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很強大,但并非所有服務都適合開發成小程序。對于用戶來說值得刪掉單獨應用、改用小程序的,對于開發者來說適合開發成小程序的,是以下這些服務:
1)使用頻率低,即用即拋的服務。一般來說可能是工具,比如計算器、經期紀錄、機票火車票預訂,或者不常逛的電商網站。
2)比較常用但完全沒必要裝一個單獨應用的服務。比如打車和訂餐軟件,以滴滴出行和大眾點評為例,過去本來就可以在微信/支付寶里嵌套網頁,現在變成小程序了,換湯不換藥。
3)對現有公眾號/服務號有更多期待卻得不到滿足的機構。公眾號和服務號的基礎交互模式是對話,但對話不是萬能的。比如媒體,在公眾號上能做到的是日常文章推送、關鍵詞自動回復、熱門文章自動抓取等等,但如果新的內容形式不限于圖文和視頻,需要更多的交互,公眾號滿足不了的,小程序或許可以勝任。
當然,種類絕對不限于此。簡單來說,如果你手機上有很久都沒打開,但又覺得有可能會用到不想刪的應用——絕對適合變成小程序。
目前發現的問題
1)分享設定
小程序的分享,無論分享動作的對象是小程序本身,還是小程序里的一個頁面,都只能分享到微信的聊天中,既不能分享到朋友圈,不能分享到第三方軟件,比如電子郵件、第三方聊天軟件和筆記工具等里面。
另外,不同小程序的分享路徑也不一樣:有的點右上角三點菜單即可分享,有的則需要回到小程序資料頁才可以。
2)不支持模糊搜索
但不是所有的小程序都不支持。比如搜索“購物”什么都搜不到,但搜索“京東”卻能找到【京東購物】的小程序;再比如,搜索“日歷”、搜索“朝夕”什么都找不到。
當然,小程序內部內容的搜索就更不用想了。
所以你猜,會不會是騰訊系的才能搜得到?
3)小程序關不掉。
你可以關掉朋友圈、關掉附近的人、關掉微信運動,但你關不掉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