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其實當時看的時候就想寫點什么了,可情郁于中思緒凌亂難以下筆,只好靜等時間的沉淀,讓那些飄散的思緒各自歸位。其實這三部作品乍一看真是八竿子打不著,只因為我看的時間的前后緊接故竟然讓我看出點聯(lián)系來,這就是愛的缺失與救贖。
? ? ? 先看的是托翁的《安娜》。大學時看完了《戰(zhàn)爭與和平》,想接著看安時發(fā)現(xiàn)看了幾頁看不進去。? 發(fā)現(xiàn)閱讀也是一件隨著年齡、經(jīng)歷而不斷改變的。這次看安是語文書里提到托翁的幾部作品,想著一直沒有細看而去看,這次竟然看進去了。閑話少說,言歸正傳。關于安娜的悲劇早已各種版本的評論,主流都是同情與贊頌的,我只是想從我發(fā)現(xiàn)的角度簡單說下。安娜的美麗自不必說,她臉上那種壓抑的生氣,相信肯定引起了渥倫斯基的注意,她身上洋溢著的過盛的活力與生機讓她顯得既優(yōu)雅更有生命的感染力。我看的版本提過好幾次安娜步履的堅定有力。安娜本是一個內(nèi)心世界非常豐富的人,丈夫的無趣讓她只能將自己的滿腔柔情寄托在兒子身上。所以她身上那種壓抑的生氣自然會以特殊的氣質(zhì)流露出來。從這個角度看,安娜其實是一個缺失愛情的女人。愛情往往能調(diào)動一個女人最大的生命激情,其實不管是男女,只要愛過的人應該都有此體驗,不過女人表現(xiàn)的更多更銘心。而缺失愛情滋潤的女人就恰恰相反,她的生命只能以慢性的形式漸漸枯萎,只有那些特別有生命內(nèi)在活力的女人會以一種特殊的形式或溫婉或激烈地表現(xiàn)出來。這也許正是此類特質(zhì)讓人們不斷謳歌不斷唏噓感慨,也許他們只能存活于藝術作品中。真正的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強烈狂熱的激情只會讓人癲狂或者死亡,為愛癡狂并不盡是一個美麗的詞語,我所知的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執(zhí)著的青年男女因為感情的受挫而精神錯亂的。文學作品中更是舉不勝舉,如《呼嘯山莊》中的凱瑟琳和希茨克列夫;金庸小說中的李莫愁和阿紫。也許太過的激烈不是正常的神經(jīng)能夠承擔的,所以只能以或多或少的病態(tài)展示出來。安娜臉上壓抑的生氣,也許就是一種輕微的病態(tài),是愛情缺失但有內(nèi)在生命活力人的病態(tài)。渥倫斯基是愛安娜的,但他的愛與安娜付出的愛并不能對等。這也許是男女的差異,愛情是女人全部的世界,而男人的疆野更廣闊,所以安娜才會失望。何況她是承擔著巨大的社會輿論、心理道德的譴責的壓力,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才換來的愛情呢!渥倫斯基曾為安娜開槍自殺過一次,在得知安娜臥軌的瞬間,精神也遭受巨大打擊,其實這些也觸動了我。他們不是不愛,只是他們的愛挑戰(zhàn)世俗,成了他們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渥倫斯基救贖了她缺失的愛,卻帶給她的生活毀滅性的震蕩。安娜是勇敢的,她的愛雖然缺失過,但她的愛也被救贖,她是不幸的,但又是幸運的。她以整個生命為代價換來的愛情的剎那綻放,發(fā)出了不朽傳世的耀眼光芒,她來到這世界,寧愿轟轟烈烈地死,也不愿冷寂的死,如流星劃過天際,如隕石墜入大氣層,雖然結局是毀滅,但剎那的光輝將永遠閃耀!
? ? ? 后兩部都是電影,所以說簡單點,畢竟電影要精練、涵蓋量大而有輕重取舍。
? ? ? 第二個是《沉默的羔羊》,這是著名的恐怖片,也是作為犯罪心理學來研究的名篇。野牛比爾是個典型的愛的缺失者,不過這其中的原因沒怎么細提。我后來為了了解他為什么會心理嚴重變態(tài)而專門看了小說,也沒有多少線索。只知道他從小跟母親生活,母親選美失敗后一度消沉酗酒,所以他在10歲時被官方送往救濟院之類的機構。網(wǎng)上搜到他的原型,在美國真有其人,心理變態(tài)的原因心理學家和心理學醫(yī)生都難以破解,只知道他渴望把自己變成一位女性,或者是希望媽媽回來。他對自己缺失的自我救贖是通過嚴重變態(tài)的血腥殘殺來實現(xiàn),對他除了同情就是恐懼。其實女主角也是愛的缺失者,兩歲就失去了母親,10歲又失去了父親。后來被寄養(yǎng)在農(nóng)場的姨媽家,但她的生活充滿了不安全感,在看到被屠宰的沉默的羔羊時,她能以自己的同理心同情甚至去拯救那些和她一樣的無助者。雖然她表面是堅強的,但內(nèi)心的靈魂一直充滿了無助和不安全感,所以她會一直夢到那些羔羊無助的叫聲。在漢尼拔的幫助下她拯救了被綁架的女子,也救贖了自己難以安寧的靈魂。
《剪刀手愛德華》,愛德華那憂郁的眼神,那滿是傷痕的蒼白的臉,凌亂的頭發(fā)讓他的形象深入人心。他與金愛而不能在一起的傷感讓人不由潸然。很久沒有看電視電影流淚了,但看這部電影時卻幾次哽咽。愛德華是一個機器人,是一發(fā)明家發(fā)明出來的。發(fā)明家一死,就只剩下他孑然一身。他是缺失者,最具象征意義的是他的那雙剪刀手。不僅是手,他還缺乏正常人類的家庭、社會生活。他只能靠自己童真的內(nèi)心一人無憂無慮獨自居住在古堡。如果金的媽媽不把他帶回家,他會這樣無愛無痛的過完一生。她本是善意的幫助,但對他的幫助救贖也許就是個錯誤,他的存在就是一個另類,注定了他不能融入人類的生活。他只是一個機器人,不幸的是卻擁有了人類的感情,但卻不懂復雜的人性人情,所以遭受到一次次誤會和傷害。但愛德華是可愛的,雖然他是缺失的,他一直有一顆善良美好的心,即使是在深受傷害和誤解時,他還不忘給坐在身邊的狗狗剪下?lián)踝⊙劬Φ拿l(fā),還能沖它一笑。當本是欣喜的他準備接受父親圣誕節(jié)的禮物——最后的手時,父親突然在他面前仰面摔倒,而他的剪刀手卻生生將那雙手劃壞時;當金讓他抱抱自己時他只能憂傷無奈地說:我不能時他是多么的無助與凄涼。周圍人的惡意誤會和傷害,他身體的缺失和特殊只能讓他和金近在尺咫?yún)s只能永世隔絕。這種結局是遺憾和憂傷的,但金和她的媽媽在外在和內(nèi)心上都救贖了他,給了他家的溫暖,讓他嘗到愛的美好與哀傷。當金臨別前輕輕一句,我愛你,他所有的委屈和付出,所有的幸福和哀傷都在他那默默閉著雙眼的一瞬中囊括殆盡(時間長了有點不確定他那一瞬的表情了,但是非常打動人心,他此時的沉默無語勝過千言萬語。他在整部影片中都是很少說話,即使說話語言也很簡短),他的愛情終于得以救贖。雖然多年過去了,他只能一個人孤獨的生活在古堡,但他的生命從此有了華彩,那是愛情的力量,那是生命最初的動力,在他漫長的一生中將給他無盡的滋養(yǎng)。
? ? ? 蕓蕓眾生,無論高貴或卑微,無論平凡或另類,對愛的追尋是永恒的。愛是偉大的,它是我們生命初始的動力。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覺得一直缺失愛,對愛的追尋永不滿足。正因為缺失,我們才會去尋找愛人與被愛,去給予愛和索求愛。愛的缺失和救贖處處存在,人間才會上演愛的悲喜劇、鬧劇,可歌可泣的千古絕唱。我愛過才算活過,我活著,是為了愛、、、忘記了是否是《穆斯林的葬禮》中梁冰玉的話了。書中結局的那在天地間回旋的《梁祝》,也許正是人間有愛卻愛難全的普撒、、、我們都是缺失愛的,我們都需要救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