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我羨慕時光流逝卻未做出改變的人們,那種光芒引人入勝。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父親的生日是八月十六,因此八月十五和十六對于我們格外重要。父親還有兩年就八十歲了,他和75歲的母親一起跟隨著我,在給我們照顧孩子。這么大歲數還帶孩子,很多人都問,是太爺?是太太吧?”、“是呀,是到了太爺、太太的年紀,但是這是孫兒”,母親總是這樣回答。旁人總覺得辛苦,母親卻笑著說,人不能享福,一享福就倒了,就是要與天斗、與地斗,對此她笑稱是革命的樂觀主義的精神。
清晨,當我和孩子還沒有起床的時候,母親已經開始洗衣服了,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時候起來的,等天微微亮的時候家里的洗衣機已經轟轟地甩衣服了。然后,把我和兒子叫醒,一起到街上過早、買菜,我們家離街市比較遠,出個校門就得一兩里。從孩子還只幾個月的時候,父親就喜歡把兒子抱在手上,教他看這看那,“多識花鳥草木之名”,兒子是新來的,對什么都好奇。天空中小鳥飛過,他追著看;地上有螞蟻爬爬,他也停留不走。一路的花草樹木、一路的牙牙學語,有時候我說:“人家家里的小孩子都是坐推車,我們也可以讓他坐推車啊”,父親總是說,推車比較低,小孩子會吸入灰塵、汽車尾氣,對身體不好,再說冬天小孩子會覺得冷,還是抱著吧。他們都這么大年紀了,但是帶孩子從不含糊,一點都不顧念自己。有一次,夏日中午,太陽正猛,想著孩子喜歡吃豆皮,母親就跑到街上買去了,沒有想到自己,也不管我們知道了以后是否會擔心。在我心中,他們從來就不老,他們努力上進、寬以待人,熱切地對待一切有生世界。是的,他們不老,他們依然天真澄澈。想起父親抱著才幾天的兒子,念叨:“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生動可愛,仿佛時光從未來過,童真與童心,光芒引人入勝。
我的父母都是退休教師,從教都超過三十年。多年來,他們盡心盡力地工作。記得小時候家里許多龜板、阿膠,我的母親身體不好,極年輕還沒有二十歲就得了腸胃病,家境貧寒,在師范讀書的時候,連被絮也沒有,但,這并沒有阻擋她對工作的熱忱,她是多年的先進工作者,常年擔任班主任。有時候腸出血,她都沒有時間去看,總是說等到把這一屆帶過了,再等幾天,只到最后,不得不去了,就住院了。我的父母對學生也極好,每年中考的時候,大批的學生住在我們家里,把我們三姐妹都擠在一張床上。有時候,非常貧寒的學生,父母會讓他們在我們家里吃飯,并且男孩就把爸爸的衣服給他穿、女孩就把我們的衣服給她穿,盡管,我們也很貧窮。還記得,當年姐姐考上大學以后,父母送她到武漢去,把身上僅有的錢都留下來了,兩個人在候車室坐了一晚。就這樣艱苦的生活,我依然能感受到他們和這個世界相處的善意與真心,父親告訴我,幫助別人,不要想著得到回報,這樣才是正確的。和他們在一起,能學到腳踏實地、勤勞樸素;和他們在一起,能學到心地善良、純潔美好;和他們在一起,永遠生氣勃勃、斗志昂揚。他們是歡快的人額,這么艱苦的生活,他們都挺過來了。每當我仰望我的父母,都會被他們感動,心里總是回蕩著一句話,“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母親說:“驥,是好馬”。
都說,“寧謀生活,不引肉坨”,當兒子出生以后,沒有人帶,為了支持我們的工作,父母親一句話沒有說,主動承擔了一切家務。我們要上班,買菜做飯洗衣服,乃至接送孩子,這些全是年近八旬的父母親在做。冬天,我早上沒課可以和他們一起去送。我看見父親一把抱著兒子,快速地走著,寒風凜冽,父親卻滿頭大汗,臉頰通紅,以至于把外套的拉鏈都解開了。寒風之中,白發蒼蒼,我的眼淚都要掉下來了。走過一段路,父親實在抱不動了,換上母親背。母親身體要比父親差很多,做了幾次手術,我都擔心她老人家站不站得起來。一路上,我和母親換著背,父親換著抱。我在想,我上課的時候、打不到的士的時候,下大風雪的時候,他們兩個老人家是怎么接送的。我的父母以他們樸素、樂觀、堅韌的精神,感染著我們;他們身上閃耀的光芒,映照了三個小家庭,也點亮了無數學生的心靈之燈。他們是老一輩的中國人,是我所見的“中國的脊梁”。
我的父母還喜歡看CCTV-4頻道,每天忙到再晚,他們這一愛好也沒有變,他們關心國家大事、臺海局勢、國際大事。他們不僅僅關心下一輩、下下一輩,他們還心懷天下,關心家國大事。孩子他爸長年外派,每次打電話,父母總是一再叮嚀,工程質量重于泰山,一定要嚴格把關,百年大計質量為先,切莫做豆腐渣工程。有這樣的父母,何其有幸!我喜歡他們內在閃耀的光芒,于工作盡心盡職;于家庭盡心盡責,在塵世中努力地奔跑,全然忘記了自己的年齡。我喜歡他們孩子一樣明亮的笑容,歷經世事卻依然清澈的眼神,看透人世冷暖卻仍然無比寬闊的胸襟。他們樂觀,笑起來,爽爽朗朗;他們活力,走起來,風風火火;生氣的時候,嗓門很大;開心的時候,笑意盈盈,光芒引人入勝。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希望年年中秋在一起,天上人間。
???r??:?z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