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憑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于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以給他們以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想見的。
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卻不能使他們來像你們。
因為生命是不例行的,也不與昨日一同停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紀伯倫|《先知》
前言
最近,媽媽和奶奶之間發(fā)生了很多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戰(zhàn)爭的沖突點在于:養(yǎng)育我的過程中聽誰的。
你看看你們倆,本來我出生的時候相處得很和諧,我知道你們都是愛我的,卻一個水深,一個火熱,消停不得。
最近你倆因為我的喂養(yǎng)、習慣、安全問題總是爭吵得火熱,我作為總裁判,也只能選擇視而不見,一個是親媽,一個是親奶奶,兩頭都是肉,兩頭都得疼,這可如何是好。
但我想站在中立的角度上針對且僅是針對事情本身談談我自己的想法。
01
因喂養(yǎng)產(chǎn)生的爭端
那天,我剛喝完50ml的奶粉,嘬奶嘴嘬的累了,想中場休息一下,可是我最可愛的奶奶,怕我吃不飽,總是怕我吃不飽,堅持繼續(xù)把奶嘴往我嘴里塞,當時我就憤怒了,咆哮著大哭,表示“本寶寶想休息會,現(xiàn)在不想喝!不想喝!”
您固執(zhí)地依舊堅持,我就哭得更加豪邁,引得剛剛下班換完衣服的媽媽跑進來,見此勢,語氣沒有半點溫柔地跟您說:“媽,跟您說過多少遍了,這孩子現(xiàn)在饑餓表征已經(jīng)很明顯了,他想喝的時候看到奶瓶自己會張開小嘴著急要,不想喝給他就不會喝,我們根據(jù)他的需求來就好了!”
您表示不服氣,以‘我是已經(jīng)把兩個孩子帶大的老司機’的姿態(tài)回應媽媽:“他這么點小孩能懂什么?還不是大人給多少吃多少?”
媽媽的不服指數(shù)+1,不耐煩指數(shù)double,回應您:“您就是拿您那老一套思想去喂孩子,怎么吃,吃什么,聽我的就行了,出問題我負責!”
您表示很憤怒,那天一天沒理媽媽。
第二天,一大早,您就端著一碗各種泥混合而成的輔食要給我吃,可是,寶寶剛睡醒,還沒打開胃口,您喂了我兩勺后,我就閉著嘴巴表示不吃,您就左手拿著小玩應,右手拿著小勺子,我由于現(xiàn)在口欲期見到啥都想用小嘴巴嘗嘗,看到小玩應就張嘴,您趁機就把右手的輔食麻利地塞進了我的嘴里,我一看情況不對,又開啟了著急嚎哭尖叫模式。
此時,在飯桌上吃飯的媽媽又忍不住了,她又比較著急地跟您說:“媽,他閉著嘴不吃就不給他吃了啊,要不以后就算餓了,對小勺子小碗也是抵觸心理,覺得這些東西我越是不喜歡越被喂,真討厭。”
顯然,您又不愛聽了,又不理媽媽了,嘴里嘟囔著,“回頭把孩子餓壞了你就老實了!”
寶寶說:
親愛的奶奶,這件事情,我要站在媽媽的立場,當我渴了餓了的時候,會給您和媽媽信號,您們只需要在我給信號的時候滿足我的需求就好,您盡管放心,我是不會餓到自己噠。
親愛的媽媽,謝謝您對我發(fā)出信號的體知,謝謝您為了了解我所做的所有努力,您看過很多育兒書籍,您跟其他寶寶媽媽探討育兒經(jīng),您會經(jīng)常跟這么小的我產(chǎn)生共情,我很快樂,因為有個懂我的人。
可是媽媽,有一點您做得有些不妥,奶奶也是愛我的,奶奶做的一切也是為了我好,您對奶奶的語氣生硬了些,可能您只是一時心急,但在奶奶的心里產(chǎn)生的影響可能并沒有這么簡單,我覺得您應該就事論事地在這一點上跟奶奶承認錯誤,下次再發(fā)生意見相悖的情況,您要以平和的態(tài)度去跟奶奶一起闡釋并解決問題,好不?
02
因習慣產(chǎn)生的爭端
媽媽最近好像對斷舍離、整理比較著迷,她只要一下班就不停地收拾,家里確實變得整潔、明亮了許多,本寶寶都心生歡喜,因為媽媽又給我整理出了一片只屬于我爬行玩耍的快樂天地。
有天,她一口氣丟掉了好幾大袋子她認為不再需要的東西,放在門口準備扔,還沒扔。被剛剛帶我出去玩回來的您看到后,那幾個大袋子被拆開,很多東西被還原,房間中彌漫著“敗家兒媳婦”的氣息。
這個“敗家兒媳婦”看這情勢帶著怒氣出來制止到:“媽,我扔了的東西您就別往回撿了,我決定把家里重新收拾一遍,讓家里所有的東西都是自己最喜歡、最心動的狀態(tài),以后什么東西都有它本應該存在的位置,誰用完都要還原,就不存在東西找不見或重復購買導致雜物越來越多的惡性循環(huán)了,也不存在再也不會用到的東西占用好幾萬元一平米的房間位置了。寶寶在這樣有秩序的環(huán)境影響下,也會成為一個有秩序的人。“
您雖然沒有再阻止媽媽繼續(xù)丟棄沒用的東西,但看得出您一臉的不高興。您跟媽媽的生活習慣差異很大,媽媽喜歡井然有序的生活,您喜歡隨意自然的狀態(tài),于是媽媽經(jīng)常覺得您不講究,您經(jīng)常覺得媽媽太矯情。生活因為習慣問題仿佛會時刻進入戰(zhàn)備狀態(tài)。
寶寶說:
親愛的奶奶,現(xiàn)在流行一種斷舍離的理念,它的基本原則是把同一類物品全部找出,堆積到一起,整理的第一步是斷舍離,即把物品實實在在握在手中,感覺是心動的就留下,不心動的就丟棄。這不僅僅是在做物品的整理,也是在做人生的整理。媽媽在對她自己和家庭尋找未來軌跡,希望您能夠理解并支持媽媽。
親愛的媽媽,我贊成您的做法,但我現(xiàn)在及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可能還不能做到完全符合您歸位的要求,請您等等我,給我時間亂,再給我時間懂得什么是秩序,等到我到秩序的敏感期時,一定會做到物歸原位。
03
因安全產(chǎn)生的爭端
我現(xiàn)在最喜歡的游戲是雙手支撐著床欄站起來,還可以側(cè)身移動小碎步,媽媽每次看到我站起來,都會特別開心地大聲鼓勵我:“寶寶真棒,自己站起來啦!”“寶寶真棒,站得越來越利索了!”
今天清晨,我和媽媽剛剛起床,我睡得很好,所以一大早玩得很嗨,我發(fā)現(xiàn)緊挨著床圍欄下面有一個抱枕,興奮極了,我手腳配合得很默契,三下五除二就利用抱枕和床圍欄的支撐站起來了,這次的視角明顯高很多,我開心地咯咯笑著,充滿了自豪地露出僅有的四顆小白牙。
這時,奶奶您恰好來臥室里面掃地,看到我站那么高,趕快把我放倒,訓了媽媽一頓:“站這么高回頭翻過去怎么辦,可得注意了!”聞風感到的爸爸也來湊熱鬧:“可得小心點,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媽媽要很憤怒地對爸爸說:“養(yǎng)育孩子要在保證他基本安全的基礎(chǔ)上,給他足夠的探索空間來滿足他的冒險精神,你看到他站在抱枕上的不安全,在他心里是一種至高無上前所未有的體驗,你們能不能把思想觀點調(diào)成現(xiàn)代的模式!我一直在他旁邊保證他的安全呢,出什么事找我!”
您跟爸爸簡直異口同聲地嘆了口氣,感覺媽媽是個奇怪的,不顧孩子安全的女人。
寶寶說:
親愛的爸爸、奶奶,當我能夠站在抱枕上眺望圍欄之外的時候,我看到了緊挨著床沿的垃圾桶,我才知道原來媽媽每天把我尿透的尿不濕投到了這里,伴隨著媽媽形象地一聲“duang”,我就能感知投進了,一直不知道投到了哪里,今天終于看到了,我像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一樣開心。你們千萬不能責怪媽媽,我覺得這個家里她是最懂我想要什么的人。
親愛的媽媽,覺得您像我肚子里的蛔蟲,知道我想要的一切體驗,知道我為什么喜怒無常,也知道我會因為什么而快樂。再次謝謝您。
THE END
其實,就像紀伯倫在他的詩集《先知》中所抒發(fā)的情感一樣,孩子,并不從屬于父母,他們是他們自己,有他們的思想,有他們的獨立,在這段我們可以陪伴他們的時光里,要讓他們用自己的觸角去感知世界,而并非告訴他們我們大人眼中的世界。
所以,所有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別吵了,在孩子的世界里,他們已經(jīng)什么都為自己安排好了,我們只需要做他們意識形態(tài)和安全的邊界圍欄就好了。
大家好,我是婕然布桐,這是我在簡書持續(xù)千字寫作的第53/100天,在這里記錄自己的成長,期待五年后的婕然布桐漲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