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7
公共情懷的存在
——小城散漫表達系列之“公共、情懷”
火山
看似我們已經擁有了傘,實際上我們很容易受到各個方面的沖擊。對于青少年們的信息成長以及伴隨的心理成長,我一直比較關注;這些關注的緣由更多是來自我自己所經歷過的系列。
當然很多的信息披露綜合分析,包括自己所經歷的結合,常常讓我覺得如履薄冰;或者正是這些如履薄冰的感覺,讓很多人以為我很容易受到影響。除了一些必要的學習,我一直不會太用心展開自己的認知。除了很得意的初中時期學習,其它的學習,我無法專注和專心地搞研究,特別是一些忽悠的力量,甚至是一些刻意的屏蔽。當一些特別深刻的學習在現實生活無法深入之時,我對現實無盡妥協的做法很是痛心欲絕,直到某些時候,我用行動表明了自己的好惡和嘗試,表達對作為和不作為的態度。
那種公共的情懷更多渴望的是團體的進出自由,并不是一種特別的規范,這些規范適合在制造工具、物質上的標準,并不適合用在人心的成長和學術認知上,或者有個展現程度,這也不是最終的趨向和走向。不再停留,奔跑于沒有傘的人是幸福的,因為終于有了自己的力量展現。
那些不愿奔跑的呼喊或者只是不斷的提醒和關注,不過那些只是周圍的聲音,我們自己的聲音在哪里呢?唯有奔跑的時候,感受到自己力量的存在,存在天地間的事件影響中。無盡的成長和年齡沒有必然的聯系,我決定成長掙脫一些枷鎖是必要的,因為這些引子將會是痛苦和糾結的源頭。有若公共情懷的關注,決定了我的取向。那些悲情的公共關注,竟然可以自動讓我覺得深刻。
日子的積累竟然是如此,我在眾多的復雜之后,不久將回歸幼時類似的簡單,這樣的簡單將會是事業表達的決心和毅力所在。有了文字的伴隨,我才不覺得有點孤獨;有了文字的延伸,我才感覺到了感受也可以真實地支持著我往前走。
走在春天鮮花盛開的日子,竟然也有如此肥沃的寧靜領地;走在志愿公眾的活動,竟然發現雷鋒精神以這樣的面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