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的注意力放在這里,甚至不愿意思考更多的別的東西。每一次沉默中的閱讀更有目的性。“學會理性思考剖析了。”西西點了點頭。這是文本分析帶來的思維角度,像是能揭開朦朧面紗的又一個臺階。有些東西僅僅知道還不夠,還需要持續性練習。沉浸于這個世界的時候很多東西都不重要。西西想到那本書《閱讀是最好的避難所》。“或者寫作也是?”“不全是。”一切都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像是漂浮在海洋之上,努力爭取的時候也有很重的無力感。
西西繼續花費時間看愛倫坡的小傳。這個瘋狂的才華橫溢的、帶著詩歌浪漫氣息的偵探小說開山始祖用他的經歷告訴世人,真的沒有白走的路,你的每一步不知道什么時候都會奇跡一般鏈接起來,最終蔓延成一片。西西相信在寫作中不能缺少的是浪漫的情懷。充滿想象力激情四射的狂想才能打開閉塞的視野:請大膽地鄭重其事地胡說八道。當然了,每天強迫自己寫滿兩千字,強迫自己從丟人的口水文寫起也沒有關系。西西沒有那么大的目標,只是覺得這樣的生活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而已。
每個人總是由自己的內驅力成為自己。這種內驅力就是持久的、穩定的內核。而內驅力的來源應該是持久的好奇心吧。
束縛是成長危險的敵人。不管是別人的束縛,還是自我對自我的束縛都很可怕。還有絕望的情緒也會很快摧毀一切。西西審視著,想努力從對心靈的培養中得到對教育的領悟。接下來是大導演大衛林奇。這本書可真像是一個盲盒,雖然西西也喜歡看傳記小說,只不過這個跨度有點大。趕忙查了一下誰是大衛林奇。
看林奇的傳記比較費勁,因為沒有看過他拍的電影。不過西西暫時也沒有興趣看,據說充滿暴力,色調比較陰暗。努力去體認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詞語,還是感覺隔閡的陌生感。因此閱讀的速度慢了下來。甚至西西一度覺得什么也沒有記住。如浮光掠影一般,蜻蜓點水式的過去。“總要打開新的大門。”西西鼓勵自己繼續讀下去,爭取用回想的方式不僅理解作者想要傳遞的意圖,更努力去理解傳遞的方式。
今天還是找點文本分析的書比較好。西西覺得這就像是自己的旅程。“要對自己的選擇有信心。”西西鼓勵自己。這兩天都沒有到日更兩千的程度,說明思維不夠活躍,或者是書寫的速度太慢,思慮過重就缺乏了一定的靈動性。那就撒開丫子寫吧,像是在曠野中奔跑,穿過風景絕異的小河柳岸、草原、沙丘。不管是颶風還是酷烈的太陽,都阻止不了那個穿上了舞鞋的不停旋轉的舞步。總有點什么,從平靜的內心汩汩流過。
腦袋扎入了林奇所描繪的世界,卻只是在海邊淺淺地走過,沙灘上或許會留下一點點腳印,等海浪卷來的時候,像一只大手,悄無聲息地抹去,然后又成為平整的一面,失去有過的痕跡。海風讓人清醒,幫助造物主雕塑面上的皺紋。凡是清淺的東西都沒有力量。西西發狠地捶向那無聲的微笑的天空。天空只是掠了一下她的頭發,扔給她一個玩具。“你也要虛幻主義,是現代主義,還是后現代主義?”西西還搞不懂這幾個名詞。腦子一頭霧水。“你要敢于表現自己。”林奇的目光犀利,但是真誠真摯。“一切不都是實驗出來的么?”西西往后縮了一下,沒有作聲。西西繼續往后面看,直到看到《穆赫蘭道》演員表演的這個部分才有一點啟發。她想到了自己以前寫了一半擱置起來的作業。突然想到可以大膽聯系起來兩個原本八桿子打不著的人,就像電影中的某些情節,出乎意料的亂搭亂配。寫個姐弟戀也可以,讓故事在存在的人物中間展開,也許不可思議,那又怎么樣?寫故事有一種天然的不可控性,我們很難精準把握人物的命運。不知道什么時候腦波一閃就搞出一個什么怪物來。西西開心起來,甚至為自己的絕妙主意喝彩。電影啟發了文學,文學滋潤著電影。西西是這么理解的,甚至色彩和音樂,都為文字舞蹈伴舞。林奇沖西西伸出手,想擁抱一下這個有點悟性的小姑娘。西西把頭靠在林奇肩上,感受著從平整棉質外套滲透出來的暖意。雖然不急著完成那半截故事,但是大腦中的隔閡被拆除了,借著電影的大膽表現,可以信馬由韁地寫,大膽實驗不斷練習。誰知道呢?西西聳聳肩,覺得自己讀一段,拆解一段,悟到一段。好奇心像是一只膽小的老鼠,也許有一天可以成為碩大的米老鼠。米奇,讓我也抱抱你吧。
狗狗這兩天被喂的毛色發亮,精神煥發。睡倒的時候肚子鼓囊囊的,這個饞狗,西西忍不住摸摸它被剪短咖啡色毛覆蓋住的肚皮。沒有毛的地方透出肉粉色,胖乎乎的像一只土撥鼠。前兩天出去玩沒看好,被院里的一只黑狗咬了兩口,一口咬在后腿上,流血了。一口咬在肚皮上,只有紅印子沒流血。狗子委屈得不得了。一直哼哼唧唧,連美食也不想吃了。西西把它抱起來像哄孩子一樣摟著,感受狗子溫熱的體溫。拍照給獸醫看,獸醫說明天來看看吧。西西抱著它走了兩圈,實在抱不動了,把它扔到沙發上。它臥到那里眼睛濕漉漉的,一臉委屈叭叭,走起路來的時候,一條腿還裝模作樣的瘸著。我們家也是心機狗哦,西西覺得好笑。第二天還沒走到寵物醫院它就低頭想躲開,西西拽著繩子給它拽上臺階。沒事么大問題,看它嚇得那個樣子,買個零食安慰一下吧。它用鼻子用力聞一下,知道是自己喜歡的磨牙棒,使勁搖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