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像三月”。這是童書的魅力,也是新教育人的風采。
? ? ? ? 5月11日,參加臨河區教育局主辦的“營造書香校園——推進兒童閱讀教學研討會”,使我對兒童閱讀與營造書香校園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本次會議深入的探討了四個問題:閱讀與教育、閱讀與課程研發、閱讀與推進方法、閱讀與教師專業成長。
? ? 往具體了說,就是臨河教師成長營做了以下四個嘗試:
嘗試一:為臨河的兒童找到此時此刻最適宜的童書。
嘗試二:為臨河教師找到此時此刻最適宜的指導方法。
嘗試三:為每一位教師找到最適宜的行走方式。
嘗試四:讓每位教師成為兒童閱讀的推廣人。
? ? ? ? 朱永新說:“營造書香校園是十大行動之首,將閱讀作為撬動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基礎和源頭”。我們今天的“語文大閱讀教學研討會”就是用閱讀撬動教改,用兒童課程推進閱讀。
? ? ? ? 楊局長在總結中說:“2017年12月19日,臨河區舉行了優質均衡啟動儀式,但如何搞優質均衡?當時沒有思路。在均衡發展中,各校建立了最美的圖書館,卻沒有閱讀的課程。于是找到并加入了新教育,找到了閱讀這杯神水”。朱永新說:“對學校而言,硬件設施是教育的基礎,但決定教育質量和品味的是軟件水平,決定軟件水平的關鍵是閱讀水平”。本次活動明確了一個方向。楊局長說:“各校要立足本校校情,以1+n的形式確定實驗內容”。這里的“1”,就是營造書香校園,這里的“1”就是讓各校以閱讀立校。新教育一再強調:“閱讀是一種最基礎的教學手段,是貫穿教育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學校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讓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興趣和能力。如果一個學校將這個問題解決了,那將為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奠定非常堅實的基礎”。
? ? ? 對教師1+ n代表什么?我想這里的“1”應該是自已的閱讀,“n”應該是自已的課堂,自已的課程,自已的推進方法……
? ? ? ? 如何讓學生養成閱讀習慣?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怎樣才能讓學生具備閱讀能力?這需要一系列兒童課程做支撐。
? ? ? ? “課程的豐富性決定生命的豐富性,課程的卓越性決定著生命的卓越性”。因為站在講臺的那個人決定著教育的品質。這個人提供什么樣的課程?提供什么樣的教學?是非常關鍵的,書香課程的探究迫在眉睫。
? ? ? 晨誦課把最美的童詩給學生,課上老師帶領孩子去體驗、感悟、發現……楊舒涵老師領著孩子誦讀《朋友》,在孩子將朋友的名字放入課文中,讀給自已的好朋友聽時,他同時也將真誠、關愛、友誼放進了閱讀。朋友是什么?是以誠相待、是靈魂平等、是同甘共苦、是尺碼相同……在一遍遍讀的過程中學生自己體會到友情的珍貴,有朋友是多么幸福的事情。這就是晨誦的意義,兒童詩的價值。楊老師就是用詩歌擦亮學生的每一個清晨,每一個日子,這是詩歌的魅力。
? ? ? 《敲門小熊》是繪本教學,一個繪本就是散滿珠貝的一片海洋 ,一粒粒珍珠藏在封面里、環襯里、扉頁、大跨頁、封底里;藏在語言、圖畫、文字、表情、顏色、紋理中;藏在對比、變化、發展中……甚至在標點符號里。尋找,猜測,探索,體會,發現……都是學習的過程。教師要手持一根金線,領著學生將顆顆珍珠串起。讓你的課堂珠光寶氣,讓你的學生留戀忘還。這是繪本的魅力。
? ? ? ? 牛宇老師把神話故事帶給孩子,讓孩子在故事中長大。泰勒說 :“神話是‘化石文化’的‘遺留物’,不僅可以被看做‘文化路上的里程碑’,標志著‘世界文明所實際走過的路程之跡’,它可以在兒童精神生活中遺存著、再現著”。神話故事更能激發兒童閱讀興趣、想象力、良好的品質。神話不只是故事,每一個故事中都蘊含著一種精神、夢想、追求、信念、智慧……諸神是文化的根,學習神話是在尋找歷史,尋找文化的原源。諸神創造了自己的“神話”,我們不也是在創造自己的“神話”嗎?
? ? ? ? 就今天而言,你想要學生獲得信念,請把《綠野仙蹤》給他;你想讓學生獲得成長,請把《綠野仙蹤》給他;想讓學生獲得智慧,請把《綠野仙蹤》給他……你不用三番五次的教育他“人要有信念,學習要有目標……”,你把《綠野仙蹤》給他,堅如盤磐石的信念,是抵達家園的關鍵??傆幸槐緯m合某個年齡段的孩子,相信書籍的力量大于說教,這是閱讀的魅力。
? ? ? ? 課程只是個例子,如何開展,需要每位教師研究、學習、探索,但最關鍵的是行動,在行動中尋求方法。
? 為孩子選擇當下最適宜的圖書
? ? ? 楊美鳳校長為大家提供了一些方法。她講了如何選擇童書?在兒童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有最適合他的圖書。新教育以20多個文化主題和核心為圖書分類。通過閱讀孩子可以獲得愛、誠信、責任、寬容等“成長的維生素”。將圖書分為文學、科學、人文三類,以達到“營養平衡”。朱永新說:“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它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我覺得還應該增加一句:閱讀會讓人生活更有溫度,讓生命更有廣度和厚度。
為每位教師探求最適宜的指導方法
? ? ? ? 老付拆書、《可視化工具》、楊美鳳校長所說的讀什么?怎么讀?怎樣指導讀……都是在為教師提供方法??梢暬ぞ呤浅的У奈淦?,是給學生風神的風口袋?龍王的雨具?雷公的雷神錘?還是電母的乾元鏡……讓學生自已去選擇,付老師有那么多的閱讀神器,這是教師的智慧。
? ? ? ? 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關鍵看教師是否手中有法,是否會“授之于漁”。說穿了,關鍵還是站在講臺的那個人提供怎樣課堂?怎樣的課程?沒有教師的深度閱讀,便沒有學生的閱讀。
? ? 為教師尋找最適宜的行走方式——做兒童閱讀的推廣人
? ? ? 教師的成長決定著學生的成長。作為教師,切莫因自己的矮小,成為阻礙學生發展的天花板。博爾諾夫說:“人是有缺陷的生物。為了彌補缺陷,人成了不斷求新的生物。成了雖不完美,但因此而能不斷使自己完美起來的生物”。從這一意義上說,人是需要終身學習的。作為教師,學習是最基本的常態。正如楊局長的期待:“愛書,從教師開始;成長,從閱讀開始;培養教師,從讀書開始。任何教師的成長都離不開讀書,要推動教師讀書,必須有一個或一批人去帶動。美鳳校長和六所學校老師成立的成長營,推動教師閱讀,彌補了臨河教育體制上的空白……”。但僅靠這十三個人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更多的學校,更多的老師,加入到兒童閱讀推廣中,一起去做這件重要的、有意義的事情。我們首先要從自己閱讀開始,從自己的課堂開始,做一個“好女巫”吧!去吻醒你的學生、家長、家人、身邊的人,做一個真正的兒童閱讀推廣人。
? ? ? ? 每一次培訓,都希望參會的老師帶回去的是行動。希望每一位教師都能成為兒童閱讀的推廣人。
題外話:“誤入”教師成長營——我與成長營
? ? ? ? 我是一名新營員,機緣巧合,誤打誤撞進了“臨河教師成長營”。
? ? ? 這里的“誤入”絕非林沖誤入白虎堂,也不是宋江誤殺閻婆惜;是漁人誤入桃花源,是李清照誤入藕花深處,是“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而增慕”……一躍入,便深陷其中,迷戀不已,不能自拔。
? ? ? 我就是那只敲門的小熊,我敲開了美好的門,獲得了美好;敲開了幸福的門,獲得了幸福;敲開了成長營的門,獲得了成長……
? ? ? 我就是那個尋找精神家園的多蘿西,我踏破銀鞋找到了“家”。
? ? ? 這次活動讓我實實在在認識了這群家人。因為喜歡閱讀走到一起,與其說是教育的情懷,不如說是教育的使命;與其說是教師的責任,不如說是教師的擔當。成為教師成長營的一員,我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
? ? ? “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像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