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我曾好幾次拿起它,翻了幾頁又放下了。磕磕絆絆的看到Strickland突然放下現(xiàn)有的一切,跑到了巴黎之后,就再也停不下來。
文中的視角是一個作家,他作為Strickland生活中有交集,卻又不完全交集的一個人,拼湊出了Strickland這一人物的形象。Strickland從一個默默無聞的證券經(jīng)紀(jì)人到落魄刻薄的畫家,再到最后名垂千史。每一段的經(jīng)歷都充滿了一種別樣的色彩。故事的結(jié)局雖以Strickland死亡收尾,但他卻完成了他自己的使命,作出了一幅偉大天才的杰作。
有些人會把《月亮和六便士》讀成一本義無反顧追逐夢想的書,而我更多的,覺得這是一個內(nèi)心與社會沖撞,最后還是守得一片凈土的故事。
從Strickland拋開世俗所謂的良心,所謂的責(zé)任,所謂的名譽之后,他的人生注定了不同尋常,備受爭議,孑然一生。慶幸的是,他最終找到了他靈魂的故鄉(xiāng)—塔希提。就像作者所說的:“有時候一個人偶然到了一個地方,會神秘地感覺到這正是自己的棲身之所,是他一直在尋找的家園。于是他就在這些從未寓目的景物里,從不相識的人群中定居下來,倒好像這里的一切都是他從小就熟稔的一樣。他在這里終于找到了寧靜。”
這本書之所以給我?guī)砹撕艽蟮男撵`震撼,在于Strickland的真實,他真實到?jīng)]有任何外衣,他脫下了束縛他畫畫的所有身份外衣,赤身裸體進入到了自己內(nèi)心的內(nèi)心世界,他硬是不去理睬腳下的六便士,卻任性的只抬頭望向月亮。
回到現(xiàn)實,我們也許佩服Strickland的勇氣,但我們也許終其一生,也沒辦法拋開長久以來的被世俗文化所影響的世世代代的我們。那么這本小說,對于我們現(xiàn)實之中,有什么啟示呢?
第一個啟示是:也許我們可以放過自己一點點。
孩童時代,我們被教育成要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學(xué)生時代,我們被教育成要做一個優(yōu)異的好學(xué)生;而進入社會之后,我們被教育成要做一個愛崗敬業(yè)的好員工。好孩子,好學(xué)生,好員工,都有一套完整而且統(tǒng)一的規(guī)范。正如《月亮和六便士》中的一句話:
“凡人立身行事,務(wù)使每一行為堪為萬人楷模。”
我們希望得到他人的贊揚,我們讓自己的每一個行為符合道德和社會規(guī)范。我們身上承載了太多外界給我們下的定義。
最近有一個很經(jīng)典也很流行的名詞—舒適區(qū),我們被要求著要不斷進步,走出自己的舒適圈,不斷去提升能力,打破邊界。但誰也不在乎,那個動機,有沒有問過我,是不是真的想要進步,也許我就是想在自己的舒適圈里過一輩子呢。其實,我們可以不用這么好的不是嗎?差不多得了。
第二個啟示是:學(xué)著去理解他人而非評判他人。
《月亮和六便士》中,有一段講的是兩個醫(yī)生的故事。阿伯拉罕是一個醫(yī)學(xué)天才,前程似錦。
但他卻辭職在亞歷山大港的公立醫(yī)院找個職位低微的工作。
而另一個醫(yī)生卡爾米凱爾,從學(xué)生時代就處處被阿伯拉罕打得慘敗,可是因為阿伯拉罕離開了,他得到了那個職位成了著名的外科醫(yī)生。十年后榮獲了爵士封號,生活優(yōu)渥,妻子美麗,他抽著雪茄煙說:
“如果這件事同我個人沒有牽連的話,我是會為他虛擲才華感到可惜的。一個人竟這樣糟蹋自己實在令人太心痛了。”
作者也沒有評判這兩種選擇,只是說這一切取決于一個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
事實是如此,社會有一套它自己的價值規(guī)范,而每個人因為獨特,所以也有他自己的一套獨特的價值體系,我們在看待外界的人和物時,也會持有不同的觀點。我們戴著自己的濾鏡去看待他人的時候,往往不那么客觀,所以我們才要試著去理解他人。
我相信每個不僅獨特,而且孤獨。
“我們生在世界是孤獨的。每個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里,靠一些符號同別人傳達自己的思想;這些符沒有共同價值,意義是模糊、不確定。我們非常可憐地想把財富傳給別人,但別人卻沒有接受這財富的能力。我們只能孤獨行走,身體互相依傍卻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別人也不能為別人所了解。”
第三個啟示是:把握外界和內(nèi)心秩序的平衡。
正如我取的題目:“愿我們最終,都能與世界和解。”基督教認(rèn)為人是有原罪的,所以才有救贖(我不是基督徒,這一段如果有理解有誤的地方,請告知我,但不要認(rèn)真。)因為是救贖,所以我們活在世界上,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艱難,誘惑,欲望等等;Strickland無疑是一個基本與全世界背離的人,但這畢竟是小說,馬克思曾經(jīng)說過:“人是社會關(guān)系的總和。”在這社會關(guān)系的集合中,不免會有一些背離我們內(nèi)心的東西,我們?yōu)橹畳暝^斗,希望尋求一種平衡。
《月亮和六便士》中,其實遠遠不止這些,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很歡迎各位書友跟我一起交流。