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是指三國魏正始年間(公元240—249年),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七人,被稱為“七賢”?!捌哔t”與東漢末年的“三君”(竇武、劉淑、陳蕃)、“八俊”(劉表、張隱、薛郁、公緒恭、劉祗、田林、王訪、宣靖)并列。因為他們經常在當時的山陽縣(位置有今天的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修武縣和新鄉市輝縣等說法)竹林之中飲酒、縱歌,肆意酣暢,后人將他們與當地竹林合稱為“竹林七賢”。
? ? ? ? ? 一、“廣陵絕唱”嵇康
嵇康(公元224年—263年),字叔夜,譙國铚(音zhì,至)縣(今安徽省淮北市?。ㄒ魋uī,雖)溪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竹林七賢”領袖人物。
嵇康娶曹操曾孫女長樂亭公主為妻,是曹魏宗室的女婿,隱居后多次拒絕做官。后來官至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因為得罪了鐘會,遭其陷害,被司馬昭處死,年僅39歲。
嵇康墓又稱嵇中散墓,位于安徽省渦陽縣石弓鎮嵇山南麓(原屬濉溪縣的臨渙鎮),是渦陽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嵇康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同提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是“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他的事跡與遭遇對于后世的時代風氣與價值取向有著深遠影響。嵇康工詩善文,其作品風格清峻。他注重養生,曾著《養生論》,有《嵇康集》傳世,其作品反映出時代思想,并且給后世思想界、文學界帶來許多啟發。
嵇康在文藝上一個通才級人物,他長于音樂、書法、繪畫等,通曉音律,尤愛彈琴,著有音樂理論著作《琴賦》《聲無哀樂論》。他還擅長書法,工于草書,其墨跡“精光照人,氣格凌云”,被列為草書妙品。后人稱其書法“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眾鳥時集,群烏乍散”。他又善于繪畫,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載其時有嵇康《巢由洗耳圖》《獅子擊象圖》傳世,都已散失。
嵇康隱居后就不再出山做事,大將軍司馬昭用重禮聘他為幕府屬官,他跑到河東郡躲避。司隸校尉鐘會盛禮前去拜訪,遭到他的冷遇。嵇康對司馬氏集團的不合作態度,招致了司馬昭忌恨,并最終導致殺身之禍。
263年,嵇康好友呂安的妻子被呂安兄長呂巽(音xùn,迅)迷奸。呂巽害怕報復,惡人先告狀誣告呂安不孝,使得呂安被官府收捕。嵇康非常憤怒,出面為呂安作證,觸怒了司馬昭。與嵇康早有恩怨的鐘會,趁機向司馬昭進言陷害嵇康。司馬昭一怒之下,下令處死嵇康和呂安。
嵇康行刑當日,三千名太學生集體請愿,請求朝廷赦免他,但沒有收到任何效果。臨刑前,嵇康神色不改,向兄長嵇喜要來平時喜用的琴,在刑場上撫了一曲《廣陵散》。曲畢,嵇康把琴放下,嘆息道:“從前袁孝尼(袁準)曾跟我學習《廣陵散》,我每每吝惜而固守不教授他,《廣陵散》現在馬上要失傳了。”說完后從容就戮。海內士人無不痛惜,司馬昭不久也追悔莫及?!稄V陵散》又名《廣陵止息》,是中國古代十大琴曲之一,在我國古代音樂史上具有極其崇高的地位。
北宋大詩人蘇軾將嵇康被殺和中國歷史上很多名人被殺并稱:“漢景帝以鞅鞅而殺周亞夫,曹操以名重而殺孔融,晉文帝以臥龍而殺嵇康,晉景帝亦以名重而殺夏侯玄,宋明帝以族大而殺王彧,齊后主(高緯)以謠言而殺斛律光,唐太宗以讖而殺李君羨,武后(武則天)以謠言而殺裴炎,世皆以為非也。”
李清照有詩贊嵇康曰:“兩漢本紹繼,新室如贅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p>
? ? ? ? ? 二、“醉酒避親”阮籍
阮籍(公元210年—263年),陳留尉氏(今屬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人,三國時期曹魏詩人,“竹林七賢”之一。
阮籍字嗣宗,曾任步兵校尉之職,世人稱為阮步兵。他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采取謹慎避禍的態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詠懷八十二首》《大人先生傳》等,其著作收錄在《阮籍集》中。
阮籍墓共有兩處,一是阮籍墓遺址,在河南開封市尉氏縣縣城小陳鄉阮莊村。墓地原來有祠宇,后被黃河水淹沒,祠毀墓淤。1986年,阮氏族人集資建了新墳塋。二是位于江蘇省南京市43中學校之中,這里是衣冠冢。
阮籍三歲喪父,由母親把他撫養長大。他家境清苦,勤學成才,天賦秉異,八歲就能寫文章,終日彈琴長嘯。249年,曹爽被司馬懿所殺,司馬氏獨專朝政、殺戮異己,被株連者很多。政治上傾向于曹魏皇室的阮籍采取明哲保身的態度,或者閉門讀書,或者登山臨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緘口不言。254,高貴鄉公曹髦即帝位之后,司馬師為籠絡人心,大肆封官晉爵,阮籍也被賜為關內侯,官至散騎常侍。司馬師去世之后,司馬昭派心腹鐘會多次探問阮籍對時政的看法,都被阮籍用醉酒的辦法掩飾。
司馬昭為了拉攏阮籍,想和他結為兒女親家。阮籍為了躲避這門親事拼命喝酒,每天都是酩酊大醉,不醒人事,一連兩個多月都是如此。那個奉命前來提親的人根本沒法搭話,只好回復司馬昭,司馬昭無可奈何地說:“算了吧,我實在也拿這個醉鬼沒有辦法?!?/p>
阮籍怕說話惹禍,卻常常用眼睛表示憎惡:用白眼對待討厭的人;用青眼對待喜歡的人。他母親去世之后,嵇康的哥哥嵇喜來致哀,但因為嵇喜是在朝為官之人,于是他馬上就給嵇喜一個大白眼。后來嵇喜帶著酒夾著琴來,他立刻大喜,馬上由白眼轉為青眼,這也是蠻可愛的作派。
阮籍的《詠懷詩》共82首,繼承了我國歷史上建安文學的優良傳統,進一步開拓了五言詩的寫作范圍,在體例和技巧等方面有不少創新,對后世產生了很大影響。代表作其一曰:“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蔽癖磉_了詩人心中苦悶難以排遣的心境。阮籍早年崇尚儒家思想,志在用世,后來轉為以隱世為旨趣的道家思想,他曾寫過兩篇著名的論文《通老論》《達莊論》。
歷代關于“竹林七賢”的排序,阮籍總是名列第一,可見阮籍在士人中名望之高,如《名士傳》的排列次序為:阮籍、嵇康、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
? ? ? ? 三、“懸絲尚書”山濤
山濤(公元205年—283年),字巨源,河內郡懷縣(今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人,三國至西晉時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賢”之一。
山濤有文集10卷,《全晉文》錄入5卷,今已散佚?!度珪x文》錄有其文:《為子淳尤辭召見表》《表謝久不攝職》《表乞骸骨》《上疏告退》《啟事》《答詔問郄詵事》等?!洞净w帖》收錄有其書法作品《侍中帖》八行法帖。
山濤喜好老莊學說,與嵇康、阮籍等交游。四十歲時才擔任郡主簿。西晉建立后,歷任大鴻臚侍中、吏部尚書、太子少傅、左仆射等職。曾多次以年老有病為由辭官,都不被批準。282年升為司徒后因以老病歸家,第二年去世,享年78歲,謚號“康”。
山濤早年喪親,家中貧困。少年時即有器量,卓爾不群,與嵇康、呂安、阮籍常在一竹林中交游,志趣契合,為莫逆之交。司馬師任命山濤為趙國相,后遷為尚書吏部郎。266年司馬炎受禪建立西晉,任命山濤為代理大鴻臚,進入“三公九卿”高官行列。司馬炎因山濤清貧儉約,無法供養家人,特別賞賜給他家每天的膳食,加賜床帳被褥。禮遇厚重,當時沒有人能和他相比。
山濤在任尚書十多年,也就是現在的組織部長職位,他把所推薦上奏人物全部列名成冊,當時稱為《山公啟事》,相當于現在的《干部花名冊》。他前后薦舉的百官都是賢良人士,只有陸亮是司馬炎詔命任用的,和山濤意見不一致,山濤爭辯而司馬炎不聽,陸亮不久就因為貪污受賄而被罷免。
山濤一生清貧,有“懸絲尚書”的美稱。鬲縣縣令袁毅性貪而行污,以賄賂公卿來索求美譽。他送給山濤蠶絲百斤,山濤不想直接拒絕而顯得另類,于是收下藏在閣樓上面。后來袁毅東窗事發,凡受賄的人都被檢舉。山濤取出蠶絲交給辦案官吏,絲上積滿塵土,封條印章未動。
南宋理學家陳普有詩贊山濤曰:“君王祖述竹林風,竹葉紛紛插滿宮。禍亂古今惟晉酷,是非憂樂一山公?!?/p>
? ? ? ? ? 四、“老莊之學”向秀
向秀(約227年—272年),字子期,河內懷縣(今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人,三國至西晉時期哲學家、文學家,“竹林七賢”之一。
向秀酷愛讀書,與嵇康、呂安等人相善,隱居不仕。263年嵇康、呂安被司馬昭害死后,向秀受司馬昭接見,后官至黃門侍郎、散騎常侍。向秀喜談老莊之學,主要成就在于推動玄學盛行,代表作品有《思舊賦》《難嵇叔夜養生論》。
向秀早年淡于仕途,有隱居之志,后被迫做官,但卻“在朝不任職,容跡而已”。向秀對《莊子》有很深的研究,曾對《莊子》加以注釋,開創玄學注《莊子》的新思路。向秀認為理想的“逍遙”境界存在于現實世俗社會之中,后發展成為“身在廟堂心在山林”的士大夫處世人格理想。
《思舊賦》是向秀經過舊日居所,在日暮時分聽到鄰人嘹亮悲摧的笛聲,追思好友嵇康和呂安所作。向秀以“曠野之蕭條”、“舊居”、“空廬”之景,寄托著物是人非的悲涼。由于當時政治環境的險惡,不便直言,達到了言猶未盡的藝術境界。
? ? ? ? ? ? 五、“醉侯酒仙”劉伶
劉伶(約221年—300年),字伯倫,沛國(今安徽省淮北市)人,魏晉時期名士,“竹林七賢”之一。
劉伶嗜酒不羈,被稱為“醉侯”。他好老莊之學,追求自由逍遙、無為而治。曾在建威將軍王戎幕府下任參軍,因無所作為而被罷官。266年朝廷征召劉伶再次入朝為官,被劉伶拒絕。
劉伶墓所在地爭議很大,有為數不少的城市都在爭奪劉伶墓,并且都是有理有據,主要有山東省棗莊市中區劉伶墓,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劉伶墓,河北保定市徐水區劉伶墓,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劉伶墓,河南省新鄉市劉伶墓以及安徽省阜陽市潁東區劉伶墓等。
劉伶現今存世的作品只有《酒德頌》和《北芒客舍》。其作品生動反映了魏晉名士崇尚玄虛、消極頹廢的心態,也表現出對“名教”禮法的蔑視及對大自然的向往,后世以劉伶為蔑視禮法、縱酒避世的典型代表。
在“竹林七賢”中,劉伶是社會地位最低的一位。并且他身高六尺,容貌丑陋,沉默寡言,對人情世故漠不關心,只與阮籍、嵇康相交莫逆,遇上時便有說有笑,非常投機,攜手共游山水。
劉伶一生嗜酒如命,常常坐著鹿車,帶一壺酒,讓人扛著鍬跟著,說:“如果我醉死了就把我埋了。”還曾發出“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裈衣,諸君何為入我裈中?”的酒后豪言。
劉伶因飲酒過度導致身體不適,感到極度口渴,就向妻子討酒喝。他妻子把酒倒掉后連酒器也摔壞,哭著勸道:“你喝酒過量,這不是養生的辦法,必須把酒戒掉!”劉伶說:“戒酒很好,但我不能控制,只能向鬼神禱告,我發誓要戒掉酒癮。你就準備好祭祝用的酒肉吧?!逼拮诱f:“我立刻按照你交代的去辦?!庇谑前丫迫夤┰谏裎磺?,請劉伶去禱告發誓。劉伶跪著說:“天生我劉伶,酒是我的命。一次喝一斛,五斗消酒病。婦人之言辭,千萬不能聽?!闭f完拿起肉端起酒就吃喝起來,又一次醉倒了。
南宋大詩人陸游有詩曰:“人生各自有貴賤,百花開時促高宴,劉伶病酲(音chéng,成)相如渴,長魚大肉何由薦?!?/p>
? ? ? ? ? 六、“卿卿我我”王戎
王戎(公元234年-305年),字濬沖,瑯玡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人,三國至西晉時期名士,“竹林七賢”之一。
王戎出身瑯玡王氏,最初承襲父的親爵位貞陵亭侯,被司馬昭辟為掾屬,累官到豫州刺史、建威將軍。后參與晉滅吳之戰因功進封安豐縣侯。在籠絡荊州士人上頗有成效,又被征召為侍中,遷任光祿勛。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傅、中書令、尚書左仆射等職,并領吏部事務。296年升任司徒。司馬倫殺張華等,王戎受牽連被免職,后又起用為尚書令,再遷司徒。張方劫持惠帝入長安后,王戎逃奔陜縣。305年,王戎去世,享年71歲,謚號“元”。
王戎自幼聰穎,神彩秀美,據說他能直視太陽而不目眩,裴楷稱贊他說:“戎眼爛爛,如巖下電?!蓖跞趾湍觊L24歲的阮籍交好。王戎對人評價非常準確,被稱為識鑒過人。263年,鐘會、鄧艾等率軍伐蜀,鐘會在出師前和王戎道別,詢問王戎有什么滅蜀良策。王戎說:“道家有句話叫‘為而不恃’,成功并不難,保持成果就難了?!钡诙赙姇褋y失敗被殺,大家都認為王戎有過人的見識。
王戎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大孝子,被時人稱為“死孝”。晉武帝時王戎為其母守喪,雖逾越禮制,飲酒食肉,但面容憔悴,身體虛弱,連起身都要手扶拐杖。中書令裴楷前往憑吊其母,說:“若使一痛果能傷人,浚沖必不免滅性之譏?!倍袝蛵谕瑫r遭母喪,雖然寢苫食粥,但哀毀不過禮,氣色不衰。劉毅稱之為“和嶠生孝,王戎死孝?!?/p>
王戎之妻常以“卿”稱呼王戎(按照辦古代禮節,婦人應以“君”稱其夫,“卿”是夫對妻的稱呼)。王戎說:“婦人卿婿,于禮為不敬,后勿復爾?!逼淦迏s說:“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王戎也無可奈何,成語“卿卿我我”就出自這個典故。
? ? ? ? ? 七、“琵琶始祖”阮咸
阮咸(生卒年不詳),字仲容,陳留尉氏(今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人,魏晉時期名士,阮籍之侄,和阮籍并稱為“大小阮”,“竹林七賢”之一。
阮咸在仕途上一直不得意。在他任散騎侍郎時,山濤推舉阮咸主持官員升遷工作,晉武帝認為阮咸好酒虛浮,堅決不用他。因質疑荀勖音律而遭到其記恨,被貶為始平太守,后無疾而終。
阮咸精通音律,善彈琵琶,尤其是長頸琵琶,時號“妙達八音”,有“神解”之譽。存世的作品有《律議》《與姑書》,“阮咸”這一樂器也因他而得名。
“竹林七賢”的作品基本上繼承了建安文學精神,但由于當時的高壓統治,作家們都不敢直抒胸臆,所以只能隱晦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他們一直受到后人敬重。
當時社會處于動蕩時期,司馬氏和曹氏爭奪政權的斗爭異常殘酷,導致民不聊生。很多文人不但無法施展才華,而且要時時刻刻擔憂性命,因此崇尚老莊哲學,到虛無縹緲的神仙境界中去尋找精神寄托,用清談、飲酒、佯狂等形式來排遣苦悶的心情,“竹林七賢”成了這個時期的文人代表。提起他們,總能想到華章、妙音與美酒,嵇康的風神秀徹、阮籍的狂放不羈、山濤的長者氣度、劉伶的以酒為生,確實是令人神往的境界。
“竹林七賢”,賢士中的超級大賢,三國魏晉風度中的絕世風度。
黃其軍
? ? ? 作于2018年5月22日(古歷四月初八)
? ? 文中照片來源于網絡,對作者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近期同類文章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