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想,去做。
想都是問題,做就行了。
生活中很多問題都是想出來的,一旦開始了想,那么,就會被無窮無盡的問題鎖死。
你不想明白不算完。
而你又確確實實地想不明白,所以,直接去做就行了。
關于這點,我們大概都有相關的經驗。在我們心中,默認的是,只要開始一件事情,就要把這件事情做完,做到底,至少有頭有尾。
于是,我們在剛開始的時候,就想要搞明白怎樣才能結束。
等這中間的過程完全想明白了,也就不想再去動手了。
其實,南京到北京也就4個小時的高鐵,南京到哈爾濱,也就只有10個小時的車程,南京到西藏,也就24小時的距離。
如果換成飛機的話,也許會更快一點。
但是啊,沒去過,都沒去過。
總覺得,要等到一個什么合適的時機,或者要做一個什么樣的準備,等一個特定的時刻等等。
所以就一直拖,一直也就沒去。
等到真正打算去的時候,已經過了多少年了。
當年的那個期待,那種渴望,早就沒了。
我們人生中,這樣的事例還少嗎?
一旦出發,路上全是風景,一旦開始,過程全是艱辛,但也正因為顛簸,我們才覺得來之不易。
顛簸,是人生中的常態。
起伏,是人生中的常理。
開始和結束,本就需要我們從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中,去點燃和熄滅。
點燃的是熱情,是渴望,是無邊的想象,熄滅的是一段旅程結束時,最最絢爛的光。
于是,每一次出發,就都充滿了力量。
每一次開始,就都直達終點。
如果還是拖延,如果還是再去經歷漫長的等待,我們恐怕再也不會對外面有什么好奇,對探險有什么期待了。
所以,當我們有這樣的想法時,就開始吧。
先從一個下午開始,慢慢打磨屬于自己的敏感,慢慢開始一個屬于自己獨有的時光。
我們必須拋棄所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擁抱現實給予的困難。
要么跨越它,繼續前進。
要么解決它,繼續奔跑。
先完成,再完美。
先開始,再調整。
先從一個糟糕的計劃開始,再去考慮一個周全的計劃。
路就在腳下,隨時可以走,但卻少有人去走。
更多的人,是站在起點那里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然而,結局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