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是一門藝術!
花出去的錢能賺回更多的錢,這是高財商的表現。
在《富爸爸窮爸爸》中,羅伯特·清崎是在這樣區(qū)分資產和負債的:資產,是先花錢,然后錢又回到了自己口袋的東西,比如,購買可以提升自信的禮服,購買供出租的房產;負債,是錢花出去后就不再回來了的東西,比如,購買后壓箱底的禮服,購買后閑置的轎車等等。
在電影《西虹市首富》中,王多魚的二爺花十個億給他上了一門財商課,這門財商課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也就是在正式上課之前,二爺讓他思考金錢的意義。
這個考驗,王多魚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第二階段,也就是正式上課,二爺讓他在一個月之內花光十個億。
只是,要花掉這十億是有前提的:
一是,不能把錢花在黃賭毒上面;
二是,不能購置資產,買房、買地通通不行;
三是,不能贈與他人,不能捐款做慈善;
四是,雇傭員工數量不能超過100人,工資也必須合理;
五是,不能毀壞有價值的物品。2017年11月16日,達·芬奇的作品《救世主》以4億美元落槌,加傭金成交價為4.50312億美元(價值約30億人民幣)價格在紐約佳士得夜拍上成交,成為史上最貴的藝術品。如果通過購買梵高、畢加索、達芬奇等人的名畫然后燒毀,想都別想。
于是,我們的男主角王多魚在知道游戲規(guī)則的情況下開始了他挑戰(zhàn)300億的計劃。
首先,他通過高價雇傭保安、承包酒店、胡吃海喝的方式去花錢,結果發(fā)現這種花錢方式遠遠不能讓他在一個月內敗光十億;
接著,他開始投資各種“爛股票”,投資爛尾樓,投資最不靠譜的人和最不靠譜的夢想,結果,卻發(fā)生令他哭笑不得的“悲劇”,先是因為請股神巴菲特(價值投資)吃飯,那些“爛股票”全部飄紅,投資的爛尾樓又趕上了好的政策成了學區(qū)房,最不靠譜的人和他們的夢想又因為王多魚這個首富的背書而最終獲得成功…原本想敗光10個億,卻又多出了10個億。
最后,他想出了一個利國利民的招,就是設計了一款穩(wěn)賠不賺的“脂肪險”,終于耗完了他的20億。
第三階段,也是王多魚的最后一個考驗,在金錢和愛情之間做出選擇。
在這個最后的考驗中,王多魚同樣交出了滿意的答卷,他最終選擇了愛情。
王多魚的二爺把正確答案設計成愛情,我想,一方面,是因為他自己意識到愛情、親情的意義,另一方面,當我們擁有了財商,就不怕沒有賺錢的能力。
洛克菲勒曾經非常自信的說:“如果把我剝得一文不名丟在沙漠的中央,只要有一行駝隊經過,我就可以重建整個帝國。”是的,當我們有了像洛克菲勒這樣的高財商之后,你還會在意那座300億堆成的金山嗎?
二爺對王多魚的這三個考驗,真的是一門非常棒的財商課。
一個人只有渴望金錢,才能得到金錢;一個人只有懂得花錢的藝術,才能擁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入;一個人只要有了足夠的財商,一切身外之物都不重要。
可是,王多魚最終還是辜負了二爺的一番好意。
在電影的最后,王多魚和妻子在決定把錢捐出去的最后關頭,還是打回了原型。
沒錯,是金子總會花光的,但是王多魚學到的財商知識并不會消失,即使把錢都捐出去以后,他也完全可以利用那1個月的學習重新變成富豪。
那他為什么沒有這個魄力呢?
我認為他唯一缺失的是,沒有總結能力。
事實上,在那一個月花光十個億的任務中,已經讓他完全打開了視野,所有關于貧窮限制一個人想象力的問題他已經不存在了,而且,他通過投資、請巴菲特吃飯等應該已經完全掌握了或熟悉了資本運作的方式方法,他完全不需要擔心自己的賺錢能力了。換句話說,他用一個月花光10個億的舉動,表面上是敗家,實際上,這不僅讓他完全了解了金錢運作的規(guī)律,也已經為自己積攢足夠的名氣,想要向洛克菲勒一樣東山再起是絕對有可能的。但是,他自己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僅僅把考驗當成考驗來完成。
所以,二爺給了他三大考驗,他通過一個月花十個億的過程為自己積攢了豐富的經驗,可是沒有人幫他做更好的歸納,所以他的財商是不系統(tǒng)的,還不具備輕松駕馭金錢的能力。
這讓我想起市面上有一款非常棒的桌面游戲,叫《現金流游戲》,很多人在玩的時候很開心,很過癮,可是玩過之后,他們的財商知識并沒有得到過多的提升,原因也在于缺少復盤,以至于沒有搭建完整、系統(tǒng)的財商知識。
綜上,學習很重要,實踐很重要,但是,總結經驗更重要。
假如我是王多魚的二爺,我一定會讓金先生去跟王多魚解釋為什么要設計這三道考驗,以及如何從這三道考驗中獲得提升。
不要10個億,只要不到500元就可以買到一款現金流游戲的道具,只要39元就能聽一場關于現金流游戲的財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