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二十年做家務的經驗,雖然不值得炫耀,但我覺得這確實是一筆私人的財富,因為我發現我身邊的人在做家務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欠缺。例如做飯,這種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在他們大腦中竟然是沒有概念的,還有就是做家務,二十大好幾的人了,說起來好像沒陌生,我則沒有,做家務就像基因一樣刻在了我的身體內,我年紀輕輕就有了很豐富的做家務的經驗,現在我外嫁婆家,很多活都不用我做了,不過在我的心里始終有一句話:我可以不做,但是我不可以不會。
不要以為我天生就愛做家務,不是那個樣子的,曾經媽媽在訓練我們做家務的時候,我有很強烈的反感情緒,因為我們同齡人沒有人接受這樣的訓練,我從七歲開始就幫著媽媽洗衣服做飯,做各種各樣的家務,整理收拾家。我和我姐兩個人歲數基本相同,一日三餐都是我跟我姐姐這樣輪流著做,家務也是一人一天,也沒覺得什么,反正身邊有個伴兒陪著自己一起做呢,一干就是很多年,其中家里面的大小事務我們都會都清楚門道。
以前覺得沒什么,反正就是成了生活的本能,也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在家就要做飯。現在結婚了工作了才覺得其實這是父母留給我一項很寶貴的財富。在婆家,我可以什么都不做,但是我什么都會,所以婆婆永遠都不會擔心我過生活,更不用擔心他兒子、孫子會餓著,而且我只要做都做的很好,很多出乎意料的飯我都能給他拿下來。,不瞞你說,我婆婆很多時候都有點不怎么相信,我這個年齡段懂的多的都超出了他的想象范圍了,你說,他能不對我刮目相看嗎?所以,有這一技在身,我是很受婆婆喜歡的。
慢慢體會到這是一項自身的財富后,我對媽媽當時的刻意訓練才有了理解,也不再有那么大的情緒了。后來上班發現,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竟然成了我炫耀的資本。嗯,好,我進而由此想到,我們也要把生活中的很多技能教給孩子,在他未來的人生之路上,還是那句話可以不用但是不可以不會。這是技能就是他戰斗的武器、生活的資本,在將來的某個時刻用得上時可以幫他的忙。
面對孩子,我們讓他做家務,不是真的讓他以后來干這些活,而是讓他習得這些技能將來為自己所用。我們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孩子對我們做的家務感興趣,我們就可以讓他體驗一下,在這個過程中,他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我們也把基本的生活知識聽過做家務傳給了他,最主要的是在這個合作的關系當中,我們一塊供事兒增加了親子間的交流。讓我們又發現了一項新的溝通方式,享受一塊兒做家務的快樂時光,而不是單純的陪伴他們做游戲。我們能把生活中很多事兒都過成游戲,這是多么有意識的事,多么富有創意的大發現啊。
我和孩子就是在家務中溝通,像他傳授基本生活技能,他在其中感受到的不是枯燥的技能傳授,而是快樂的游戲時光,他學到的東西都是順帶加入的,所以又好玩又有得學的事兒何樂而不為呢?
例如,我再鋪床單時,床單一抖起的大泡泡,他看著趕緊說媽媽,好像大的泡泡,我說像大的熱氣球,我們就由此討論開來,邊干邊說,熱鬧非凡。在這里面我還會不失時機的告訴他,我們的床是長方形的,所以床單也是長方形的,長方形有四個角。還會討論被單的顏色,一塊兒找顏色、看到被單上的圖案又是一通聯想......別看我們在鋪床單,其實我們是在進行科普大講堂,很有意思的,他也察覺不到是我的刻意安排。在不知不覺間他懂的就特別多,絲毫沒有違和感,他還很樂意跟我做這些事呢,在這個過程中也有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被發展出來了,就是動手能力,遇到什么事自己都會著手解決,這可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啊。
看到了吧,只要家長有心,只要我們想給孩子什么東西,我們做到有心無痕的引導,孩子是很容易聽我們指揮的,只是這種指揮很隱秘,不能讓孩子發現。這比每天對著孩子說;你要干什么,你要學什么強很多倍。前面帶來的是自愿與順從。后面帶來的是叛逆,你說的我偏偏不學,不管好不好有沒有用,跟父母情緒對著干就是這些叛逆孩子的專長。孩子還小,不懂得什么損失不損失。但我們作為大人可承受不起那樣的損失。所以我們從一開始就用對方法,用點智慧在孩子身上效果非常不錯。
但愿,我們做父母的都能掌握好自己手中的方向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