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陽醫院高壓氧科 張奕 武連華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什么是突發性聾。
突發性聾(簡稱突聾),又稱突發性耳聾、特發性突發性聾,是指突然發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聾,是耳科常見病之一。
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于2015年發布了突發性聾診斷和治療指南(以下簡稱為中國2015版指南),將突發性聾定義為:72 小時內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至少在相鄰的兩個頻率聽力下降≥20 dBHL。
該指南指出
我國突發性聾發病率近年來有上升趨勢。
年齡:中位數為41歲。
性別:男女無明顯差異。
耳側:左側略多于右側。雙側突聾發病率較低。
分型:低頻下降型、高頻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全聾型。
病因:其確切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研究認為可能與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傳染性疾病、腫瘤等有關。
主要誘因:精神緊張、壓力大、情緒波動、生活不規律、睡眠障礙等。
發病機制:膜迷路積水、毛細胞損失、血管紋功能障礙、內耳血管痙攣、內耳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
主要臨床表現:突然發生的聽力下降;可伴有耳鳴;耳悶脹感;眩暈或頭暈;聽覺過敏或重聽;耳周感覺異常;精神或心理癥狀。
藥物治療:糖皮質激素、血液流變學治療(銀杏葉提取物、巴曲酶等)、營養神經藥物(甲鈷胺、神經營養因子等)及抗氧化劑等。
我們已經了解了突發性聾及其藥物治療,現在就說一說高壓氧:中國2015版指南除了藥物,還提到了一項治療——高壓氧治療。
什么是高壓氧治療?
高壓氧治療是患者在高壓氧艙內加壓(超過一個大氣壓)吸入純氧治療某些疾病。高壓氧對某些急、慢性缺血缺氧性疾病和因缺氧引起的繼發性疾病有獨特的治療作用。目前高壓氧治療疾病涉及臨床各個學科,尤其在耳鳴耳聾、顱腦損傷、腦血管病、厭氧菌感染、一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氣體中毒、減壓病、氣栓癥等疾病治療方面應用廣泛。
高壓氧與突發性聾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歐洲醫生首次報道高壓氧治療急性噪音性聾及突發性聾。目前,高壓氧被認為是除藥物治療外,突發性聾綜合治療手段中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據統計,高壓氧結合藥物治療突發性聾有效率可超過90 %。
治療機制
高壓氧治療能快速提高血液和組織氧分壓及組織中氧的彌散距離,改善內耳循環,糾正組織缺氧,減輕局部水腫。
降低血液的粘滯性,有利于血栓溶解,改善微循環。
抑制炎性反應。
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
分割線? 箭頭 動態
高壓氧治療什么時間開始好?
高壓氧業內普遍認為,一般情況下診斷了“突發性耳聾”,只要沒有高壓氧治療的禁忌癥原則上越早治療越好。如果患病時間已經數月或更長時間,高壓氧治療效果就不明顯了。
關于高壓氧治療時機的一些爭議
突發性聾的診斷和治療指南(2005年 , 濟南)中即推薦了高壓氧治療。在其修訂版--中國2015版指南中指出高壓氧的療效國內外尚有爭議,不建議為首選治療。
讓我們看看國外的治療指南吧。2012年美國耳鼻喉-頭頸外科學院發布的美國突發性耳聾臨床實踐指南中,推薦高壓氧和激素作為可選擇的治療,建議在發病后2周-3個月開始加入。
2017年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副院長遲放魯在《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發表文章《突發性聾的高壓氧治療》指出,該美國指南建議發病后2周到3個月加入高壓氧治療與其國情有關,即美國高壓氧治療價格昂貴。而我國高壓氧價格較低,美國2012指南中列出的不利之處我國均不存在。遲放魯團隊的另一篇文章特別指出,全聾型突發性聾應在藥物治療的同時,盡早進行高壓氧治療以提高療效。其他一些國內外文獻也指出高壓氧治療應盡早進行。
其實從高壓氧的治療機制不難看出,高壓氧治療主要作用恰恰在起病早期,能迅速糾正組織缺氧,避免組織發生不可逆的損傷。
因此,我們建議各位患者不要錯過了高壓氧早期治療時機。不要等到發生了不可逆損傷,才想到高壓氧治療 。
高壓氧治療突聾需要治療多長時間?
高壓氧治療療效和患者的年齡,聽力下降程度,高壓氧治療是否及時、病因等都有關系。總的治療時間依每位患者的具體病情而定,一般為2個療程左右,一個療程為10天。每次治療時間為2個小時,在高壓氧艙內升壓后帶面罩吸氧一個小時,升壓及減壓時間共需要一個小時。
有部分患者3-4個療程或以上才見效。我們曾有患者在第5-6個療程才見到明顯療效,這種情況可適當增加高壓氧療程。當然也有部分年輕患者見效很快。有位20歲女患者,得病第5天開始藥物及高壓氧綜合治療,3次治療后復查聽力即完全恢復,她當時就想停高壓氧。我們建議她為了鞏固療效、避免復發,應盡量做滿1療程高壓氧治療。
我們還建議每2個療程高壓氧治療,休息1-2周左右。
高壓氧治療期間還需要藥物治療嗎?
高壓氧治療與藥物治療的作用不能相互替代,兩種治療同時應用有相互增加療效的作用,可見高壓氧治療期間配合藥物治療效果更好。一般早期治療多采用輸液配合高壓氧治療,輸液治療結束后仍需高壓氧治療的患者要繼續口服藥物聯合高壓氧治療。
出現氣壓性中耳炎影響突聾的康復嗎?
高壓氧最常見的副作用為中耳氣壓傷,即氣壓性中耳炎,主要癥狀為耳痛。中耳氣壓傷大部分是可預防的,具體措施包括:升壓時做調節動作(吞咽、捏鼻鼓氣等),應用麻黃素滴鼻劑、鹽酸羥甲唑啉噴霧劑等(詳情請點擊閱讀:高壓氧治療如何避免出現氣壓性中耳炎)。由高壓氧專科醫生診治判斷患者是否適合行高壓氧,進艙前向患者充分說明預防措施,能最大限度的減少氣壓性中耳炎。即便出現了氣壓性中耳炎,比較輕的患者,停高壓氧休息幾天即可恢復,嚴重的患者經過治療,也是可以恢復的。
我上周有位門診患者,聽別人說做高壓氧會耳痛,非常緊張。我詳細詢問了他的病情,并結合耳鼻喉科的檢查結果,考慮他適合高壓氧治療,向他說明了耳痛的原因及如何預防。第一次治療結束,出艙后他興奮地和我說:“耳朵不疼,白緊張了,差點錯過了高壓氧治療”。
特別提示
感冒、鼻塞時容易出現氣壓性中耳炎,應盡量避免行高壓氧治療,可考慮行常壓高流量吸氧(或常壓飽和吸氧)。
總? ? 結
高壓氧治療被認為是除藥物治療外,突發性聾綜合治療手段中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一般情況下,診斷了“突發性耳聾”, 只要沒有高壓氧治療的禁忌癥,原則上越早治療越好,尤其是全聾型。
高壓氧治療期間配合藥物治療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