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國慶節,一個行李箱,一個背包,兩個人,開始了他們今生第一次兩人一起的遠途旅行。都說兩個人結婚、度蜜月的順序應該緩過來,應該是先去度蜜月,兩個人過一段時間資源匱乏,舟車勞頓的生活還能不厭其煩再結婚,更為合理,我深以為然。當然了,這趟旅行,并沒有考慮那么多,僅是一次普通的國慶出游,只是這一年身邊多了一個人。因為感恩,所以期待。
本來這趟旅行我兩個多月前就開始考察目標——國慶出游不多人的地方(之后有時間會更新一篇關于如何做周全的旅游計劃的文章):黔東南、東極島、七藏溝等,最后選了《后會無期》的取景地之一的東極島,但事情總沒有那么盡如人意。因為工作等各種事情,直到9點中旬才想起要提前訂形成的票,結果島上的住宿就已經奇高了,火車票也十分緊張,無奈之下只好臨時換地點。換到潿洲島我們并沒有思考多久,或者說是我沒有思考(一直是個旅游計劃要做得十分詳盡的人),就交給女友決定了,當時也根本不知道潿洲島這個地方。
到了后來把車票船票房間都定了,才上網找攻略和景點。本來以為潿洲島是這樣的:
沒想到網上大多數的評價竟然是,這樣的:
當時我倆面面相覷,但是我還是硬著頭皮安慰女友,“沒關系,什么地方肯定都有夸有罵的,至于它在我們心中長什么模樣,等我們去到才知道。”抱著這樣的心態,我們開啟了我們的潿洲島之旅。(開篇有點啰嗦,但是后來想想最后的那句總結性話語真的充滿了禪意。)
我在潿洲島的行程為兩天,這一天先講第一天的故事~
我們是9月30日從廣州乘坐大巴前往北海的,為的就是節省路上的時間,盡量不花在白天。廣州到北海的長途大巴很多,最好買臥鋪,時長為8個小時左右。但是做好心理準備,此臥鋪不是彼火車臥鋪,長途大巴的臥鋪僅僅夠塞一個人(之前我就嫌火車臥鋪窄,沒想到。。。),長1.5-1.6,寬就40公分左右吧。更萬萬沒想到的是,國慶路況真的堵得不得了,一覺醒來8點鐘,發現還在廣東省內!好吧,也只能耐心地等待。當時買的是1號12:30到潿洲島的船票,自己提前去官網買票就可以了,我看到的是150/180兩種價位,不過貌似還有小船,有120的價位,不過小船行駛時間長一些。在車上唯一擔心的就是能否趕得及上船,怕碼頭太多人取票,去到還要排很久的隊。
去到北海客運站的時候已經是11點了,晚了3個鐘。北海這座城市雖然是小城,但卻因為旅游極具城市化規模。我們是打的快車去碼頭的,不知為何司機開車特別慢,可能是在慢節奏的城市生活久了吧,反正我是十分焦急。去到碼頭,令我很失望,取票竟然不用排隊!人不多,估計是前一班剛開走吧,實際上,一船限載1000人,所以碼頭也不會顯得特別擁擠。
去潿洲島船的行程是1小時,別想著拍什么“大片”,在船上什么都拍不到的,窗戶關得嚴嚴實實,也沒有上甲板的機會。
1小時后,我們終于抵達,光看通道上的人流真的是驚呆了,心想著完了,真的來看“人山人海”了。可以還是會被島上的風景迷住了——第一眼就覺得這個“孤島”有種遺世獨立的感覺,就算被過度開發,還是能看得出其天然時的原始之美。
潿洲島需要上島費,每人115,是客棧的老板替我們買的。我們定的是一家叫北港漁田的當地人客棧,老板親自接送我們。說來島不大,但是里面小道叢生,彎彎曲曲,真的能把人繞暈。我們的客棧是在小島的北部,而潿洲島的景點多集中在南面。不過北部還是有像天主教堂和貝殼沙灘這樣的游玩點,而且在背部普遍住宿費用不高,而且清靜樸素,要去南部的話騎個車不用一小時也能到,很方便。
說實在的,抵達客棧的時候真的把我驚呆了。從外面看就是一民居,但是走進房子背面的花園,你會發現掛著幾張吊床,還有三個秋千供客人休憩。有個小魚池養了十多條錦鯉,花園里最少不了的是花壇,看得出來主人家是精心布置過的。這也是我到今天為止一直想不透的事情,客棧老板阿威乍眼看去電了卷毛,染了黃色,出門都戴著個墨鏡,而且其實客棧商業化客棧的味道很重,偏偏是這樣的老板,卻開啟了這么文青的小客棧,而且每個細節都做得很好,很適合文青聚集的地方。他的父母都是淳樸的漁民,照理也不會想到開個民宿客棧。看似市儈的老板開出了這么“講究”的客棧,他的心中究竟藏著怎么樣的夢,我真的很想知道。
稍作整頓,咨詢完老板島上的常規游玩路線后,我們就租了一輛電動車出發了。因為整理好已經比較出發已經下午2點多了,所以我們按照就近原則規劃了一條在北部游玩的路線。客棧毗鄰天主教堂,那邊還有小市場和飯店,所以我們第一個目的地就選了它。注意的是,教堂前面停車會有人收費,2塊錢一個鐘,也不知真假,但是看在他是本地人不好無視他,于是停在了教堂旁邊的飯店。老板們主動招你過去說不用收費(確實也是),但是礙于面子,買了個椰子,5塊錢。
潿洲天主教堂,因位于盛塘村,故而又名盛塘天主教堂。該教堂由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傳教士修建,落成于1880年。該教堂為哥特式建筑,樓高21米,總建筑面積774平方米,連同附屬建筑在內總面積達到2000余平方米,是廣西沿海地區最大的天主教教堂。它的建造與清政府對潿洲“重開島禁”、法國人有機會上島傳教有關。在清代,清政府因潿洲島“孤懸大海,最易藏奸”而發出“永遠封禁”令。清同治六年(1867年),清政府對潿洲“重開島禁”,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利用這一機會,派法籍神父上島傳教。
從外部上看,不難看出這座教堂的悠久歷史與厚重。內部上看不及像廣州石室圣心大教堂來的華美,但是昏黃的燈光營造了一種虔誠的教會氛圍,讓人不自覺安靜下來,靜靜地感受、幻想它與歷史的交錯。
教堂兩邊的柱子上都掛著畫,畫的內容是耶穌被釘在十字架前后的故事。我竟然安安靜靜地看完了十多副畫,沒什么新奇的,只是之前不了解大致看看。
天珠教堂作為潿洲島主打的景點之一,人并不太多,或許它的美不在于精致吧。一座古老的教堂,一個法式風格的花園,加上散落在教堂后方的幾所小房子,房門和磚瓦都很古老,里面已經不在住人,就遺留在那里供人“瀏覽”,不過作為古建筑,確是很好的拍照背景,哈哈!
逛完天主教堂,我們就往貝殼沙灘走。來之前就知道貝殼沙灘相較于五彩灘和滴水丹屏游人會少點,沙灘離教堂也不遠,10分鐘不到的車程。注意的是,沙灘設有收費處,但是完全不用進去。只要沿著路再走一條段就會看到一條長長的沙灘,完全不收費,而且干凈。在那里可以肆意的玩耍或者游泳,還有摩托艇可以體驗。
貝殼沙灘真的名不虛傳,撿到了很多很好看的貝殼。潿洲的海水很清澈,可惜沒有帶泳衣,不能下水。沙灘漫步或許是能想到的最浪漫的度假體驗了。
在沙灘稍微走了一段,天色漸晚,于是去到沙灘邊上的大排檔想吃晚飯,但是老板告知,他們這種大排檔都是客人們自己帶海鮮過來加工,他們沒有儲存原料。失望!于是我們馬不停蹄,跟著APP去尋找周邊好吃的飯店。
說實在的, 在潿洲的話確實得自己購買海鮮原料,然后讓別人加工,不然都不劃算。
另外一點需注意,島上小路為主,錯綜復雜建議天沒黑之前回到住處,因為島上80%的小路是沒有路!燈!的!連續兩天我都是晚上回去,騎著電動車在香蕉林中穿行,星星為伴,連環島公路都沒有路燈,還要擔心電動車隨時沒電(實際上電動車多數是30-40公里續航的,兩個人騎一天環島是完全沒壓力,當然你得找一輛新的電車。我第一天就是騎了一臺壞的,全天就走了5公里就要沒電。)
潿洲島真的是個美好的地方,適合輕松休閑地渡過,兩-三天最為理想。我在島上渡過的第一天大致就是這樣,接下來會繼續更新,跟大家分享我所看到的美好,也記錄自己在年輕的時候在地圖上留下過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