,我們常常安靜的學習,偶爾也會偷懶,大聲吵鬧。
我們是彼此的鬧鐘。高三學習變得緊張,我們每個人都會給自己訂個小鬧鐘,但是常常自己訂的鬧鐘沒有叫醒自己,而是叫醒了別人。于是,睡覺前,我們總會說xx,明天你早起的時候喊我。有一段時間,我們整個宿舍像睡神附體一樣,沒有人能按時早起,無奈之下,只得求助說書人男同胞的叫醒電話。
我們是彼此的老師。遇到不懂的時候,我們第一想法就是求助說書人,特別是數學題。文科班先來研究探討一波,不行了就找理科班。
我們是彼此的打氣筒。考砸了,灰心了,壓力大了,想退學了,就跟前后左右桌說說,或者約上幾個去操場走走,說說話,把所有不開心都丟給對方,然后開心的回到座位繼續學習。
我們一起見過早晨六點鐘的太陽,也一起見過零點的黑夜。我們一起吃過最早的早餐,也一起吃過最晚的夜宵。我們一起在宿舍樓下等生管開門,也一起學習到深夜,被生管老師催著回去睡覺。
高中很忙,不過我們從來沒有停止過快樂的生活。我們會一起跑步,一起打羽毛球,一起打乒乓球,一起追劇。在植樹節的時候,一起種下一棵屬于我們的樹;在周末的時候一起去做好吃的;在生日的時候,悄悄的給對方準備驚喜。我們會在操場用身體擺出Friends的單詞,雖然看起來不是很像,倒也情深意長。我們會在太陽西下的時候,在操場玩老鷹捉小雞。我現在已想不出來,當時為什么會玩這么幼稚的游戲,但是當時是快樂的,現在回想起來依然是快樂的。
轉眼到了2015年的高考,這所N線農村高中,居然有了接近二分之一的升學率,幸運的是說書人全考上了,并且我們都去上了大學。
感謝你們高中三年的陪伴,因為你們的陪伴,讓我的高中生活溫暖而堅定。
大學四年,你們不曾遠離。
大學,我們分別去了不同的地方,有的人留在了省內,有的去了湖南,有的去了重慶,而我則前往廣西桂林,一個很美麗的城市。突然和相處多年的好朋友分開,是挺難受的,不過距離雖遠,但你們不曾遠離。
一開始,說書人的群很活躍,我們互相訴說自己的大學生活,吐槽和贊美自己的舍友,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后來,我們慢慢融入大學,有了自己的生活,聯系就漸漸少了。不過我們還是會不定時視頻,每次都會聊很久,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生活跟彼此分享。
知乎上有一段描述友情的對話,感覺特別適合我們:
最難得的朋友是什么樣的,即使在分別后各自經歷人生,擁有新人陪伴,再重逢時發現彼此依然是熟悉的,這份熟悉,不來自于怎樣相似的經歷,而是你們已經在不同的生活里變成更好的人,而且永遠是同一種人,成長即是默契,不需要占有和黏膩,好的感情只會發生在幾個努力和獨立的靈魂上面。
以前元旦我們都是回家過的,上了大學后,每個元旦節我們都一起視頻跨年,到現在已經一起跨過5個年頭了。每次11點半的時候,我們都會打開手機,加入視頻,然后一起聊天等跨年,跨完年還要聊很久。視頻的時候,總有人會拿吃的,飲料或酒出來,時不時來個干杯,隔著屏幕年味也是很足。視頻的時候人很多,有時候很卡,視頻進進出出的,有點煩人,但我們依然喋喋不休,聊得不亦樂乎。
我的生日是農歷12月28號。高中時候,每次生日都恰好碰上放假,所以一直沒幫我過過生日。于是,在高三的時候,你們特意選在新歷12月28號,悄悄準備驚喜,在學校的飯堂里,給我過了一個特別而又充滿驚喜的生日。那個時候,你們利用這種理由,將我騙到了食堂,推開門的那一刻,我被感動得一塌糊涂。
再后來,每一年的生日,說書人都會幫我過。每次人都來得特別齊。說書人有幾個是專科畢業的,從18年開始就進入工作,這兩年很多人都是農歷12月28號才放假的,下了車,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直奔我的生日會。
我常常說自己特別幸運,每年的生日都有你們陪著,你們卻說還好有我的生日,我們才能每次都把人聚齊。其實,生不生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你們在身邊。
到現在為止,你們已經連著幫我過了5個生日了。謝謝你們,一直陪在我身邊。你們是我的嫁妝,是我最寶貝的收藏。
你們相信男女之間有純潔的友誼嘛?我相信。因為這么多年來,說書人沒有曖昧,沒有CP,我們有的是最純潔的友誼。時間一晃,我們已經結下八年的情誼,時光在老去,但我相信我們終將永垂不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