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船遍一邦,處處旗腳爭飛揚。
祈年賽愿從其俗,禁斷無益反為酷。
喜公與民還舊觀,樓前一笑滄波遠。
日昏停棹各自歸,黃瓜苦菜夸甘肥。
五、苦菜
暑假里,打完整大袋豬草回來,坐在小椅子上,在木墩子上剁碎。咚咚聲里,小腳外婆會拿起一把苦菜,仔細瞧了瞧,難免感慨道:“現在苦菜成了豬草,我們小時候可是經常吃。”
“外婆,苦菜什么味道?”
“當然是苦的呀,傻孩子。”接著外婆就會和我談起她小時候吃苦菜的經歷,三天兩頭吃,吃得滿嘴苦澀。
即使聽聞過,終究也不知是個啥滋味,下次打豬草時,遇上苦菜,撇斷后小心地試一下,苦得直吐口水。自此,再也不提吃苦菜的事兒,總是為豬感到可憐,吃這么苦的草,過年還得被殺掉。
第一次吃苦菜,大概是三四年前,婆婆給了一小袋干苦菜,順手擱冰箱里,全然忘記要燒。架不住先生的碎碎念,某一日,抓了一把于清水里泡發,洗凈擰干水分,切碎待用。五花肉切丁入鍋煸炒出油脂的芳香,蒜末入鍋炒出香味兒,干苦菜丁入鍋,噴料酒,放入切好的紅椒碎,加鹽調味出鍋裝盤。吃上一口,嫩嫩的,如同梅干菜,仔細品之,微苦,對于苦瓜都能吃的我能夠接受。
婆婆給的干苦菜,三五次就吃光了,倒是心心念念上了。聽婆婆說,采回來的苦菜嫩芽,清洗干凈,焯水斷生,反復揉搓,換水漂洗,曬干即可。去年,在港上村打水蕨,河邊的楓樹林里,除了成片的水蕨,還有肥而嫩的苦菜,長橢圓形葉片濃綠,邊緣有粗齒。想著自己回家試做干苦菜,打了不少。
回家后,天氣不太好,只能焯水揉搓漂洗后擱冰箱冷凍,不然辛辛苦苦采回來的苦菜就要壞了。先生提議,就這樣炒一盤,切碎后如同炒干苦菜一樣,味道也還不錯,葉子軟嫩,桿子脆爽微苦,兒子聽聞是苦菜,卻是不敢伸筷子。苦菜全都炒著吃了,只是久違了我的苦菜干,只能寄希望婆婆今年曬一點。
周六,在箬坑也掐了一把苦菜,想著今天晚上做了吃,決定涼拌。洗凈投入開水,蔫軟后撈出,反復換水搓洗,一遍遍的綠水倒掉。再次焯水,撈出晾涼,擰干水分切碎,放在碗里。依次加入適量料酒、白醋、生抽、蒜末、十三香以及嬸嬸做的剁椒,攪拌均勻。熱鍋熬一些熟油,往上一淋,嗞嗞作響。裝盤后,滴少許麻油。軟嫩鮮香,咸辣口,我和先生都稱贊好吃。兒子問是什么,沒有告訴他,只是讓他嘗一口,孰料他大呼好吃,然后舀了一大勺。只是不知道,他要知道是苦菜,還會吃嗎。
苦菜性味苦寒,能清熱解毒、涼血、預防貧血、殺菌消炎、增強免疫力、抗癌,更是糖尿病人的健康菜肴。在如今食品堪憂的年代,適當吃點苦,吃些來自大山里無污染的天然綠色蔬菜,也是人生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